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曾祺是个怎样的人 看这位散文戏剧小说家如何谈吃
![](https://pic.bilezu.com/upload/3/e4/3e403d4df069efa13326f8266677ff74_thumb.jpg)
汪曾祺,中国当代作家、散文家、戏剧家、京派作家的代表人物。被誉为“抒情的人道主义者,中国最后一个纯粹的文人,中国最后一个士大夫。”汪曾祺是出生在一个旧式地主家庭,祖父是清朝末科的“拔贡”,亲汪菊生(1897-1959),字淡如,多才多艺。生母姓杨,在汪曾祺三岁的时候因肺病去世;第一个继母姓张,后也死于肺病;第二个继母姓任,伴随汪曾祺的父亲度过漫长而艰苦的沧桑岁月,汪曾祺对她很尊重。汪曾祺一生历经无数苦难,但始终保持一个平静旷达的心态,并创造积极乐观的诗意文学人生。
![](https://pic.bilezu.com/upload/4/e7/4e7e991a6d7a5950ce9ab1e56ed90e5f_thumb.jpg)
汪曾祺个人简介:
中 文 名:汪曾祺
国 籍:中国
民 族:汉族
出 生 地:江苏省高邮市
出生日期:1920年(庚申年)3月5日
逝世日期:1997年5月16日
职 业:散文家、戏剧家 、小说家
毕业院校:西南联合大学
主要成就:小说被视为诗化小说《大淖记事》获全国短篇小说奖、《沙家浜》深受观众的喜爱。
代表作品:《受戒》、《沙家浜》、《大淖记事》、《黄油烙饼》、《葡萄月令》
![](https://pic.bilezu.com/upload/6/19/6192c1a2a7efa2beb717210fd69d902b_thumb.jpg)
汪曾祺博学多识、情趣广泛、爱好书画、乐谈医道,对戏剧和民间文艺也有深入钻研,留给了后世非常多的优秀作品,尽管他经历过启蒙救亡、夺取政权、反右斗争、文革、改革开放等,也许正是如此,才让汪曾祺深感现代社会的喧嚣和紧张,在其作品之中更体现了宁静、闲适、恬淡的特点。
![](https://pic.bilezu.com/upload/4/3e/43ea57f99b3216aff3a9ef6577385cc5_thumb.jpg)
汪曾祺作品:
短篇小说:《受戒》、《大淖记事》、《鸡鸭名家》、《异秉》、《羊舍一夕》
小说集:《邂逅集》、《晚饭花集》、《茱萸集》、《初访福建》
散文集:《逝水》、《蒲桥集》、《孤蒲深处》、《人间草木》、《旅食小品》、《矮纸集》、《汪曾祺小品》
艺术小品集:《汪曾祺:文与画》
文学评论集:《晚翠文谈》
剧本京剧:《沙家浜》(主要编者之一)
京剧:《范进中举》
文集:《汪曾祺自选集》、《汪曾祺文集》、《汪曾祺全集》
![](https://pic.bilezu.com/upload/c/3a/c3aaed4429a5c57bbc25ccbc5c710dd7_thumb.jpg)
汪曾祺散文诗没有结构的苦心经营,也不追求题旨的玄奥深奇,而是以一种朴实的、平淡的,如同话家常的娓娓道来,虽然不注重观念的灌输,但他的散文总是能够引人深思。《汪曾祺散文》这本丛书经过了层层筛选,还增加了汪曾祺的人生历程珍贵照片,美文与华照相得益彰。
![](https://pic.bilezu.com/upload/a/29/a29fc0a9cd8e5a63a3231421249644b7_thumb.jpg)
这本书是以个人化的细小琐屑作为素材的,以平淡含蓄的方式叙述了哪些集体的“宏大叙事”、“毛话语”的僵硬等,让人重温那些曾经逝去的古典主义的名士风散文的魅力。汪曾祺让散文走出了“千人一面,千部一腔”,实在是功不可没。
![](https://pic.bilezu.com/upload/6/89/68915ec2f798a148ca892c8024a9e194_thumb.jpg)
汪曾祺的小说是具有中国味的,汪曾祺对传统文化是非常挚爱的,语言上非常强调用中国化的表达,他将中国民族心灵和性灵的发现运用于小说之中,用虔诚的态度来抒写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https://pic.bilezu.com/upload/9/5b/95b753d1ef9e48bad7344b6332c8324a_thumb.jpg)
汪曾祺对于现代汉语有着杰出的贡献,虽然早期作品中追求诗化的风格,没有过多的中国语言对话,但其在中年的时候,小说作品就融入了不同地域的人物对话,越晚年越平实,极具中国文化文字的鲜活特点。当然了,都是以中国的故乡高邮、昆明、上海、张家口、北京等地、当代生活场景、古典题材、民间传说为写作素材。
![](https://pic.bilezu.com/upload/0/b8/0b8cdbd416f311d74d196b08a6620610_thumb.jpg)
《受戒》这部小说也是洋溢着中国味的,创作背景是以汪曾祺回忆自己17岁那年的抗战爆发,等一系列事情为素材的,写了那时的亲身经历,最早的感受是以《庙与僧》为题在上海《大公报》发表,后来在1980年才写成的《受戒》。
![](https://pic.bilezu.com/upload/4/12/412c46cdabd864acba68ed14885bbb06_thumb.jpg)
汪曾祺把《受戒》当成一个梦来写,因为是时隔35年的回忆,是一个永远已逝的梦,也是他的梦想,表面上是欢快的小明子与小英子的初恋的《受戒》,实际包含的是汪曾祺的隐痛,是汪曾祺对纯朴人性的歌颂和对理想生活饿渴望。《受戒》采用大量的风俗描写,因为汪曾祺曾说“风俗是一个民族集体创作的生活抒情诗”。
![](https://pic.bilezu.com/upload/0/e2/0e2e5760d5315f67617b2dd9c23fb526_thumb.jpg)
《汪曾祺谈吃》是一本菜谱,汪曾祺将他自身吃的感受、吃的氛围、各种来历说得头头是道,采用最真实细腻的语言,让人仅从书中都能品味出对生活的无限热情和对雅致的韵味。汪曾祺是一位把口腹之欲和高雅文化之间的距离拉得很近的人,自称喜欢逛菜市场,在《汪曾祺谈吃》中就可以看出来了。
![](https://pic.bilezu.com/upload/d/86/d869e350f1920de92933f87d29a8f450_thumb.jpg)
“高邮咸蛋的特点是质细而油多。蛋白柔嫩,不似别处的发干、发粉,入口如嚼石灰。油多尤为别处所不及。鸭蛋的吃法,如袁子才所说,带壳切开,是一种,那是席间待客的办法。平常食用,一般都是敲破“空头”用筷子挖着吃。筷子头一扎下去,吱——红油就冒出来了。孩子吃鸭蛋是很小心的,除了敲去空头,不把蛋壳碰破。蛋黄蛋白吃光了,用清水把鸭蛋里面洗净,晚上捉了萤火虫来,装在蛋壳里,空头的地方糊一层薄罗。萤火虫在鸭蛋壳里一闪一闪地亮,好看极了!”该段节选自《端午的鸭蛋》,可以看出汪曾祺对于鸭蛋的吃法也是讲究的,语言朴实细腻,总是记得“吃”是怎样的一个方式。
![](https://pic.bilezu.com/upload/e/3d/e3d40b24379ddbbef2c25546098cd315_thumb.jpg)
汪曾祺是散文家、戏剧家、小说家,同时还是一个乐于谈吃的人,他的名言字里行间都流露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钻研,对于吃也是如此,在去世前两个月还写了散文《猫》,他在作品体现的是他的记忆,关于昆明的记忆,包括以下语录名言的一部分也是如此。
![](https://pic.bilezu.com/upload/5/26/5268a43116897acf86a60afb37d5c201_thumb.jpg)
汪曾祺名言:
1、那一年,花开得不是最好,可是还好,我遇到你;那一年,花开得好极了,好像专是为了你;那一年,花开得很迟,还好,有你。
2、在黑白里温柔地爱彩色,在彩色里朝圣黑白。浮云一别后,流水十年间。曾经知已再无悔,已共春风何必哀。虔诚地呼唤风。那一刻,人与天有种神秘又真诚的交流。光才是现实世界,而树木不过是用来反映和折射光线的间隔物。
3、昆明的雨季是明亮的、丰满的、使人动情的。城春草木深,孟夏草木长。昆明的雨季,是浓绿的。草木的枝叶水分都到了饱和状态,显示出过分的,近于夸张的旺盛。
4、如果平日留心,积学有素,就会如有源之水,触处成文。否则就会下笔枯窘,想要用一个词句,一时却找它不出。 语言是要磨练,要学的。
5、我一直都错怪是你带走了一切,其实一切本来就会离开,只有你如约而来,无聊是对欲望的欲望,我的孤独认识你的孤独。
6、语言的目的是使人一看就明白,一听就记住。语言的唯一标准,是准确。
7、隆冬风厉,百卉凋残,晴窗坐对,眼目增明,是岁朝乐事。
8、口味单调一点、耳音差一点,也还不要紧,最要紧的是对生活的兴趣要广一点。
9、 一个文艺工作者、一个作家、一个演员的口味最好杂一点,从北京的豆汁到广东的塘虱都尝尝。
10、无锡炒鳝糊放那么多糖!包子的肉馅里也放很多糖,没法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