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酉阳发现三叶虫化石 揭秘它是怎么形成的
最近重庆挖到了三叶虫化石,引发网友们的关注,由于三叶虫是生活于寒武纪到二叠纪之间海洋中的节肢动物,大约在5亿~4.3亿年前绝灭,因此现在只能通过化石了解这种神奇动物的奥妙了。那么,三叶虫化石的形成?三叶虫化石的价值?小编带您去了解一下。
记者19日在重庆市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毛坝乡毛坝村获悉,当地发现一奇特东西,长约70厘米,宽约3厘米的不明古生物轮廓清晰可见。该县文物管理所负责人带队实地查看,在技术员的鉴定下,得出最终结论,此化石为“三叶虫化石”。
记者在现场看到,三叶虫化石虽然有些受损,但不影响其科研价值。“三叶虫化石的保护工作与其他文物一样受法律保护,我们将派自然博物馆的专家到现场进行取样,拿回进行深入研究。”该县文物管理所负责人说。
叶虫化石,燕子石,也叫蝙蝠石,学名叫三叶虫化石。三叶虫(TRILONITES),属古生节肢动物,属三叶虫纲,生于海底,其种类繁多,大小不一,从一厘米至一米,生于寒武纪(5.7亿年),至奥陶纪(4.5亿年)最盛,灭绝于二叠纪末期(2.52亿年前,252Ma)。
三叶虫属海生无脊椎动物,主要营底栖生活,也有部分在泥沙中生活和漂浮生活,世界上已发现10000多种,我国已发现1000多种。因虫体背部为几丁质甲壳组成,易于保存为化石,又因背甲被两背沟纵为轴部,和左右对称两肋叶,故称三叶虫。自前至后可分为头、胸、尾三部分,该虫能终生阶段性脱壳,所以常见于头甲及尾甲分散保存为化石。
含三叶虫化石的地层是什么?虽然一个生物是否能形成化石取决于许多因素,但是有三个因素是基本的:
(1)有机物必须拥有坚硬部分,如壳、骨、牙或木质组织。然而,在非常有利的条件下,即使是非常脆弱的生物,如昆虫或水母也能够变成化石。
(2)生物在死后必须立即避免被毁灭。如果一个生物的身体部分被压碎、腐烂或严重风化,这就可能改变或取消该种生物变成化石的可能性。
(3)生物必须被某种能阻碍分解的物质迅速地埋藏起来。而这种掩埋物质的类型通常取决于生物生存的环境。海生动物的遗体通常都能变成化石,这是因为海生动物死亡后沉在海底,被软泥覆盖。软泥在后来的地质时代中则变成页岩或石灰岩。较细粒的沉积物不易损坏生物的遗体。在德国的侏罗纪的某些细粒沉积岩中,很好地保存了诸如鸟、昆虫、水母这样一些脆弱的生物的化石。
(4)被埋藏的生物尸体还必须经历长时间的石化作用后才能形成化石。有时生物死后虽然被迅速埋藏,但不久因冲刷等各种因素暴露出来而遭到破坏,也不能形成化石。有一些保存在较古老岩层中的化石,因岩层的变形和变质作用,使化石遭到破坏。
(5)沉积物在固结成岩的过程中,压实作用和结晶作用都会影响化石的石化作用和保存。
地层中的化石,从其保存特点看,可大致分为四类:实体化石、模铸化石、遗迹化石和化学化石。实体化石指古生物遗体本身几乎全部或部分保存下来的化石。原来的生物在特别适宜的情况下,避开了空气的氧化和细菌的腐蚀,其硬体和软体可以比较完整的保存而无显着的变化。那么,三叶虫化石有几种?
中国三叶虫化石是早古生代的重要化石之一,是划分和对比寒武纪地层的重要依据。主要的三叶虫化石品种有:蝙蝠虫(Drepanura)、四川虫(Szechuanella)、副四川虫(Parasxechuanella)、似栉壳虫(即湘西虫)、王冠虫(Coronocephalus)、沟通虫(Ductina)等等。
三叶虫是地球生物发展史上具有重大意义的一类古生物。在生物发展的历史长河中,三叶虫繁衍了近3亿年,而且是远在距今2.5亿年前就已经绝灭了的一大门类,在世界上虽广为分布,但保存完整、栩栩如生者并不多见,其形貌体征千变万化,且与生态环境密切相关,是爱好大自然及生物化石收藏者的一大珍藏热门。
产三叶虫化石条件是:生物死亡的数量一般地说,生物死亡数量越多,形成化石的机会也就越多,反之亦然。因此,在由海洋环境形成的地层中,比较容易发现动物化石,特别是珊瑚一类的化石。在含煤的地层中,比较容易得到植物化石,在一些由陆地环境形成的地层中难以找到化石,尤其是哺乳动物的化石。
三叶虫在寒武纪时期出现,距今有5.6亿年历史,而在4.3亿年前发展到巅峰时期,到了2.4亿前正式灭绝。作为节肢动物,三叶虫生活在海底,而随着时代的演变,如今的三叶虫仅仅只能在古生代的沉积岩中,也就是其含三叶虫化石的地层。
含三叶虫化石的地层的所在地:沂蒙山区的三叶虫化 石分布亦很广,费县、平邑县等地均有发现,但多发现于裸露的山体中,显燥,不易保存,多以石蜡作保护层。发现于古生代的中寒武纪,距今约有5亿年左右。又因这里的三叶虫化石与其他地方不同,不是完整的虫体化石,而是在形成过程中只有虫体的硬体部分形成化石,这一部分化石头鞍弯曲如弓,两弓刺大于身一倍,两弓如翼而融为一体,身小如雨燕而得名,石玩者又称它为“飞上天石”。
三叶虫是距今5.6亿年的寒武纪就出现的有代表性的远古动物,5亿~4.3亿年前发展到高峰,至2.4亿年前的二叠纪完全灭绝,前后在地球上生存了3.2亿多年,可见这是一类生命力极强的生物。在漫长的时间长河中,它们演化出繁多的种类,有的长达70厘米,有的只有2毫米。迄今为止,在全世界发现的三叶虫化石可以分上万种,由于三叶虫繁殖非常快,因此它们非常适合被用作标准化石。
三叶虫化石价格,如果是完整的,价值比较高。另外,个体越大越值钱,几厘米大的小三叶虫就是非常完美也就是几十元钱。如果是碎片或是部分的话,价格就非常低了。 基本没有什么价值。最值钱的三叶虫是几十厘米长的大型三叶虫,因为十分罕见。像十厘米左右的三叶虫很多见,属于普通品种。
三叶虫是一种节肢动物,生存在古生代的寒武纪和奥陶纪,距今5.4至2.5亿年前,早已绝迹。其化石是目前人类所知的最古老的化石之一。最为奇特的是赫克尔公司监察人威廉·J·麦斯特(WilliamJ.Meister),作为业余化石爱好者的他于1968年6月1日在犹他州(Utah)羚羊泉(Antelope Springs)的寒武纪沉积岩中发现了几块三叶虫化石。
令他吃惊的是,就在一只三叶虫的化石上面竟然发现一只成人的穿着便鞋踩上去的的脚印和一个小孩的脚印,长约10.25英寸(26公分),前端3.5英寸宽(8.9公分),后跟3英寸宽,后跟比前端的印迹深1/8英寸,正如现今一般人的右脚鞋印一样,嵌在岩层中。他叙述说,“当我用地质锤轻轻敲开一块石片时,石片像书本一样打开,我吃惊地发现,一片上面有一个人的脚印,中央处踩着三叶虫,另一片上也显出几乎完整无缺的脚印形状。
三叶虫化石化石是生活在遥远的过去的生物的遗体或遗骨变成的石头。在漫长的地质年代里,地球上曾经生活过无数的生物,这些生物死亡后的遗体或是生活时遗留下来的痕迹,许多被当时的泥沙掩埋起来。在随后的岁月中,这些生物遗体中的有机物质分解殆(dài)尽,坚硬的部分如外壳、骨骼、枝叶等与包围在周围的沉积物一起经过石化变成了石头,但是它们原来的形态、结构(甚至一些细微的内部构造)依然保留着。
同样,那些生物生活时留下来的痕迹也可以这样保留下来。我们把这些石化的生物遗体、遗迹就称为化石。植物的化石包括根、木、叶、种子、果实、花粉、孢子、植石和琥珀。地层中的化石,从其保存特点看,可大致分为四类:实体化石、模铸化石、遗迹化石和化学化石。上海古玩时光廊交易中心拍卖一三叶虫化石价值156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