龚睿娜常德 揭开湖南常德德行地常与龚氏《大享经》的神秘面纱
几千年来,中华民族一直在努力探索,一直在追求自己的中国梦。如何白手创业?如何出人头地?如果出类拔萃?如何奉献社会?如何 建功立业?如何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如何再现中华文明之辉煌?无论是小到一个个体、一个家庭、一个单位,还是大到一个民族、一个地区、一个国家,我们一直 都面临着“如何成为人杰”这个永远的难题。
可是,究竟怎样才能成为人杰呢?共工氏后裔——望子成龙的龚氏家族,就有这样一篇“如何成为人杰”的《大享经》,千年一脉珍藏在家族中,呕心沥血口口相传到如今。
共工氏,是中国古代神话中的水神。据中国先秦古书《列子·汤问》记载,共工氏曾经与颛顼发生了惊天动地的大战,最后以共工氏失败而愤怒地撞上不周山而告终。
共工氏那永不言败的大无畏英雄气概,已经成为推动中华民族向前发展的宝贵精神财富。 《大享经》又名《道享经》,简称《享经》,是龚氏历代先祖口口相传关于“如何成为人杰”之家书,大约在西汉文景盛世所创,全经古文写就,今人集成文字,而后公开发表。
《大享经》外显老庄之道,内藏儒释之理,儒道至享,德行地常,被称之为道德经外经。 《大享经》具有独特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家书、家学和乡贤文化的代表作,弘扬了中华五千年道德文化;《大享经》更是道学的积极延展和重要补充,道追先哲,享佑后辈。
《大享经》以“道”和“德”为经文载体,全面继承老子《道德经》的哲学智慧,极其巧妙地把儒释道哲学思想精髓融入经中,一方面与《道德经》着重 于“道”和“德”不同,《大享经》更着重于“享”;另一方面也与儒家着重于“入世”和释家着重于“遁世”不同,《大享经》更着重于“享世”,所以《大享 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大享经》的文学价值极高,经中穿插使用了许多词组或短句,例如:四季轮环、燕徙熊藏、道行天纲、德行地常、享行人寰、家享者亲亲、众享者分分、公享者均均、国享者明明、地享者淋淋、天享者循循、大德无垠、大享无停、长享常生、道行千年、德被万世。
如果《大享经》当初能够公之于众,这些优美词组或短句,也许大家早就耳熟能详了。 《大享经》哲理清晰,思想丰富,气势恢宏,一气呵成。《大享经》虽越千古,如今读来,仍然韵味深长,琅琅上口,其语言精炼,其意蕴悠长,实为不可多得之道学经典。
侥幸,万幸,《大享经》惊世重现道德享 虽然我出生于湖北省,但是我的老家在湖南省常德地区澧县。我爷爷和我父亲,一直都有一种非常强烈的、难以割舍的龚氏家族情结,所以我们从小就要背诵湖南老家的龚氏字辈诗:金之遇昌承,传经绍祖芳,明伦光道德……。
记得还没有上学的时候,爷爷就要我背一个《大享经》的经文,就象是背诵一个什么口诀似的。我爷爷龚伦琰,1901年出生,有四兄弟,爷爷是老 大,小时候曾经读过几年私塾,略微有一点文化,老人家是做了一辈子裁缝。
我记忆中的爷爷,胡子、眉毛、头发全是白的,总是剃个光头。因为湖南老家经常发洪 水,所以爷爷就在1931年搬家来到了湖北。
因为我们是地地道道的湖南人,所以小时候每到春节,我们全家人一定会回老家去拜年。 我是1964年农历8月初8出生的,从5-6岁开始,爷爷就不厌其烦地教我背诵“天、地、人、天为父、地为母、人为子……”,就是这个象口诀一样的《大享经》。
我感觉,《大享经》都是一些与道、德、享有关的内容,似乎与我们龚氏的字辈诗隐含着某种关系。 爷爷还特别交待我,不要把这个事情告诉别人。爷爷说,这个《大享经》今后也一定要传下去,但是不能传给别人家。
我花了一两年时间,才把《大享 经》背熟了;后来我上小学了,开始识字了,爷爷还是继续要我反复背诵《大享经》;茶余饭后,爷爷还时不时喊我到房间里,要我把经文从头到尾完整地背给他 听。
1974年秋天,爷爷突然中风了,半身不遂,口齿不清。我清楚地记得,自从生病以后,爷爷每天早晨就端坐在门口的椅子上。从那时候起,爷爷总是督促我,要求我每个星期都把《大享经》完整地背一遍,就这样持续到1975年夏天,爷爷去世了。
那时候我还小,不知道什么叫悲伤,也没有生离死别的概念。 出殡的时候,我还骑坐在爷爷的棺材上,坐的高高的,看的远远的,我在心里默念着《大享经》,为爷爷送行……。
一直伴随着我们爷孙俩的《大享经》,就这样深深地烙在我的脑子里了。 有时候想一想,这真是一件很奇特的事情。我很喜欢我们龚氏的字辈诗——明伦光道德,明是明天的明,伦是爷爷的辈,光是父亲的辈,我是道字辈,我 下面是德字辈,写这个字辈诗的祖先确实很伟大,这六十个字很有内涵。
字辈诗有些拗口,中间部分我总是容易忘记,反倒是《大享经》念起来很顺畅,背起来很流 利,我常常是可以脱口而出的。
爷爷去世后,就没有人要我背《大享经》了,也没有人再提起过《大享经》。1976年,我上了高中,两年后上了大学,四年后上了研究生,然后工作、恋爱、结婚、生子、下海、赚钱、养家、追求事业、孝敬父母,忙得不亦乐乎,就再也没有想过《大享经》了。
《大享经》在我生活中已经慢慢消失了,再也没有刻意去背它,但是那些词句,却总是时常在我的脑海里盘旋,有时候甚至会自言自语念出来。 1992年6月我下海到了深圳,1999年底又到了广州,日子就这样过去了。
曾经有一段时间睡眠不好,我还试探背诵过《大享经》。我发现《大享 经》有特别好的催眠功能,每次都还没有背完,我就已经睡着了。小时候,为什么爷爷一定要让我背?背了究竟有什么用?为什么一定要我把这个《大享经》传下 去?这个事情,多少年来,我一直都没有仔细想过。
不知为什么,人到中年,我突然开始念旧了。我开始想许多曾经发生的事情,思念过去的朋友,思考过去的人生,对于过去很纠结、没有想明白的事情,就很想去搞明白、甚至想去问明白,这样的一种怀旧情结,到了2013年,我是怎么也抑制不住了。
我开始想念我在湖南老家的亲人,所以就有了回湖南老家的想法。我记得,小时候每次去湖南,一定要去给一个老爷爷的坟磕头,这个老爷爷可能是我爷爷的爷爷,叫什么名字我也不知道,就记得坟边有一块石碑,那块石碑上应该刻有老爷爷的名字。
我非常想念那块石碑。 2014年春节,我终于回到了我的老家,湖南,常德,澧县,梦溪寺。
那块石碑还在,那是我爷爷的爷爷的碑,老爷爷叫龚芳银,是“传经绍祖芳”的芳字辈爷爷,老爷爷出生于1835年农历8月19日,我爷爷的姓名龚伦琰也刻在了石碑上。 轻轻抚摸着那块石碑,我发现,石碑是民国三年(1914年)立的,到2014年正好是一百年整;而我也恰好是在五十岁的年龄,再次回到这里,回到我的湖南老家。
我相信,这其中惊人的巧合,一定是某种神奇的天意。 因为爷爷曾经说,《大享经》是爷爷的爷爷传给了爷爷的父亲、也传给了爷爷。
也就是说,是龚芳银老爷爷把流传千年的《大享经》传给了龚明涔、也传给了我爷爷龚伦琰。 当再次见到这块石碑,我就象见到了尘封已久的《大享经》,我为爷爷的良苦用心流下了眼泪,也为自己多年的漂泊和被我久久遗忘在身后的老祖宗!
爷爷并没有告诉我,这个《大享经》是谁写的、是什么时间写的、为什么要背这个《大享经》。当时我那么小,也不可能问这些问题。好在我小时候记忆力特别好,爷爷要我背,我就乖乖地背,所以居然就把《大享经》给背下来了。
时隔几十年后,再次看到老爷爷的这块石碑,我对《大享经》、对老祖宗的情感,就象火山爆发一样喷涌而出。当天晚上我就试图把《大享经》背出来,但是很悲哀,我居然背不全了。
而且,小时候背诵的《大享经》,我就从来没有见到过文字,这也是一个极大的遗憾。 看来,是我应该为《大享经》做一些事情的时候到了。 正因为我与《大享经》有这种说不清、道不明的关系,所以我更有责任让它变成文字。
我在想,如果《大享经》变成文字以后,这些文字能不能告诉别人呢?《大享经》应该怎样传承下去呢?对我来说,这些都是非常纠结的事情。 难道这就是所谓命运的安排吗?难道这就是所谓历史的使命吗? 过去的这一切一切,我都记忆犹新,恍如昨日,我的人生真是很奇妙。
回首过去,我不得不承认,是《大享经》“如何成为人杰”的积极思想,一直在激励着我不断前行,面对人生的各种磨难,我总是愈挫愈奋。
《大享经》语言精炼,琅琅上口,我一边钩沉《大享经》的文字,一边揣测《大享经》的文风应该属于哪一个年代。 很长一段时间,我都坚信《大享经》是我们龚氏先祖得益于道教某位神仙所授,《大享书院》才得以千年一脉口口相传到如今。
籍此,2016年5月5日,带着对《大享经》和《大享书院》各种各样的疑问,我专程去武汉长春观,拜访了道学讲堂的杨信然道长。 长春观是我国古老道教十方丛林之一,历史悠久,道学深厚。
长春观位于武昌大东门东北角双峰山南坡,西接蛇山尾部,山势至此伏而又起,观内崇奉道教全真派,以创始人王重阳祖师门下全真七子之一的邱处机祖师道号“长春子”而得其名。 在长春观道藏阁二楼,我有幸见到了杨信然道长,杨道长读了几遍《大享经》以后,就《大享经》《大享书院》与我做了一些交流,并谈了以下三点看法: 第一、非常震撼,《大享经》的风格类似《阴符经》,其中论述道、德、享,条理清晰,自成一体,部分观点又契合《道德经》,由此可见龚氏先祖足具 智慧,居然用这么简单的语言,那么短短几百字,就可以讲出这么完整的哲学道理,这是不可思议的;如果说《道德经》是国歌,那么《大享经》就是山歌、是民 歌;虽然《大享经》的哲学思想、哲学体系独具一格,但是严格来讲,《大享经》的很多用语和用词,显然不及《道德经》那么规范和严谨。
第二、我们道教经藏浩如烟海,博大精深,《道藏》和一些流通的经文是非常多的,从目前我接触的道教经典当中,应该可以肯定是没有出现过《大享经》这部经典的。
第三、《大享经》看上去是讨论道与德的辩证关系,但是《大享经》的重点突出的是享,那么如何理解这个“享”呢?《大享经》曰“上用者天享其用是 以为君,中用者地享其用是以为臣,下用者人享其用是以为民”“斯人者,子于父,乳于母,学于师,知于书”等等,这些都是典型的儒家思想,是追求如何为人处 事、如何安身立命、如何建功立业;“夫道者自然也”“大道无形”“道行千年” 等等,这些又是典型的道家思想。
《大享经》绝不是儒家思想和道家思想的简单叠加,在这个层面上,《大享经》创造性地提出“享”这个概念,贫道个人觉得 “享”就是讲奉献、就是成就他人、自然也会成就自己,这与我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相适应的,你们应该好好研究一下,把龚氏先祖这么好的典籍发扬光大。
长春观问道,是杨信然道长寥寥数语,迅速让我理清了思路,也让我下定决心,在深刻挖掘《大享经》文化内涵的基础上,要做好以下几方面的研究:探 讨《大享经》与《道德经》到底有怎样的哲学关系?以《大享经》为主题的《大享书院》与常德的道德文化又有怎样的内在联系?《大享经》关于“德行地常”的诗 句,到底与常德的地名又有怎样的历史故事? 常德德山山有德,我们要探索,共工氏后裔望出武陵,龚氏子弟两千多年来也一直以渤海清风、武陵郡望为家族骄傲,这与今天的常德,又有哪些不为人知的历史渊源呢? 大享享道道有享,道学有三经,道经又德经,两千多年来为何独缺大享经?《大享经》满纸道德享,属于道德经外经;《大享经》今惊现,享道又享德,这是侥幸?还是万幸? 《大享经》短短六百余字,集历史、哲学、道学、儒学、国学、家学于一体,真心期待有更多的史学家、哲学家、社会学家,一起共同研究、解读和开启《大享经》智慧宝库。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今天我们得以共同研讨《大享经》与龚氏家族的千年旷世奇缘,我的心中充满了感激、兴奋和喜悦。
缅怀先祖,慎终追远,在 此谨以自己力所能及录下的《大享经》六百余字,献给我敬爱的爷爷龚伦琰,献给我的常德澧县先祖龚重二,献给我的江西进贤先祖龚顺,献给我的福建牛田先祖龚 愈,献给我的入闽始祖泉山公……。
三绝道德享,一经天地人。《大享经》谨以龚氏子弟血脉相连的家国情怀,献给勤政亲民的南宋名相龚茂良,献给爱民如子的武陵守令龚奇英,献给卖剑 买牛的渤海太守龚遂,献给探访武陵的三晋大夫龚坚,献给龙共合成龚的远古先祖句龙,献给怒触不周山的英雄共工;更献给德行地常的湖南常德武陵郡,献给共工 水神英灵长存云水间的北京密云不老屯。
道德,道德,《大享经》寻根溯源常德府 目前,全国已经有几百家权威媒体相继采访和报道了《大享经》与共工氏后裔--龚氏家族、以及《大享经》与道德文化发源地--湖南常德"德行地常"的千年历史渊源,立即引起海内外众多史学家、哲学家、思想家、道学家、儒学家的高度关注。
《大享经》的惊世重现,为进一步探寻和认证道德文化的发源地--常德,提供了新的历史文化依据;寻根溯源常德府,《大享经》将逐渐成为常德"道德文化"新的人文地标。
湖南,常德,澧县,桃花滩宾馆,二号楼,四楼,西部会议室,2016年4月29日,这是一个应该永远铭记的日子。
这一天,《大享经》常德寻根研 讨会在这里隆重召开,会议由湖湘文化交流协会龚道育主持,龚氏历史文化研究专家、世界羽毛球冠军龚睿娜的父亲龚求山(龚洵桢)亲自参加了会议、并为《大享 经》常德寻根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
享有"德行地常"美誉的湖南常德,善德观因为善卷有德才而名扬天下。 常德武陵郡,千年大享经。隐蛰千年、儒道至享的《大享经》惊现常德,不仅成为常德的一个文化符号,也是常德的一张地域名片,遥远的《大享书院》更是常德的一种精神象征。
《大享经》常德寻根研讨会由湖南晚晴山房文化传播公司成功举办,应邀参加会议的专家和领导有《龚氏诗文辑注》主编龚道天、原澧县报副社长庹登 泉、原澧县老干部局局长戴鸿国、澧县人大退休干部李德若、澧县经委退休干部李泽树、澧县生资公司退休干部石家全、澧县粮食局退休干部龚道锐、参修《龚氏五 修族谱》的龚氏宗亲龚彪。
《大享经》常德寻根研讨会,站在历史和文化的角度,重点讨论了以下八个方面的议题: 其一、既然可以肯定《大享经》的唯一性,那么《大享经》的原作者,到底是龚氏先祖、还是源自道家仙人而转由龚氏家族《大享书院》传承? 其二、《大享经》由龚氏家族千年一脉口口相传,到底是因为害怕封建社会的文字狱、还是龚氏先祖把《大享经》仅仅作为龚氏子弟安身立命之用而不愿意公之于众? 其三、《大享经》到底是继承和发展了老子《道德经》的道家思想、还是《大享经》提出了独有的与"道"和"德"不同的"享"学理论? 其四、《大享经》文风简练,词语精炼,到底是与道家《清静经》一脉相承、还是与两千多年前汉朝文景之治"与民休息和轻徭薄赋"的历史时期紧密相关、更拟或是《大享经》历经千年口口相传文风掺杂用语交错如今已无可考证? 其五、《大享经》貌似含有七分道家思想和三分儒家思想、或者是道家思想与儒家思想有机结合不分孰重孰轻、更拟或是《大享经》本来就是《道德经》的外经? 其六、《大享经》得以千年传承,一定是在某个历史时间段曾经以书面文字形式长期存在才能得以代代相传、还是仅仅依靠龚氏家族一代一代口口相传而神奇般传承下来、更拟或是《大享经》一边传一边修凝聚了千百年来的人类智慧? 其七、湖南常德地名的由来,究竟是来自《诗经·常武》、还是源自《道德经》、更拟或是常德之名始于北宋取自《大享经》之"夫春华秋实燕徙熊藏乃德行地常"? 其八、享经今惊现,三经乃一经。
《道德经》分为《道经》和《德经》两部分,合计有五千多字,而《大享经》目前仅存六百余字,按理说应该是不完整的。如果《大享经》也有两千多字,那《大享经》所遗失的文字以及传说中的《大享书院》,应该怎样才能找回来呢? 人杰地灵的湖南常德(古称武陵郡),南昌龚千一的儿子龚重一、龚重二、龚重三,在元末明初,来到这里任职居住、繁衍生息;在望出武陵这片曾经孕 育了龚氏先祖的神奇土地上,龚坚、龚淳、龚遂、龚奇英、龚琪、龚愈、龚顺的子子孙孙又回到这里开枝散叶、传宗接代,从渤海堂到武陵郡,从福建到江西,又回 到德行地常的常德,《大享经》就这样以《大享书院》往之复之,轮之回之,有用有享,多用多享,常用常享,大用大享。
常德人气和柔,多淳孝,少宦情,常弹五弦之琴,以黄老自乐,有虞夏之遗风,这里有中国理想社会的原型--桃花源,也有辞赋之祖--《离骚》,更有儒道至享的《大享经》。 善卷,舜时隐士,辞帝不授,归隐枉山(今常德德山),德播天下,成为中国道德文化渊源。
德山苍苍,德流汤汤,先生之名,善德积彰。常德德山山有德之美誉也由此而来。 德行地常善德观,长享常生享道宫。文以载道,德以化人。道德是一种巨大力量,更是国家安定、社会和谐、人民幸福的重要因素。
在此基础上以道德大享堂和道德文章石刻博物馆呈现中华民族五千年道德文化,激发道德正能量,将为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发挥巨大作用。 常德,常德,《大享经》德行地常武陵郡 上午的研讨会结束后,下午大家又在一起,共同打开湖南常德澧县1838年《龚氏三修族谱》、1913年《龚氏四修族谱》、2008年《龚氏五修族谱》,继续考证龚氏家族与《大享经》的千年渊源,更有以下重大发现,龚道育更是当场提出了六个猜想: 其一、首次创谱人龚錞(按照他自己确定的字辈姓名为 龚金享),出生于1565年,其父亲龚天申为他取名为龚錞,龚錞(下称龚金享)这个姓名,是否得名于《大享经》? 其二、龚金享在万历丁已岁1617年完成的《龚氏首修族谱》,明文规定龚氏子弟要"传经绍祖芳",是否就是要龚氏子弟继承和发扬龚氏先祖传承下来的《大享经》? 其三、龚金享在万历丁已岁1617年完成的《龚氏首修族谱》,明文规定龚氏子弟要"明伦光道德",是否更强调了《大享经》是源自《道德经》而发展出来? 其四、龚金享在万历丁已岁1617年完成的《龚氏首修族谱》,明文规定龚氏子弟要"继述宏先志",这里的继述--继承和传述,是否就是《大享经》千百年口口相传的重要依据? 其五、龚金享在万历丁已岁1617年完成的《龚氏首修族谱》,明文要求龚氏子弟"威仪秉汉章",这是否更进一步说明了《大享经》就是汉朝、汉代所著的文章? 其六、查遍湖南常德澧县《龚氏族谱》所有文字,发现早期历史上龚氏子弟很少以"享"字取名,这可能就是为了故意避开龚氏家族传承的《大享经》和《大享书院》而以示尊重。
龚道育关于《大享经》的六个猜想,将进一步探索和发现-- 为什么《大享经》隐蛰千年、除了龚氏家族从来都不曾为外人所知晓? 为什么频临失传的《大享经》长期以来既不允许外传、更不允许写成文字? 这究竟是为什么?在《大享经》里面,究竟隐藏着怎样不为人知的秘密呢? 有别于儒家传诗礼,也不同于道门修成真,《大享经》满纸道德享,享道又享德,这些哲学理论与常德之"德行地常"、与善卷之"德播天下",究竟又有怎样的内在联系呢? 要回答这些问题,还得以《大享书院》千百年传承下来的《大享经》本身说起。
打开《大享经》,开篇就是"天为父,地为母,人为子",这一段文字以"天"开头、以"子"结尾,显然冒犯了九五至尊的天子神威,在等级森严的封建社会,这是大逆不道的事情,如果从《大享经》中摘取这一段字句,就可以罗织成罪,甚至引发文字狱。
而《大享经》更宣称"众享者分分,公享者均均""是以共享,故能长享""长享常生,皆成大享",这些先进思想现在已经普遍为人们所接受,但是在 封建王朝这种家天下的社会体制下,这些思想主张完全是一种对整个社会体系的革命,《大享书院》置身于言论不自由的封建社会,稍有不慎就会带来不可想象的灾 难。
正是因为蕴含这样的革命思想,所以在封建社会《大享经》成为禁书而秘不外传,就是理所当然的事了。
在《大享经》隐蛰千年以后,终于从龚氏家族记忆的箱子底被翻了出来,并得以公开发表,这是家族之幸!也是常德之幸!更是社会之幸! 道生一,一生二,三生万物;老传庄,庄传道,道享人间。
《大享经》惊世重现后,关于道学三经,曾有过这样的提法,一说为《道经》《德经》和《享经》,另一说为《道德经》《南华经》和《大享经》,道学家们关于道学三经的这两种分类,虽然各执一词,也都有一定合理性,其实完全是因为历史渊源使然。
德行地常善德观,长享常生享道宫。《大享经》的惊世重现,也为道学理论研究开启了新的发展方向,呈现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态势。进一步研究表明,道学有三经,享经是一经;享道又享德,道德经外经。
原来道德享,成就天地人;享经今惊现,三经乃一经。 道学三经原来道德享,三生万物成就天地人。《大享经》站在与《道经》和《德经》不同的角度,从"天,地,人"三个方面,深入浅出地阐述了道、德、享三者的哲学关系: 天为父,地为母,人为子…… 天有道,地有德,人有享…… 夫道者,自然也;夫德者,因性也;夫享者,相应也。
斯人者,子于父,乳于母,学于师,知于书,行于路,官于府,商于市…… 然则,家享者亲亲,众享者分分,公享者均均,国享者明明,地享者淋淋…… 《大享经》提出,只有家享、众享、公享、国享、地享、天享,才能共享、长享、大享,才能道行千年、德被万世、享泽天地万物。
斯享者,起于梦,立于妙,合于道,守于德,形于共,聚于独,善于分…… 因之,思有涯,梦无涯;法有度,妙无度;物有形,道无形;品有量,德无量…… 《大享经》还对享道、享德的范畴、境界、广度、高度、深度、方法、步骤进行了探讨,这对于现代青年创业者和追求理想、事业的人们,都具有较大指导意义。
《大享经》就这样在德行地常的湖南常德一代一代传承下来,这是因为怒触不周山的共工氏后裔、望出武陵的龚氏家族、从不乱派的瓒瑚琏琼,从来都是同气连枝、一脉相承。
渤海堂、武陵郡、瓒瑚琏琼、大享经、共工氏,这些都是龚氏子弟心中之最神圣。 诸子以道分,百家以享合,我们在中华五千年灿烂文化的宝库里探索,龚氏先祖和武陵郡到底是在哪个年代、在什么情况下与《大享经》结缘,现在恐怕已经无法做任何考证了。
千年梦溪寺,万古涔阳城。历史,将永远记住德行地常之常德、记住龚芳银! 虽然历经岁月变迁和历史沧桑,龚芳银的百年墓碑依然完好、石刻依然清晰。
在常德,是龚芳银把流传千年的《大享经》传给了龚明涔、也传给了龚伦琰! 虽然历经生活艰辛,龚伦琰仍然时刻不忘祖训,呕心沥血口口相传《大享经》。 一生勤劳、两地奔波的龚伦琰,在1975年去世后就安葬在松西河畔的拖船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