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让精神贫困伤害了社会和谐
心理健康是个永远不过时的话题,社会在发展,精神文明也需要进步。物质贫困并不可怕,更可怕的是精神贫困。别让精神贫困伤害了社会和谐。
7月17日,新邵县潭府乡水口村23岁的谭明珠,因扔掉一块发霉腊肉遭父亲责骂,喝农药自杀,最终抢救无效去世。
一桩家庭琐事小事,却给这个贫困家庭带来了一场无法挽回的变故——一位揣怀学医梦的花季少女,撇下家中瘫痪多年的父亲、体弱多病的母亲和正在求学的弟妹撒手人间。她的遭遇,虽说是非典型案例,但从这个极端个案所暴露出来的心理自卑、孤僻、封闭、抑郁等特点,在某些社会青年中具有一定代表性。
这让人不禁联想起近来引起极大关注的公交恶性事件当事人。杭州公交纵火案嫌疑人包来旭,上世纪80年代出生,常年孤身在外,近日被查出身患结核病;长沙公交纵火案嫌疑人陈某森,因求职未果萌生“坐牢蹭饭”念头;广州公交纵火案嫌疑人欧文生,25岁,因个人身体变故而赌博输钱,继而实施人为纵火。
比物质贫困更可怕的是精神贫困。这几名年轻人的精神世界有着惊人的相似:强烈的自卑意识和失落感,敏感的人际关系和孤独感,迷茫的择业心态和恐惧感……他们有很多困惑,却没人可以交流;他们渴望亲情,却没有对象倾诉。
当下中国正处转型期、变革期,社会快速变化、竞争压力加大,一些人难免会受到诸多心理和精神上的冲击。如果不能加以有效疏导,心理问题就很容易以非理性的方式表达出来,甚至有些人会选择通过伤害自己、他人或是侵害弱势群体的方式,给公共秩序埋下隐患。
一边是心理问题的增多,一边却是对于心理健康问题的忽视。目前,人们有了心理问题主要靠家人、朋友帮助排解,发展成明显精神疾病后才会被送往医院。而包括医院在内的社会心理问题研究,重点关注的是有自杀倾向、受过灾害的患病人群,或是妇女、儿童、老人、残疾人等弱势群体,较少关注表面健康而实际上存在心理不适应的人群。
一般来说,有人的地方就应该有心理咨询、心理援助。要做到这一点显然不容易,这不仅需要由政府主导组织专业人员到社区、农村、家庭进行个性心理干预,社会也要加强对公众心理健康的日常维护,充分发挥家庭教育、学校教育以及单位、社区等社会组织在其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