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皓输给柳承敏后道歉 王皓:输给柳承敏是噩梦 刘导激励把我拉出阴影
刘国梁和王皓都兑现了自己的诺言,这块男单金牌,确实是由王皓从外国选手那里亲手夺了回来的,但幸运女神总是在关键时刻走神。跟在刘国梁的身后,王皓自然也感慨万千,四年的委屈和艰辛,全在这一刻迸发了出来。憨厚的王皓忘记了最关键的一点,把佩尔森打败意味着刘国梁的成功,却并不意味着王皓的成功,这一泄气,怎么可能从马琳手上夺走金牌?
刘国梁将王皓拉出阴影
8月23日,男单决赛之后,刘国梁守着王皓和王励勤,三名参赛队员,只能有一个胜利者,谁赢都不意外,谁输都让人难过。“其实因为从2005年到2008年这个周期里,王皓的表现还是很优秀的。拿了两次世界杯单打冠军,奥运会团体冠军、单打第二,世锦赛也进入前四名。
我认为这个成绩已经相当不错了,换世界上任何一个运动员都可以满意这四年了,而且也是为国争光,大家也是把他当作英雄一样地看待。这样的情形跟四年前不一样,虽然都是到最后有一些遗憾,但是这个遗憾仅仅是对他自己,对中国人来说没有遗憾,不像四年前。”
可是,自己有多痛永远只有自己知道,道理谁都能说明白,真正做起来恐怕是谁都不明白。“北京奥运会之后,倒不像雅典之后总做噩梦了,但经常睡不着,想比赛、想感觉,尤其是想自己怎么又输了。”不知道刘国梁费了多少口舌,想把王皓从这场比赛中拉出来,但效果甚微。
北京奥运会后开始运用无机胶水,第一场大赛是男子世界杯。“当时大家对马龙的呼声很高,都认为他应该会拿这个冠军,前面我一直都不知道自己是怎么打上来的,突然间就到决赛了,一看对手是波尔。
”不能输外国人,是每一个中国选手心里的底线,况且王皓还有一道在奥运会决赛中输了外国人的伤疤。瞬间激起的警惕让王皓打醒了精神,也让他胸有成竹。比赛结束,王皓成为了“无机胶水”时代第一个大赛中战胜波尔的中国队员。
该总结的总结,该忘记的忘记
在王皓的心里,2008年是一个五味杂陈的年份,世乒赛团体冠军、奥运会团体冠军、世界杯单打冠军,随便拿出一个头衔来都足够让人骄傲一辈子,然后,独独这个奥运会单打亚军让他感觉抬不起头来。在刘国梁心里,王皓是一个内向、不会轻易表达内心真实想法的运动员,于是,他总想通过自己的深刻剖析,让他走出牛角尖。
为了让他摆脱胡思乱想的状态,北京奥运会后,王皓成为了一个超级忙碌的人,紧凑的国内外大小赛事,穿插着没完没了的各种活动,让他根本没有时间好好回顾夏天的那一段时光,也让他没有办法真正审视自己的处境。“因为拿了团体冠军,大家看我就是奥运冠军了;但是男单第二,我自己又感觉不是奥运冠军。这种感觉很别扭,也很复杂。”
王皓这样的情绪,刘国梁看在眼里,痛在心里。从雅典到北京的这四年,同样的伤痛,在他和王皓的心里烙下了同样的印记,也让他和王皓之间形成了不同于普通师徒的亲密关系。“作为一名优秀运动员,有些事一辈子不能忘,有些事却要让自己尽快忘,看在什么阶段里面。
你该总结的总结,该忘记的忘记。而且你要想拿冠军,完成你的梦想,成为奥运会单打冠军,必须要进决赛这个关口。一次第二和十次第二在我眼里是一样,对他自己也是一样,他自己必须闯过去决赛这一关。”
让王皓走出来的路很艰难,但在刘国梁的这番开解下,如今呈现在每个人面前的他,已经有了洒脱的痕迹。虽然他依然很难说清楚奥运对他代表着一些什么,但他开始深刻的领悟到,奥运,已经不再是证明自已的惟一定律。
7月中旬的某一天,当王皓在利兹大学的体育馆里挥汗如雨时,他的脸上,已经找不到四年前那种焦虑的表情,有记者在边上叫住他,王皓,你对奥运有想法么?他乐得一咧嘴巴。有啊!走着瞧吧!轻轻一挥手的样子,已经没有了让人沉重的东西。
刘国梁:张继科就像一只藏獒
晨报记者 黄嫣 (英国伦敦8月2日电)
走在人群中,你很难分辨出张继科的身影。他在中国乒乓球队中块头不算大,嗓门不算响,抵达伦敦当天,当中国球迷包围马琳和王皓的时候,他一下就从边上溜走了,瘦小的身板推着十几个箱子,没人认出他就是最火的世界冠军。
但刘国梁一直认为,全队上下,也就张继科在夺冠后会做出撕衣服的动作,“他就像是只藏獒,”刘国梁说,“独特的个性,在张扬和内敛之间收放自如。”“那你觉得他身上有着新生代偶像的气质么?”“当然,中国乒乓球需要这种霸气。”
父亲希望他像“济科”,他却成为继科
采访张继科是件比较“困难”的事情,这是这批90后运动员的通病,思维有些跳跃,内心有些张狂,父亲张传铭说,他一直希望儿子能成为像巴西球员济科这样的人物,恰好轮到儿子又是继字辈,所以给他起名张继科,但他偏偏朝着另一个方向前进,好像生来就是为了与足球对着干。
1993年,伊尔比德,黑色三分钟,中国男足在世界杯预选赛小组赛中惨败也门队。那一年,张继科5岁,整天抱着足球在自家不足20平米的院里踢来踢去。他不知道这场千里之外的比赛让自己的人生发生了改变。“中国这么一个泱泱大国竟然输给了也门队,我很失望。
就让他改打乒乓球了。”张传铭说,“他一开始不愿意打,我逼着他打。乒乓球是国球,打好了是为国争光。而且爸爸可以天天陪你打。打好了给你奖励。”在父亲的“威逼利诱”下,张继科扔掉足球,站在了乒乓球台前。
2002年3月,刚满14岁的张继科凭借在集训队的出色表现,被国家队教练一眼相中。到了国家二队,他一直是重点培养对象,得到了很多参赛机会,拿了一堆国际青少年比赛的冠军。儿子不仅是父亲生命的延续,也是他乒乓球事业的继承人。
在张继科身上,父亲倾注了太多的心血和希望。从张继科打球那天起,只要是重要的比赛,父亲都会陪在儿子身边,教练说完了,他要再说两句。张传铭说直到现在,比赛之前父子二人都要打电话交流一下。父亲为儿子成长的每一步都做了详细的记录,从他出生时几斤几两重,加营养时吃的什么菜,到打球的技战术、心理调整……现在已有二十四、五万字。张传铭期待着有一天,儿子成为世界冠军时,能将这些文字发表出来。
恩师骂醒 重新打出尊严和自信
一切美好终结于2004年的中秋之夜。那天张继科突然出现在父母面前。“你怎么回来了?”父亲问。“腰不好,回家看看。”张继科回答得很简单。“我们真信了,我当时就给他找了专家。”直到第二天清晨国家队的一个电话,才让张传铭明白了儿子回家的真实原因。
张继科因为违反队规被调整回省队,强烈的自尊和恐惧让他说了谎话。“那段时间特低迷,之前一直走得很顺,自我感觉很好,突然成了这样,一下子连自己都接受不了,曾经有过不想打球的念头。”但是,最终他选择继续打球,“我的球又不比他们差,我就不信我回不来。”
虽然在张继科的嘴里,那段弯路被轻描淡写地描述。但是对于父亲张传铭来讲,那次违规不仅仅是让儿子在省队多打了两年球。时至今日他仍然不愿提起儿子走过的那段灰色岁月。记了16年的笔记再也没有继续。“刚出事的那一段时间,我很伤心,晚上不喝酒就睡不着觉,脑子里老想这事。
那几年和他交流得少,一打电话他就说‘好、行、知道了、放心吧’。那之前很长一段时间他都没给我们打电话,我以为他那边一片阳光呢……谁知道当时是这样的状态啊”。父亲说起这个就忍不住自责。
张继科后来说,幸亏他遇到了尹霄——鲁能乒乓球俱乐部总教练。“别的教练都是本地教练,和我太熟了,都不敢骂他。”张传铭说只有尹霄能治得了他。有时在众人面前,尹霄不给张继科留一点情面,故意让他下不来台。“你还是不是男人,整天这副样子算怎么回事?!
有本事你自己打回去啊!”这一骂把整日混沌的张继科骂醒了,从小的倔劲儿上来了。“从那时起我心里就铆着一股劲儿,一定要打回来。”几天后,张继科开始闷头玩命练球。“省队的训练条件毕竟不比国家队,对抗性也没那么强。
我能做的就是每天练得比别人多一点,别人练两堂课,我练三堂课。”张继科训练刻苦,不光对自己,如果对手失误或者不认真,他还会给队友摆脸色。那时他即使再苦再累也咬牙坚持。加上经验丰富的尹霄的悉心栽培,在省队那两年,他不但没退步,反而长球了。
张继科说,从此之后,一到状态不稳的时候,他就会用教练打的比方提醒自己:“一个剑客,头戴斗笠,身穿蓑衣。前后左右上下,他不知道什么时候从哪冒出来人要杀他,但照样来一个,撂倒一个。这就是最高手,张继科,人家要杀你的时候,你的剑还没拔出来,你有再高的武艺有什么用?关键是得亮剑。”
二线队中打磨出技术和意志
随后的张继科,让人看到了他无与伦比的能力。2007年,张继科和姚彦搭档混双亮相萨格勒布世乒赛;2008年初卡塔尔公开赛,他打入4强;备战北京奥运期间,队内大循环中多次打第一;2008年全国锦标赛摘得男团、男单双冠……但看似顺理成章的背后,是他两年来付出的超乎常人的努力。正如他自己所说,要超越的不仅仅是技术,还有意志。
赛场外的张继科话不多,除了和几个玩得来的队友闹闹,多数是一个人安静地上网、看技术录像、要不就是鼓捣他的“兵器”。“他没事儿就研究板儿啊,海绵啊,看怎么样才能把他的武器调整得更好打。有一场联赛打完,他对海绵不太满意,连夜就回北京调去了,第二天又回来接着训练。”队友说。
“他平时话不多,有时一天都听不到他说话,总好像有心事似的。吃饭时很少大声说笑,总是默默地吃。”王涛说,平时大家相处关系都很融洽,但当你想和他更近一步的时候总感觉有面墙挡着你,“他好像怕你特别了解他。”全国锦标赛单项赛前一天晚上,王涛找张继科聊,从11点聊到凌晨两点多,王涛说得口干舌燥,一个人喝了三壶水,而张继科除了听,就是不停地烧水。
张继科说这可能是自己的倔强和固执在作祟。“原来我不会随便相信任何一个人,如果我们是第一次接触,我不会把自己的想法告诉他。有人给我的一些建议,如果我觉得没用就不会做。”随着年龄的增长和球技的提高,张继科懂得了有些东西是要坚持的,而有些是需要克服的,包括固执。“球到了一定水平,想往上打,就需要从别人那儿学习好的东西,毕竟自己的能力有限,所以沟通是必须的。如果我不把问题暴露给他们,他们怎么能帮助我呢?”
所谓水到渠成,或许指的就是如此,长时间在二线的打磨,终于雕琢出了张继科这块璞玉。2011年5月15日的世乒赛,张继科战胜王皓站上了领奖台,颁奖礼上,组委会自摆乌龙,将男单冠军奖杯“圣·勃莱德杯”颁给了女双冠军郭跃/李晓霞。而女双冠军奖杯“波普杯”则落到了男单冠军张继科的手里。这位青岛小伙儿倒是来者不拒,捧着错杯在世界媒体面前留下了他在冠军领奖台上最含蓄的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