林少华的读书 林少华:读书与灵魂的自由

2018-04-19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    "有时间读书为之福",讲座伊始,林少华教授提出了一个设想:要是把所有繁杂的活动都一键清除,只保留读书这一项,世界会是多么清净美好.如

    "有时间读书为之福",讲座伊始,林少华教授提出了一个设想:要是把所有繁杂的活动都一键清除,只保留读书这一项,世界会是多么清净美好。如今的社会上"庸俗之风盛行",林少华教授感叹大学时期是有能力有时间进行阅读的好地方,又因读书的风气却日益衰弱而忧心不已。林教授的语言有一种独特的韵味,很快就引领听众敞开心灵,完全的融入这场关乎灵魂的讲座。

    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经济总量位于世界前列,然而这样一个人口最多的大国却面对着"大多数人不读书"的社会现状。"类似于北京大学这类的高校,正在培养一批精致的利己主义者",林教授感慨道:不读书而导致的精神世界的缺失,让人们缺少了神圣感、使命感,没有形而上的道德文化追求。

犹太人每人每年平均读书64本,而中国人竟然不到5本,"于是犹太人有卡夫卡、爱因斯坦、马克思这样的人物",林教授在此引用了王小波的一句话,不读书的中国人让"一切都在走向庸俗"。

林教授嘱咐同学们,在未来的人生道路上要"拒绝平庸",30多年后,和他差不多的年纪时,依然要做"不平庸的少数人"。而"庸俗要比平庸可怕的多","当身边充满庸俗时更要读书",书籍让"心中保留一份未被世俗侵染的地方",林教授论述了"读书与脱俗之间的关系",呼吁广大师生多读书,以一种浩然之气迎接思想经济转型的大时代。

    在介绍完读书的重要性后,林少华教授开始通过品读史铁生、王小波、村上春树和莫言,来进一步介绍读书和灵魂自由之间的关系。谈到史铁生,林教授不禁对一位文学大家的逝世再次感到惋惜。

虽然素未谋面,林教授一直钦佩史铁生先生的"文字之美,思想之美,人格之美,生命存在之美"。在这个"消费美"的时代,史铁生先生"诗意的栖息在大地上"的文字,精雕细刻,浑然天成,"为所有现代漂泊的灵魂开辟出一片干净的栖息地"。说到动情之处,林教授读了史铁生《病隙碎笔》等著作中的几个句子,赞美命途坎坷的史铁生先生的文字中没有阴湿之气,尽是"明朗的光照和细腻的爱"。

    如果说史铁生是"夕阳的光辉下寂静的地坛",那么王小波就是"冬日夜空中一颗闪闪反光的寒星"。王小波先生同样是一位英年早逝的文学巨匠,林教授个人认为他是同村上春树感觉最相似的中国作家。

林教授把王小波与村上春树形容为"两个质地相似的灵魂的不期而遇",他们都认为"文体就是一切",都相信自由与尊严,他们的文字都善于从扭曲的人性入手,运用"戏谑的美学",触摸和击中青年人内心隐秘的部分。

王小波先生是一个极其讨厌"假正经"的人,不做"权威面前俯首帖耳的沉默的大多数"。王小波先生作为一个真实的"社会边缘人",通过"写真话",使笔下的角色"超越了边缘人",拥有活的灵魂。林教授引用王小波先生的一句话:一个人只拥有此生此世是不够的,他还需要诗意的生活。

    林少华教授研究村上文字20年之久,总共翻译村上作品38部,村上文学登陆中国以来,其影响之大、之深,打动中国读者之多,引人深思。林教授提到,当今的中国人大体是缺少信仰的,"文学走向边缘,灵魂处于漂泊的状态",而村上春树的文学正是关于"自由魂"的,恰到好处的"触动、摇撼、甚至劫掠了读者的灵魂"。

    林教授分别分析了村上春树创造历程中暖色的前15年和冷色的后15年。前15年,村上春树创造出诸如《挪威的森林》这样的精致作品,他在角色的塑造上进行"个体生命本身的诗意操作",来表达人物心底的无奈、寂寞与感伤。

而后15年的创造中,村上春树则注重于"个体同体制之间的关联与碰撞中争取自由"的过程,笔锋宛如一个"斗士"。村上春树曾说"这里有坚固的高墙与撞墙破碎的鸡蛋,而我永远站在鸡蛋这边"。林教授依此类比村上春树的创造生涯,认为村上春树的前15年是在"鸡蛋内部孵化自由",后15年则是在"高墙面前争取自由"。

    在谈到莫言与村上春树的比较时,林教授比较全面的分析了两人的相似与不同。比如两人都认为发掘人性要"深挖自己身上的恶"。莫言曾说"只描写别人留给自己的伤痕而不描写自己留给别人的伤痛"是可耻的,村上春树相似的认为文学要"深入自己身上真正恶的部分,否则很难引起他人的共振"。

    讲座最后的互动环节,林少华教授积极的回答学生们提出的问题。在被问及"在中国,是村上春树成就了林少华,还是林少华的翻译成就了村上春树"时,林少华教授谦逊的笑着说:"翻译家可以成就一个作家,也可以毁掉一个作家;好的作品遇到适合的翻译家是一场艳遇,是天作之合,可遇而不可求的。我和村上春树同时成就了对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