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翊武为何落得弃尸他乡 揭秘辛亥元勋的百年孤独
虽然是武昌起义的策划者和总指挥,蒋翊武的名姓却甚少被人提起,这当然与其过早离世、对之后波澜壮阔的民国历史缺少参与有一定的关系。但是,这位为年仅二十八岁,却死得悲惨的革命先驱实在不应该被遗忘。那么,蒋翊武在辛亥革命中究竟做了什么?他又为何被弃尸他乡呢?
蒋翊武(1884—1913),汉族,湖南澧州(今澧县)人。原名保襄,亦作保湘,字伯夔。辛亥革命前夕曾任武汉文学社社长,主办《大江报》等报刊。1913年,蒋翊武在广西进行反对袁世凯的活动时,被亲袁的广西军阀逮捕并杀害。蒋翊武是中国近代杰出的民主革命活动家、辛亥革命武昌起义的主要组织者和领导者,被孙中山誉为中华民国“开国元勋”。
蒋翊武的祖辈10多代生活在澧县车溪乡群力村10组的蒋家庙,蒋翊武在家排行老大,兄弟5人,其父亲进城做了制作豆笋的小商人,给从小胸怀大志的蒋翊武带来在当地名书院“澧兰书屋”接受启蒙教育的机会。
1904年秋,华兴会联合武昌的科学补习所准备发动起义,蒋翊武协助宋教仁集结革命力量,谋响应长沙起义。但起义事机不密,清政府大肆搜捕革命人士,蒋翊武被开除学籍,只好避回老家。1909年秋,刘复基去汉口协助詹大悲接办《商务报》,蒋翊武便随刘去了汉口,任《商务报》编辑。蒋翊武到汉口时,新军中有一个革命团体叫群治学社,蒋翊武、刘复基、詹大悲为加入这个组织。
由于为清政府所不容,群治学社先改组振武学社,后改名“文学社”。1911年3月15日,文学社在武昌小东门内同文学舍召开正式的成立大会,蒋翊武被推为社长,王宪章为副社长,刘复基为参谋部长。
1911年9月24日,文学社与湖北另一个革命团体共进会的领导骨干在武昌胭脂巷举行联席会议。会上推举共进会领导人刘公任军政府总理,蒋翊武任革命军临时总指挥(有说是临时总司令),共进会另一领导人孙武任参谋长,起义准备工作由这两个团体组成的指挥机关抓紧进行。
10月9日,汉口机关部失事,党人名册、印信被查抄,起义计划暴露,形势十分危急。是日,蒋翊武恰好赶回武昌,毅然决定当晚起义。此时军警四出搜捕党人,起义总指挥部被破获,刘复基、彭楚藩等被捕,蒋翊武乘间逃逸,潜匿新沟(今监利)以待。10日,武昌起义,全城光复。12日,蒋翊武赶回武昌,任湖北军政府军事顾问兼联络使,奔走于武昌、汉口之间。提议扩充军队,组建两支义勇军,保卫汉口、汉阳。后补任为湖北军政府军务部副部长。11月27日,汉阳失守,黄兴离汉,蒋翊武被推为战时总司令部监军,后接任护理总司令,负责指挥。
1911年12月6日,因清政府与革命军停战,蒋辞去总司令,仍以招抚使名义驻汉口。
100年前,在辛亥革命武昌起义计划泄露,多名领导人被捕牺牲的危急形势下,时任文学社社长、起义总指挥的蒋翊武当机立断,下达起义命令,打响推翻帝制的第一枪,后在捍卫共和的讨袁斗争中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1921年,孙中山出师桂林,专程来到就义处凭吊蒋翊武,下令为其修建纪念碑,亲笔题写了“开国元勋蒋翊武先生就义处”。“开国元勋”是孙中山对革命同志的惟一封号,也是对蒋翊武的最高赞赏。
蒋翊武的死和反动统治者有着必然的关系,因为蒋翊武在国民党中的重要地位,加上他和孙中山先生情义深厚,思想统一,受到了孙中山先生的信任,这让反动势力对蒋翊武恨之入骨,开始迫害蒋翊武先生。
在从湖南撤离的过程当中,蒋翊武和其他革命党人士在广西的兴安县被捕,之后,在反动势力的押送下,一干人等被送到了桂林,广西都督陆荣延致电袁世凯,希望袁世凯能够给予一个处置蒋翊武的方针,而为了防止蒋翊武之后继续和他们作对,传播革命思想,袁世凯决定永绝后患。在袁世凯的授意下,蒋翊武被就地正法,而在就义之前,蒋翊武没有吐露任何和革命有关的秘密,并且做了遗书,在大众面前慷慨就义而亡,当时的他年仅28岁。
蒋翊武育有两女(缺少相关资料),弟弟将长子过继给他,也就是蒋宗策。1928年,国民革命大功告成,南京国民政府成立,12岁的蒋宗策进入南京的遗族学校。资料记载,这所学校全名“国民革命军遗族学校”,宋庆龄任校长,专门培养北伐时期国民革命军阵亡将士的子女及辛亥革命先烈的子女。
抗战时期,蒋宗策是中共湘鄂编特委的一名地下党员,在临澧一带活动。临澧地方史大事记中有这样的记录:1942年2月,中国共产党斋阳桥党支部建立,蒋宗策任支部书记,党员9人。……7月,蒋宗策被反动当局扣押,特委派来的工作人员全部撤走,秘密联络站到此结束。蒋宗策一辈子勤勤恳恳不太宣扬,解放后,蒋宗策在上海的公安系统工作。
中国经济网副总编辑蒋祖钢是蒋宗策的儿子、蒋翊武的嫡孙,他曾应邀参加湖南历史学会蒋翊武研究会成立仪式,并担任研究会的名誉会长。而蒋祖钢的叔叔蒋漫征则是家族中对蒋翊武研究付出精力最多的人。
从70年代开始蒋漫征挖掘收集资料着手研究,北京、上海、武汉、长沙等城市图书馆里关于辛亥革命的资料统统“啃”了下去。爱好史学,把蒋翊武作为首选课题,蒋漫征发表了多篇论文,撰写了《共和元勋蒋翊武》一书,90多万字的《蒋翊武研究文献汇编》即将由湖南岳麓书社出版。
蒋翊武墓并不是在他死后立即修建的,而是他死去几年之后由湘人为他修建的。1916年,爆发了著名的护国战争,护国战争以胜利而告终,之后在门生和湘人的努力下,蒋翊武的遗骸从桂林被悄悄的运回了长沙的岳麓山,在这里,革命战士修建了汉白玉的墓塔,为蒋翊武先生的最终归宿。
虽然稍显寂寞,但是蒋翊武总算回到了他的故乡。为中华民主革命流血的铮铮烈士,历史不应该忘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