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国作家果戈里生平及作品介绍 鲁迅曾经抄袭过他
19世纪是俄国文学群星璀璨的时期,许多文学巨匠腾空而起,果戈里就是其中最重要的作家之一。果戈里他奠定了俄国近现代文学的基础,成为之后很多作家的模仿学习对象,这些作家包括俄国国内的,也包括国外的。
尼古莱·瓦西里耶维奇·果戈里·亚诺夫斯基(英译:NikolaiVasilievichGogol-Anovskii),笔名果戈里(俄文:Гоголь,英译Gogol)是俄国批判主义作家,善于描绘生活,将现实和幻想结合,具有讽刺性的幽默,他最著名的作品是《死魂灵》(或译:《死灵魂》)和《钦差大臣》。
果戈理成长于乌克兰波尔塔瓦,当时为沙皇俄国的辖地,故读者一般将其称为俄罗斯作家。
果戈理是俄国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他的创作与普希金的创作相配合,奠定了19世纪俄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基础,是俄国文学中自然派的创始者。以其创作加强了俄国文学的批判和讽刺倾向。他对俄国小说艺术发展的贡献尤其显著,车尔尼雪夫斯基在《俄国文学果戈理时期概观》(1856)中称他为“俄国散文之父”。屠格涅夫、冈察洛夫、谢德林、陀斯妥耶夫斯基等杰出作家都受到果戈理创作的重要影响,开创了俄国文学的新时期。
1829年,自费出版长诗《汉斯·古谢加顿》;
1831至1832年,发表《狄康卡近乡夜话》第一卷和第二卷;
1835年,出版《密尔格拉得》;
1835年至1841年间,出版《彼得堡故事集》,含《狂人日记》《外套》等;
1835年12月,讽刺喜剧《钦差大臣》完成,并于1836年4月首次上演;
1836年果戈理发表了讽刺喜剧《钦差大臣》(又译《巡按》);
1841年完成《死魂灵》第一部,1842年发表;
1848年开始创作《死魂灵》第二部。后来长期侨居国外,脱离了国内先进文学界,思想发生了逆转,转而保护、赞美农奴制,曾受到别林斯基的严厉谴责。他企图续写《死魂灵》第二部,终未成功。
《外套》是果戈里的代表作,讲述主人公阿卡基·阿卡基耶维奇·巴什马奇金(下文用‘他’代替),是一个九等文官。寒冷的天气逼迫他必须更换一件外套,而这一切耗费了他所有的积蓄。而当他最终穿上了那身体面的大衣之后不久,就去参加了一个类似局长的人物给他安排的庆祝酒会。伟大的主人公似乎就要因为新的外套改变人生了,但是在从酒会回家的路上;野蛮的劫匪夺走了他全部的幸福,他们抢走了他的大衣。失落的他最终鼓足所有的勇气去寻找警察署的长官;后者不失时机的展示了自己的地位,拿出十九世纪的残酷的条文,斥责他违背政府机构办事的例行程序。这位“将军”认为他的敢于亲自拜访严重挑衅了长官的地位,是不可饶恕的。于是,失望的阿卡基·阿卡基耶维奇·巴什马奇金一病不起,最后呜呼哀哉。
但故事并未结束,而人们往往会忽略主人公死去的情节。作者于结尾处采用了荒诞的手法,使主人公的灵魂复活。这在之前的俄罗斯文学史上前所未有的。作者通过“小人物”的灵魂复活,是对当时俄罗斯黑暗的现实的批判,通过灵魂的复仇表达了作者对平民阶层的同情。这在继普希金“小人物”史上的又一个伟大的超越。屠格涅夫、托尔斯泰和陀斯托耶夫斯基共同说过一句话:“我们都是从果戈里的《外套》里走出来的。”人们经常引用这句评语来表达对果戈里的敬意,并说明他影响之大。无疑,果戈里是俄国写实主义作家当之无愧的先驱。不仅如此,他的《外套》还是最早表现小人物并对弱者寄予同情的短篇小说,对全世界的文学创作和人文主义关怀都产生了无法估量的巨大影响。
《钦差大臣》是俄国讽刺作家果戈里的代表作,作品于1836年发表。故事描写纨绔子弟赫列斯达可夫与人打赌输得精光,正一筹莫展,从彼得堡途经外省某市,被误认为“钦差大臣”,在当地官僚中引起恐慌,闹出许多笑话。
作品改变了当时俄国剧坛上充斥着从法国移植而来的思想浅薄、手法庸俗的闹剧的局面。《钦差大臣》果戈理用喜剧这面镜子照出了当时社会达官显贵们的丑恶原形,从而揭露了农奴制俄国社会的黑暗、腐朽和荒唐反动。
《死魂灵》是俄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发展的基石,也是果戈理的现实主义创作发展的顶峰。别林斯基高度赞扬它是“俄国文坛上划时代的巨著”,是一部“高出于俄国文学过去以及现在所有作品之上的”,“既是民族的,同时又是高度艺术的作品。”
《死魂灵》原计划创作三部,由于后期创作力的衰退和思想局限,他创作的第二部于1852年被迫自己焚烧,第三部未及动笔。仅完成并且流传下来的只有第一部,不过俄国找到了第二部前五章,是第二部的残稿。
小说描写一个投机钻营的骗子(吝啬鬼)——假装成六等文官的乞乞科夫买卖死魂灵(俄国的地主们将他们的农奴叫做“魂灵”)的故事。乞乞科夫来到某市先用一个多星期的时间打通了上至省长下至建筑技师的大小官员的关系,而后去市郊向地主们收买已经死去但尚未注销户口的农奴,准备把他们当做活的农奴抵押给监管委员会,骗取大笔押金。他走访了一个又一个地主,经过激烈的讨价还价,买到一大批死魂灵,当他高高兴兴地凭着早已打通的关系迅速办好了法定的买卖手续后,其罪恶勾当被人揭穿,检察官竟被谣传吓死,乞乞科夫只好匆忙逃走。
1918年5月,鲁迅在《新青年》杂志发表《狂人日记》。在大获好评的同时,有人却说这篇小说抄袭了俄国作家果戈里的《狂人日记》:题目、内容、人物、结构等许多地方相同或相近!
清者自清,浊者自浊。鲁迅为此阐述:“后起的《狂人日记》,意在暴露家族制度和礼教的弊害,却比果戈里的忧愤深广,也不如尼采的超人的渺茫。”
1920至1926年间,鲁迅在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北京女子师范大学等院校讲授小说史。他那先后油印、铅印的讲义,由于受到好评,便以《中国小说史略》为书名,公开出版。和《狂人日记》一样,《中国小说史略》也是在广受赞誉时,被人指出书中剽窃了日本人盐谷温的《支那文学概论讲话》。
鲁迅把学术剽窃视作“男盗女娼”。他看到煞有介事的证据后,没有推卸责任,也没有否认,而是如实叙说:“盐谷氏的书,确是我的参考书之一,我的《小说史略》二十八篇的第二篇,是根据它的,还有论《红楼梦》的几点和一张‘贾氏系图’,也是根据它的,但不过是大意,次序和意见就很不同。其他二十六篇,我都有我独立的准备,证据是和他的所说,还时常相反。”
10年后,《中国小说史略》日文译本出版;盐谷温所著的文学史,也由孙?工译出。鲁迅是否抄袭盐谷温,中日两国学(读)者豁然开朗。胡适评价,说《中国小说史略》“是一部开山的创作,搜集甚勤,取材甚精,断制也甚谨严”。
果戈里于1852年去世。1931年,果戈里被迁葬到了莫斯科的达尼洛夫公墓,后来那里成了一座少年犯监狱,当他的遗体被发掘出来时,人们发现他的头已不翼而飞了。几经波折,果戈里的亲戚海军军官亚诺斯基拿到头骨,并带回到他驻防的意大利。此后不久,亚诺斯基便将装头骨的匣子托一位意大利军官带给一位俄罗斯律师。
1933那年的春天,这位意大利军官带着果戈里的头骨匣子出发开始了一段漫长的旅程,他的弟弟与几位朋友一起也登上了这列火车,开始了快乐的旅行。当火车进入一个长长的隧道时,军官的弟弟想与他的朋友们开个玩笑吓吓他们,他偷偷拿了果戈里的头骨匣子作为他恶作剧的道具。可是就在火车进入隧道之前,车上的旅客突然莫名其妙的惊惶失措,这个学生当即决定从火车车厢门外的踏板上跳下去。后来他对记者说,当时有一股奇怪的带粘性的白雾将这列不幸的火车整个儿吞没了,他描述了旅客们当时那种无法言表的恐惧和惊慌情景,他承认是他从他哥哥那里偷拿了红木匣子,在这列火车的106名乘客中,只有两个人在火车莫名其妙消失之前跳下火车得以生还。地方当局事后对隧道进行了仔细的检查和搜索,但是他们甚至连火车留下的煤烟痕迹都没发现,吞噬了这列火车的隧道入口处被封住了,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一颗炸弹击毁了这条隧道。后经调查确证,这列火车的确在1933年消失。那是一列只有三节车厢的火车,是为旅游者从意大利的一家公司包租的,据说这列火车的模型还保存在米兰的铁路博物馆里。调查人员想从这个像玩具似的火车模型着手,找出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这列火车离奇失踪的,但是始终没有结果。
“果戈里幽灵火车”1991年又一次出现在波尔塔瓦时受到了报纸媒体的关注,乌克兰的两家报纸都刊登了这一事件。在铁路扳道口工作的一位铁路员工确定火车出现的那一天是1991年9月25日,就在那一天,来自基辅乌克兰科学院研究超自然现象的一位科学家守候在岔道口,等待“幽灵”火车的再次出现。当它再次不知从哪里冒出来时,在好几个目击者的注视下他跃上了最后一节车厢,火车很快消失了,而那位想破解神秘“幽灵”火车之谜的科学家也随着这列诡异的火车一起消失,从此音讯全无。据报纸报道,在科学家失踪事件发生后,“幽灵”火车不止一次在这个岔道口出现,但是再也没有人敢跳上这列幽灵般的火车了。报纸还报道了“幽灵”火车1955年在克里米亚半岛出现的事件,火车在那里通过了一道旧的河堤,奇怪的是,那里的铁轨早已被拆除了。
俄罗斯铁路上的人将“幽灵”火车称为URO,意思是“铁路上的不明物体”据传闻,URO曾反复出现在莫斯科地区和莫斯科城,1975、1981、1986和1992年都曾出现过。莫斯科大学的讲师,物理学家兼数学家伊凡·P·帕特塞,是对幽灵火车感兴趣的一批科学家中的领头人,他们中间有铁路专家、哲学家,还有其他专业的科学家,在“幽灵”火车曾出现过的地区的火车交叉道口处他们曾进行了多次现场调查研究。帕特塞的理论认为,欧亚大陆纵横交错的铁路网是人类在地球上建造的范围最大的全球性工程,这一庞大的铁路网络可能会对时间的流逝产生影响。帕特塞认为,任何达到相当程度的空间改变都会引起瞬时的异常现象,而具有电磁特性的时间和空间是不可分离的,它们之间存在着某种联系。帕特塞的理论认为时间也是守恒的,过去了的时间并不会消失。
但是还有两个问题至今未解,那就是火车为什么会一直向前穿行不停下,车上的乘客为什么又无一人下车呢?
关于“幽灵”火车的事件发生了不少,也有不少的目击者,这一神秘现象引起了人们的极大兴趣,科学家也试图以各种理论来解释这一奥秘,但是“幽灵”火车的突然出现以及神秘消失至今仍是一个难解之谜。
果戈里大街是哈尔滨市的一条著名商街,建于1901年,至今已有百余年的历史。
早在20世纪初,随着中东铁路的修筑和"新城市规划"的实施,围绕哈尔滨市中心圣·尼古拉教堂广场(俗称喇嘛台)周边拉起了街基,果戈里大街出现了雏形。1902年,秋林公司为扩大经营,将位于香坊区的分公司迁至南岗区的大直街与果戈里大街交汇处,并盖起了商厦,从此,围绕秋林公司左右兴起多家俄国人的商号、药店等。果戈里大街也逐渐开始夯实与繁荣。
果戈里大街原名新商务街、果戈里街。1925年改为义州街。它位于南岗区中部,南起文昌街,北至一曼街,全长2642米,原为方石路,1987年改铺柏油路面,车行道宽12~21米,两侧人行道各宽2~4米,步道板铺装,为市一类街路。1958年,为纪念毛泽东主席视察哈尔滨时题词"奋斗"而改称为奋斗路。2003年9月28日改称果戈里大街。
果戈里书店,位于哈尔滨市南岗区果戈里大街164号。果戈里将不仅仅是一家书店,还是欧亚文化交流的聚集地、阅读与展演的文化空间。
这里提供深度定制的出版机构。
这里是享受美学生活的乐活之家。
全年365天,每晚8点至8点半,读者可在书店上台朗读任何喜欢的古典诗歌、现代诗歌、名家名言、电影台词、散文等等任何适合朗读的作品。
开业初期,书店图书以人文社科为主,后期将引入更多图书。书店里没有教辅类的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