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全球流行语:脑残体大酱女火爆网络【图】

2017-09-25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hold住姐走红引争议在这一年里,一档台湾节目捧红了"Hold住",影星马景涛的夸张表演为我们带来了"伤不起"和连珠炮般的"有木有",也让"咆哮体"名满天下:热情过度的淘宝商户则让各种"包邮哦亲"不绝于耳.当本•拉登的死讯在中国社交网站传开时,网民们无厘头的回应更是令人大跌眼镜:"拉登都死了,我再也不相信爱情了!"在那之后,诸如"卖萌"."坑爹"和

hold住姐走红引争议

在这一年里,一档台湾节目捧红了“Hold住”,影星马景涛的夸张表演为我们带来了“伤不起”和连珠炮般的“有木有”,也让“咆哮体”名满天下;热情过度的淘宝商户则让各种“包邮哦亲”不绝于耳。当本•拉登的死讯在中国社交网站传开时,网民们无厘头的回应更是令人大跌眼镜:“拉登都死了,我再也不相信爱情了!”在那之后,诸如“卖萌”、“坑爹”和“文艺青年”等流行语,让我们更加眼花缭乱。

回味了这些中国土生土长的网络流行语之后,让我们不妨将目光放得更广阔,看看2011年国际友人都流行说些什么,各国的文化风情与国民情绪便跃然纸上。千万不要低估了外国网民的想象力,有些流行语绝对能让你笑到喷饭...

《上古卷轴5:天际》中文版截图

美英:缩写与符号肆虐如初 “膝盖中箭体”火遍全球

英语国家的网友一向热衷于使用自己创造的符号语言进行交流,他们的缩写、数字甚至是图形词汇往往让外人感到“鸭梨山大”。有网友专门造了 “leetspeak(网络英语)”一词来形容这种语言,由于它和部分中国年轻人乐于使用的拆字、造字的“火星文”相似,有人甚至专门给 “leetspeak”起了个不太雅观的译名——“脑残体”。

所谓“脑残”只是玩笑成分居多,毕竟这种网络滋生的奇特文化现象已经得到语言专家的认可。由美国网站Netlingo评选出的“2011年十大英文网络流行语”中,字母与符号组成的网络英语仍然独占鳌头。例如,2011年词频排第一的英语网络流行语是“AFK”,它是“Away From Keyboard(不在键盘前)”的缩写,这和中国网友使用QQ等聊天工具时挂上离开状态并留言“我不在”如出一辙。“AFK”可以与各种词语自由搭配,例如“afk phone”是指“我在打电话,所以不在键盘前”等等。

排在AFK后面的几个词汇仍然是不看注解就永远猜不出含义的古怪英语。例如词频第二的“HMU”,意指“Hit Me Up(把我敲醒)”,其实际含义是“请联系我”,这算是美国年轻人一种时髦的邀约方式;还有英语口语中常用的“whatever(管它呢)”,到了网上则被简化为“W/E”。当对方对你敲出这个缩写时,意味着他不太认同你的观点但又懒得反驳、对当前话题已经失去兴趣,还是说点别的为妙。

除了缩写和符号组成的网络语言外,美国网友在2011年还创造了一句火遍全球的超级网络流行语,那就是传说中的“膝盖中箭体”。

说起这种“文体”的典故,还要了解一下今年热门的单机角色扮演游戏《上古卷轴5:天际》。这款游戏向玩家呈现了一个庞大的世界,然而这个世界中每座城镇的卫兵都有着完全一样的台词:“I used to be an adventurer like you, then I took an arrow in the knee(我以前和你一样也是个冒险家,直到我的膝盖中了一箭)。”玩家们看到这句台词顿时感到十分欢乐:难道只有膝盖中过箭的人才能当卫兵?

此后,在某国外视频网站里的一段短片中,一位金发碧眼的外国美女使用小提琴演奏《上古卷轴5:天际》的主题曲。某网友回复道:“从前我的小提琴拉的和你一样好,直到我的膝盖中了一箭。”紧接着,留言中相继出现了一连串的“冒险家”,纷纷表示自己膝盖也中了一箭。自此之后,这句膝盖中箭的吐槽逐渐流行并疯狂地感染网络的每一个角落。各种诸如“从前我英语讲得不错,直到我膝盖中了一箭”的句式更是层出不穷。

如今它的中文版“直到我膝盖中了一箭”也在中国各大论坛上广为传播,获得了中国网友的青睐。记者从未想到膝盖中箭体是如此之火,直到我的膝盖也中了一箭。

日本公益广告“寒暄魔法”截图

日本:动漫文化闪耀依旧 震灾催生大量新词

每年,日本《产经新闻》都会企划年度网络流行语大赏,今年也不例外。在经过各大论坛、博客与网站的投票之后,2011年日本最火的12个网络流行语终于新鲜出炉。日本作为动漫大国,与动漫作品相关的流行语自然必不可少。而与往年不同的是,今年发生的“3•11”大地震,也催生出了大量的新词汇。

在名列前茅的来自动漫的网络流行语中,最耀眼的莫过于这句“和我结下契约成为〇〇吧!”

这句话来自于今年热播的动画《魔法少女小圆》中丘比的台词“僕と契約して、魔法少女になってよ(和我结下契约、成为魔法少女吧!)”。

《魔法少女小圆》是第15届日本文化厅媒体艺术祭动画部门大赏得主,第16届神户动画奖最佳TV动画得主,它的播出在日本全国引起了强烈的反响,有关评论甚至一度占据《朝日新闻》、《读卖新闻》等主流媒体的重要位置。而这句流行语则可以根据需要填入不同的内容。如果有一天一个日本青年对你说“和我结下契约,成为朋友吧”,说明他一定是小圆的忠实观众。

在“3•11”大地震催生的新词里,让日本网民印象最深刻的是一组拟声词“ポポポポ~ン(popopopon)”。这一串爆破声出自日本公共广告机构AC JAPAN的公益广告“寒暄魔法”。这个广告从2010年起便被观众熟知,它以动画的形式倡导小学生要学会有礼貌地和人打招呼。画面上便是小学生唱不同的招呼语如你好、谢谢、晚上好等等召唤出不同的动物,然后高唱“popopopon”。

这样一个面向低龄人群的公益广告之所以会惹眼,是因为今年3月11日的地震海啸灾难发生时,日本政府要求48小时内全国电视台自肃,包括广告在内的所有节目停播,然而这个AC JAPAN的公益广告却没有收到禁令。民众打开电视时除了不断循环的震灾报道之外,就是这个“寒暄魔法”了。3月13日夜里,日本网民纷纷在社交网站上发送“ポポポポ~ン”,它逐渐成为了一些日本人触发震灾痛苦回忆的开关,听到这串声音,就仿佛恐怖的灾难现场再度降临一般。“ポポポポ~ン”也逐渐成为日本影视与动漫作品不可用于调侃的“禁句”。

在核灾难的影响成为常态之后,日本网民开始广泛使用“ヤシマ作戦(屋岛作战)”这个新词。地震带来的核灾难为日本东北部的电力供应带来巨大打击,政府随即呼吁居民节约用电。这让一些宅男宅女联想到动漫作品《新世纪福音战士》中的情节,主人公为了狙击敌人而聚合全日本电力开展大规模停电,称为“屋岛作战”。这个词马上就在动漫爱好者的圈内流行,甚至逐渐成为宣传节约用电的标语。此外,时任日本官房长官的枝野幸男在地震期间昼夜不停地汇报灾情,“#edano_nero(枝野快睡吧)”也成为了当时网民们争相转发的流行语。

除上述几句之外,因在网上口无遮拦而得名的北海道万部町吉祥物“まんべくん(万部君)”也相当出名,日本网民用它来比喻说话不靠谱的人。由于2011年7月女足世界杯决赛日本夺冠,流行语“なでしこJAPAN(大和抚子日本)”则成为网民对日本女足姑娘们的盛誉。而京滨急行电铁的广播“ダァシエリイェス(门在关上,请注意)”由于语调独特、引人发笑,也在2011年的网络流行语大赏中榜上有名。

韩国大酱汤

韩国:影视剧仍引领潮流 “大酱女”造就韩版“求包养”

2010年,韩国影视剧带来的几个网络流行语曾给我们留下深刻的印象,如形容邻家高帅富的“妈妈的朋友的儿子”等。而到了2011年,韩国网民对韩剧的热爱仍然未减,包含影视剧和娱乐圈元素的词汇继续占据着本年度网络流行语的主流地位。

出现率较高的词汇之一即“차도남”,这个词使用了比较怪异的组合手法,很难找到完美对应的中文词汇,姑且可译为“嚓都男”。其中“차”为韩语单词“차 갑다”(意为冷酷、冷漠)的头一个字,“도”是韩语“도시”(意为都市、城市)的头一个词,组合起来即“冷酷的都市男人”。该词经常用来形容表面看上去很冷酷的帅男人。让韩国网友牢记这个词语的人正是还在韩国海军陆战队服役的明星玄彬,他塑造的各种“嚓都男”形象,为他赢来了数量庞大的女性粉丝。

有着“拜金女”之称的马诺,曾在《非诚勿扰》节目中以一句“宁可在宝马里哭泣”给中国观众留下深刻印象。而韩国网民在今年造出的新词与她的形象如出一辙:“된장녀(大酱女)”。“된장”就是韩国人爱吃的大酱。韩国料理中有著名的“大酱汤”,甚至一些西式快餐店在韩国也相继推出“大酱汉堡”以吸引顾客。而“大酱女”一词专指能力低下,但有很强虚荣心、总爱买名贵商品的女人。

此外,“大酱女”还被用来比喻独立生活能力差、总想依靠别人生存的女人。这不禁令人想起中国网络上颇具诙谐意味的流行词“求包养”。可见拜金主义与物质至上的年轻女孩绝非中国特产,而韩国网民对“大酱女”的态度,往往也以反感居多。

韩国的网络设施建设在全球范围内名列前茅,和网络活动直接相关的词汇也层出不穷。例如,社交网站的发达,催生出一批经常在博客、迷你小屋、推特或是脸谱网站中公开自己私生活及即兴感受的人群,韩国网友使用“Meformer”来形容他们。这个词来自于英语单词“Me(我)”和“informer(信息提供者)”,翻译成“自曝狂”再合适不过。

与网络相关的韩国流行词还有“네티건(网络流氓)”,也可写作“Netigan”。它是由英语单词“Netizen(网民)”和 “Hooligan(流氓、混混)”组合而成。“网络流氓”意指经常在网上发布具有偏激性和攻击性的文章,并通过上述手段对特定集团或个人表示拥护和支持的网民。这不禁令人想起中国正在集中整治的“网络水军”。可见这种“以喷人为己任”的发言者,到了哪里都是令人头疼的家伙。

俄罗斯喜剧电影《命运的捉弄》海报

俄罗斯:2011流行语离不开普京 “火星俄语”难倒专家

2011年12月在俄罗斯爆发的几场抗议杜马选举舞弊的群众集会,让“普京”这个名字再一次成为俄罗斯街头巷尾口口相传的热词,而这股风潮亦感染到了网络。反对派民众高喊口号“没有普京的俄罗斯!”,去普京化的决心可见一斑;而“挺普派”更是高呼“反对普京就是叛国”。这不禁让人想起2002年那首火爆的俄语歌曲“嫁人就嫁普京这样的人”。时隔近十年之后,普京再度成为俄罗斯互联网上最引人注目的话题。

根据“俄罗斯推特趋势”中心统计的数据显示,12月5日至11日期间,“选举”一词成为外国社交网站上被俄罗斯网民使用最频繁的词,发布的留言达 9.75万条。与此同时,该中心还总结了选举期间的高频使用词,如:“重大事故”(5.8万条)、 “观察员”(3.96万条)、“集会”(3.63万条)、“选票”(3.54万条)等。由此看来,俄罗斯杜马选举以及对其结果不满引发的抗议活动,确实吸引了俄罗斯网友的足够关注。

此外,伴随“脸谱”、“推特”以及俄本土社交网站“接触”的流行,俄罗斯青少年创造了大量只有自己能看懂的“火星语”,甚至有些运用到了生活中。例如 “Идиот”一词,原意是“白痴”,可现如今它是“完美朋友和优秀同志”的缩写。当热情的俄罗斯朋友说“你是白痴”的时候,如果动怒,那你就OUT了。还有“Портянка”本来指“裹脚布”,现在却经常用来形容某人冗长无聊的发言。类似的“火星俄语”还有“ГУФ”一词,本来这是说唱歌手阿列克谢• 谢尔盖耶维奇的艺名,但由于网络上不断传出他去世的假消息,使得这个名字成为了“假死”、“活死人”的代名词。

俄罗斯网民还创造了一些连语言学家都不能一下领悟的组合词,简洁明了地表达一个句子或表现一种状态。例如“Обкуренный”一词,前缀“об”有“涉及”、“关于”的意思,“куренный”表示查波罗什哥萨克独立分队首领的意思。在俄罗斯文化中哥萨克人好酗酒,尚勇武,善骑射,轻生死,由此“Обкуренный”一词被年轻人用于形容处于醉酒状态的人。

关于醉酒,在俄罗斯还有一句流行语——“В пьянном состояния, никого не слушаюсь, ибо ухом к стене(喝醉了我谁也不服,我就扶墙)”。俄罗斯人好酒,却不得不屈服于“酗酒令”。警察有权逮捕倒在街头的醉酒人士。为此,俄罗斯人喝酒闹出了不少笑话:寒冷漆黑的夜晚,一个醉汉抱着大树左右摇摆,而警察就在一旁等着。因为只有倒下的醉汉,警察才能逮捕。

另外,一部俄罗斯经典电影《命运的捉弄》也成为了俄罗斯人的流行语,并且还成为了打探姑娘芳龄的最好借口。自1975年上映以来,由于广受喜爱,成为了俄罗斯每年新年必放的贺岁片。当你打探俄罗斯姑娘看了几遍“命运的捉弄”的同时,大概也就知道她的年纪了吧。同样来源于电影的流行语还有来自《伊凡雷帝换职业》的“Вот что крест животворящий делает(这就是生活的十字架)!”,和出自《钻石胳膊》的“А нам всё равно(我们不在乎!)”等等。

法国“XYZ新词节”宣传海报

法国:“爱恨交织”令人纠结不已 欧债危机引燃造词热

“撼法国强盛,卫法语泰安”,这是法国法兰西学院一向自我标榜的一面“锦旗”。该机构以“本民族语言的坚决守护者”自居,对一切新鲜靓丽的外来语或新造词汇抱有强烈的抵制态度。然而,法国的民间人士可不管这一套。在国际情势风云变幻的2011年,仍有大量的新词涌现,其中不少更是在网络上红极一时。

据英国《卫报》报道,法国民间团体“XYZ新词节”致力于向法语输入新鲜血液,如今已有10个年头。今年,该组织在勒阿弗尔公布了2011年的年度新词汇,在最终评选中胜出的“冠军词”为“attachiant(e)”。该词由attachant(迷人的)和俚语词chiant(讨厌鬼)组合而成,意指让人又爱又恨、少了他(她)活不下去、有了他(她)也活不成的人。

这个“attachiant”虽然是两个已有词汇的组合,但来历可不简单。早在20世纪70年代,法国著名词曲作者Pierre Delanoë就曾用“attachiant”一词来描述他的朋友、著名歌曲《香榭丽舍大道》的演唱者Joe Dassin。时过境迁,30年之后,法国网民在机缘巧合下翻出了这个尘封已久又充满情调的词汇。

如果用一个中文词汇来解释“attachiant”,最贴切的当属“爱恨交织”。无论是老夫老妻之间的相互调侃,还是社交网站上年轻人对人生的感慨,“爱恨交织”可谓无处不在。可见尽管2011年对欧洲诸国来说算不上是个好年份,但法国人热爱浪漫的性情仍未更改。

当然,在这个不景气的年份里,并不是每个法国的网络流行语都充满浪漫。本年度入选的新兴网络词汇,还有“aigriculteur”。这个词将“agriculteur(农民)”进行了改造,用以形容那些遇到各种经营困难、对农业失望的农民。同样与欧债危机相关的流行词,还有“eurogner”。这个词将“欧元”与“节省”组合了一下,意指“现在的欧元区需要节俭”,诚可谓与时俱进。

德国网友合成的“默科齐”照片

德国:经济不景气令网民陷入悲观 盼“默科齐”救欧洲

对于欧洲来说,2011无疑是充满悲伤的一年。欧洲各国领导人争执不休,有经济学家甚至做出了欧元区终将分崩离析走向解体的预言。随时可能面临崩溃的意大利与坏账规模尚不明晰的欧洲银行,也为下一场可能的危机埋下了定时炸弹。虽然德国受到的影响相对较小,一向被认为缺乏幽默感的德国人却在这一年陷入了悲观情绪。2011年德国的大多数网络流行语,都离不开“危机”与“风险”。

2011年12月16日,德国语言协会发布了2011年度词语。其中排在第一位的是“Stresstest(压力测试)”。这个词最早来源于医学,在 2011年却常常引起普通网民的注意。“压力测试”不仅限于银行界的人们描述负债风险,而且还出现在火车站或核电站工程,以及新组建的政府之中。在不景气的环境下,德国网民对各个方面的新生事物都充满担忧,希望它们在投入使用前能够先经受住一场“压力测试”。

不过,并非每个和欧债危机相关的流行语都这样“苦大仇深”,其中最欢乐的词汇当属“Merkozy(默科齐)”。熟悉国际政治的读者一眼即可看出,“默科齐”实际上是德国总理默克尔与法国总统萨科齐两个名字的组合。由于德国和法国在应对危机中团结一致的立场,一家德国报纸便造出了这么个新词,一时间被全球多个媒体转载,成为人们谈论的话题。

报纸上的“默科齐”传到了能人辈出的互联网后,更是火得一发不可收拾。一些德国网民全然不顾这两位领导人均已年过半百且自有家庭的事实,以调侃的语调敦促他们“早日完婚、生下‘默科齐’拯救欧洲”;更有甚者,竟然使用图形处理软件合成了“默科齐”的照片。默克尔的身材与发型配上萨科齐的浓眉大眼,着实令人忍俊不禁。

2011年5月,一起源自“毒黄瓜”的大规模食物中毒事件在德国肆虐,并广泛传播至欧洲诸国。被怀疑有毒的食品还有芽菜、西红柿等,欧洲菜农蒙受了数千万美元的巨大损失。德国作为该事件的最大受害国,有14人死于出血性大肠杆菌感染,“Killersprossen(杀手食物)”一词便在这一背景下产生。德国的社交网站、论坛与聊天室曾一度陷入“人心惶惶”的气氛中,不少网民都在担忧自己是否会吃到“杀手食物”。好在这起罕见的食物中毒案现已止息,没有造成更大的损失。

除上述流行语之外,“Burnout(燃烧殆尽)”一词也在今年榜上有名。它的字面含义是将可燃物烧光,实际指的是因疲劳过度而油尽灯枯最终走向死亡的人,即中国网络上一度热炒的“过劳死”。席卷全球的“占领运动”中出现的口号“Wir sind die 99 %(我们是99%)”,也在德国网友之间广为流传。

结语:网络流行语折射世界情绪

与2010年各国的网络流行语相比,2011年的这些词句显然更具时代风格,其中不少都直接或间接受到了时事的影响。地震与海啸为日本网友带来了“屋岛作战”等新名词;欧债危机的风潮则对德法等欧洲国家产生深远影响,以至于对一般网民来说略显艰涩的金融用语,也登上了网络流行语的榜单。

不过,纵观两年来各国网络流行语的演变,不难发现游戏、动漫和影视剧等娱乐元素总能占有一席之地,而能够流行起来的词句也多半以诙谐搞笑为主。即使是令世界震惊的大事或让百姓受苦的坏事,到了网民口中也总能生出一丝喜感。这不仅体现出互联网用户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也反映出人类乐观豁达的通性。

小小的网络流行语,却折射出了世界的情绪。各国文化与社会心情的演变,由此可见一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