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明义的女儿郭瑞雪 做郭明义的女儿 委屈也幸福
22岁的郭瑞雪是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品学兼优的大四学生。当然,她还有一个备受关注的身份——郭明义的女儿。
“雷锋传人”郭明义让人记住的关键词就是“捐献”:20年献血6万毫升,是他自身血液的10倍多;为希望工程等捐款12万元,相当于他全部工资的一半;三次让出分房机会,至今全家挤在不到40平方米的陋室里;每天早出晚归,“加班”时间累计五年多;志愿捐献眼角膜甚至遗体……
能捐的、不能捐的都捐出去了,留给女儿的还有什么?女儿是怎么看待他这个当爸爸的?
98分的父爱
郭瑞雪高高瘦瘦,笑起来很有爸爸的影子,一样单纯坚毅的双眸,一样微笑上扬的嘴角,一样乐观自信的面容。自从爸爸成了名人后,她常常被问到这样一个问题:“你的爸爸是不是个称职的好爸爸?”“怎么说呢?98分吧!”她回答。事实上,她对爸爸曾有过诸多埋怨与不解。
郭瑞雪出生于1988年。当时郭明义是鞍钢齐大山铁矿一个普通劳动者,做过驾驶员、团支部书记、党委宣传部干事、车间统计员等工作,十分敬业。宝贝女儿的降生,并没有牵住郭明义匆匆前行的脚步,他把孩子和家一起丢给了妻子孙秀英。
郭瑞雪说,为啥给爸爸打98分?差那2分是爸爸从不参加她的家长会,也很少像别人的爸爸一样带她出去玩儿。当然,其中的原因,大家就都知道了——他太爱捐献,捐得没了自己。郭瑞雪童年的一个深刻记忆就是,爸爸整天忙得不着家。赶上妈妈也忙时,她就被放进洗衣机里,她在洗衣机里玩着玩着就睡着了,妈妈回来后边往外抱她边掉眼泪。
小时候瑞雪不知道生活的艰辛,更不会埋怨爸爸。她渴望跟在爸爸身后一起唱着她还不懂的歌;羡慕地看着爸爸在灯下读书写字;在节日里和爸爸一起吃妈妈的拿手好菜糖醋排骨;偷偷地看爸爸上班前“叭”地在妈妈脸上亲一口——她的家是多么温馨啊。瑞雪长大了,同她一起增长的不仅有年龄,还有爸爸不断助养失学儿童的数量。从1994年郭明义资助第一名失学儿童开始,十几年来他一共资助了180多名特困家庭的孩子。
2004年,郭瑞雪考上了省级重点中学鞍山一中。沉重的课业负担压得她喘不过气来,可她没想到爸爸不帮她减压,反帮起倒忙——每个周末,郭明义都会把市孤儿院的一个五岁的小男孩领回家和他玩,满屋子乱跑。
心情烦躁的郭瑞雪对爸爸发起了牢骚。爸爸拍了拍她的头说:“孤儿院里的孩子最可怜,没有父母,没有家,特别需要大家的关爱。你还小,等你长大了就明白了。”瑞雪当时没有明白,但她看了看那个男孩,心想,如果把自己换成他,是多么地孤独、痛苦啊!
她不吱声了。转眼郭瑞雪上高三了,紧张的学习、繁忙的考试令她精疲力竭,唯一的娱乐就是晚饭时看会儿电视。2007年春的一天,她放学后疲惫地回到家,正想打开电视,却一下蒙了——家里的电视机不见了!
她知道一定是爸爸把电视又送人了,之前家里的电视就被爸爸两次送给了别人,原因当然是别人家的孩子想看电视,那家的大人却买不起。“别人孩子的要求爸爸能满足,我的要求他为啥满足不了?难道在爸爸的心目中,我还不如一个陌生的孩子吗!”想到这,郭瑞雪伤心地哭起来。
郭明义见女儿伤心的样子,急忙哄劝说:“爸爸一定攒钱,给你买个新的大电视。”可是高三都读完了,郭瑞雪也没见爸爸把电视买回来,她知道爸爸很难攒出买电视的钱,即使爸爸把电视买回来,没多久也会再送人。她干脆不想了。当她把大学录取通知书拿回来后,郭明义激动得在屋里走来走去,兴奋地对女儿说:“你看老爸多英明,要不是我把电视送走,让你安心学习,你能考得这么好么!”
看着一身旧工作服、鬓发花白的爸爸,瑞雪眼睛潮湿了——自己眼看上大学走了,可怜的老爸老妈却连个电视也看不上。其实父母的月收入加起来有四千多元,买台电视不成问题,可是爸爸捐起钱来像个“抛钱狂”,他自己常年穿工作服,中午连两元钱的饭都舍不得吃,自行车捐了,走着上班……瑞雪不怨爸爸,瑞雪知道,爸爸有他自己的理想,他想做的事,谁也挡不住。
2008年的一天,正上大学的郭瑞雪没钱了,就打电话朝妈妈要生活费,妈妈不好意思地说,家里现在没钱。原来汶川地震后,爸爸在家里缺钱的情况下又捐了两千多元,她的生活费暂时就拿不出来了。瑞雪心里也委屈,可她想着汶川那些得到帮助的人,那些爱里,也包括自己一家人的,她心里就舒坦了。
父亲的无私、纯净,潜移默化地塑造着女儿的品格。上大学后,郭瑞雪参加了“爱心学社”组织的义务支教活动,每个星期为红光农民工子弟学校的孩子讲课。“当我看到孩子们渴求知识、渴求关爱的目光时,我一下子就明白了爸爸为什么那么执著地帮助他们了,这也成为我做这件事的最大动力。关爱别人尤其是孩子,其实也是对自己心灵的一种关爱。被人需要和信赖,我觉得生活更有意义,生命更有价值!”
两个单位的血小板
2009年暑假,郭瑞雪回家探望父母时偶然发现了两本捐献遗体(器官)志愿者证书,打开一看,上面赫然写着父母两个人的名字。平时见爸爸献血、献造血干细胞,郭瑞雪虽然心疼但从没反对过,可这一回她生气了——爸爸不跟自己商量一声就做出这样的决定。
郭明义理解女儿——别人家的孩子在父母百年之后都有个悼念哀思的地方,自己和妻子百年之后女儿到哪里去寻找父母的影子呢?但郭明义认为,活着能做贡献,死后还能为这个社会做点什么,该是多么快乐的一件事!所以他安慰女儿:“你能把爸妈记在心里比什么都重要,我和你妈不是还有照片吗,你要是想我们就看看照片。签遗体捐献书没啥大不了的,你看你姑姑、姑父也和我们一样,都签了……”
爸爸的劝慰勾起了郭瑞雪的回忆,她想起相敬如宾的父母唯一一次激烈的争吵。一个傍晚,爸爸扯着嗓门对妈妈喊:“你还在医院工作呢,这点道理怎么都不懂?”妈妈一辈子都不高声说话,这一回却抓着爸爸的胳膊,让她看:“你让女儿看看,快五十岁的人了,哪能月月去献血小板?”
看到爸爸胳膊上比牙签还粗的针孔,一阵酸楚涌上郭瑞雪的心头,她赶忙说:“爸,妈和我不是不支持你,我们是担心你啊!”爸爸一听,立即火了:“大人的事你别管……大家都不去献,等谁献?你们不为病人着想,就是自私的表现。”郭瑞雪也生气了,嚷道:“我们都自私,就你高尚,行了吧!”
说到血小板,它是人体极为珍贵的资源,对于有凝血障碍的患者来说,如果不能及时补充血小板,将会有生命危险。因每献一个单位的血小板等于捐献全血800毫升,所以捐献者每次最多只能捐献两个单位的血小板。
郭瑞雪知道爸爸捐血小板救人的事——2009年春节前的一天,正在上班的郭明义接到了血站打来的紧急电话,一名临产孕妇急需血小板。郭明义听后立刻打车赶到血站。血站工作人员说他捐一个血小板就行,可是为了保证孕妇母子平安,他硬是捐了两个。
当近两小时的血小板采集结束后,郭明义疲惫地累倒在座位上……想到被爸爸挽救的那两条鲜活的生命,瑞雪不吭声了,她何尝不为自己有这样的爸爸而感到自豪呢!可她心疼啊!2010年4月南京血荒,市中心血站急需血小板。
郭瑞雪听说后,立即和同学们一起去捐。可是经过血站工作人员检查后,她的体重偏轻,捐血小板会损害她的健康。但郭瑞雪一再坚持,医生只好同意了。郭瑞雪一下子捐出了两个单位的血小板。
得知这一消息,远在鞍山的郭明义欣慰地笑了。朴素的郭明义也许不会想到“家风”两个字。从小,他常听邻居们说“有事找老郭家”。父亲是辽宁省劳动模范,曾受到过周恩来总理的接见。母亲会一手推拿功夫,常年无偿为矿区百姓治病疗伤。直到今天,76岁的老母亲还是家属院里的楼长,谁家有了红白事,都去帮忙张罗。难怪郭家出了个郭明义,难怪年轻的郭瑞雪会坚定地说:“爸爸是我的人生坐标。”
善良,也是一种基因
所有的品质,都会进化成基因。
矿石的心里藏着爱的岩浆,在郭瑞雪眼里,爸爸是个矿石一样的硬汉,对工作,对事业,对理想十分执著。齐大山矿是亚洲最大的露天铁矿,一个深230米、面积约4平方公里的盆地。红褐色的矿石夹杂着灰白的岩层,组成了盆地的四壁。
盆地中央的大型机械——27米高的牙轮钻、20米高的电铲车、6米高的电动轮汽车,昼夜不歇进行着采矿接力。一条蜿蜒40多公里的采场公路,是设备进出和铁矿石转运输出的“生命线”。郭明义就是这条生命线的管理员。15年风霜雨雪,把郭明义的脸染成了铁矿石一样的红褐色。远远看去他就像一块石头,一块采场里最常见的铁矿石。每天早晨五点半,郭明义徒步巡查采场公路,提前两小时到岗,每天工作十小时以上。
郭明义成了劳动模范,郭瑞雪一点也不奇怪。爸爸起早贪黑辛勤劳动的身影,早已深深镌刻在女儿的心上。
最让女儿敬佩的是,郭明义不是那种简单蛮干的人,他从未放弃对知识的求索。还在部队时他就抓紧一切时间学习英语,复员来到矿山工作后,他没有因为紧张的工作放弃学习,业余时间还骑自行车到市内的夜校学习英语。郭瑞雪回忆说:“小时候,爸爸一回家就抱着书看,有空的时候还绘声绘色地朗诵一段英语。
他干什么都特别执著,学习也是一样。上党校那会儿,他回家给我讲哲学;考统计员时,他给我讲数理分析;在矿场当翻译时,他把家里变成了英语角。
”如今郭明义迷上了公路管理,家里面就全是他画的各种图纸。郭瑞雪从小爱学习,就是被爸爸熏出来的。想做什么一定做成,这是爸爸的风格。那是一种滴水穿石的力量。就拿一件小事来说吧。为了动员大家献血、捐献造血干细胞,爸爸想出了一个好办法——帮工友搓澡。
因为风沙大,矿场工作的人每天下班都会洗澡。爸爸最多的时候一天要搓20多人,边搓嘴里边嘟囔着捐献造血干细胞的重要意义,几年下来他一共动员了1700多名矿工和居民捐献造血干细胞,600多名矿工无偿献血,为工友们义务搓澡的习惯他也一直保持到现在。
身教胜过言教。每当在学习、生活中遇到困难时,郭瑞雪只要想想爸爸干事儿的执著和毅力,就感觉有一种精神力量在默默支持着自己。上大学后,一直品学兼优的郭瑞雪不仅担任所在学院的学生会副主席,还在2009年12月底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成了爸爸口里的“女儿同志”。
郭瑞雪说,爸爸是个有丰富内涵的人,是个懂爱的人。父母结婚23年,敬爱有加,让女儿懂得了幸福婚姻和伴侣的意义。
自从爸爸走上采场公路管理员的岗位,妈妈凌晨四点钟必起来给他做早饭;晚上无论多晚,妈妈都等爸爸回来一起吃饭。爸爸几乎把家都捐出去了,妈妈也有怨言,可当爸爸把被捐助者的情况说给她听,她会红了眼睛,说:“要不,再多捐点吧。”
爸爸不善言辞,可他很会哄妈妈。就是向汶川捐款捐得她连生活费都没有那次,后来妈妈告诉她,那次妈妈真生气了,就在外面溜达不回家。没想到,走着走着爸爸跑来了,说:“回来了?累不累?累了我背你上去。”妈妈立刻就不生气了……爸爸还曾送给妈妈一件最“浪漫”的礼物——一枚“钻戒”。
妈妈一直珍藏着,平时舍不得戴。那是2009年,爸爸去井冈山参加单位组织的学习活动,妈妈给他带了1000元钱。回家时爸爸欣喜地对妈妈说:“老伴儿,我给你买了一枚钻戒!”妈妈有点儿不信,一千块钱,哪能买得起钻戒?不过她还是小心翼翼地将戒指收了起来。后来,妈妈得知那枚“钻戒”价值28元,但她一点儿不意外,钻戒是假的,心却是真的。
郭明义成了名人,大家说:郭明义伟大,他的妻子更伟大,没有她的牺牲,哪有郭明义的坚持!而孙秀英却说,她并没有所谓的牺牲,她对他,是理解的,是爱的,因为他是好人,何况,他对她,对这个家,感情是那么深。每天早上出门前,郭明义会把开水烧好,再给妻子晾上一杯。
每天妻子到单位第一件事就是接他的电话,啥事没有,就是看她是否安全地到了单位。女儿高考复习,他会悄悄在课本里夹进鼓励的字条。每隔一两年,他总要把家里粉刷一遍,墙壁刷得雪白,木门木窗漆成亮亮的天蓝色。
一家人高兴的时候,他会一首接一首地唱歌,还拉着妻子女儿一块唱……郭明义在一篇文章中写道:“爱,是不会被忘记的!我又何尝不被自己身边默默无闻的、随着岁月的流逝而在脸上留下皱纹的妻子而感动呢!”是啊,郭明义把人间大爱给了那么多素不相识的人,他续写了雷锋精神,震撼了我们民族的魂魄,这样的人又怎么会不爱自己的妻子呢!
在充满爱的家庭里长大,郭瑞雪很幸福。刚上大学时,她饱含深情地给父母写信:“爸爸妈妈,我好想我们的家啊,虽然很小但却充满了温馨……”2009年暑假前,瑞雪的一位同学要来东北玩,瑞雪想请她到家里住,可一想到家里的房子,心里又犯愁了。没想到爸爸接了她的电话,高兴地说:“同学大老远来了,我们一定好好招待。家里住不下没关系,我和你妈去找个小旅馆住几天。”
瑞雪眼睛潮湿了,没有大房子,没有钱,可爸爸有大海一样的深情和胸怀,这是多少钱都买不到的啊!
2010年10月11日在人民大会堂,作为郭明义同志先进事迹报告团成员的郭瑞雪,做了《爸爸,我的人生教科书》的报告。随后,这个报告在网上被南京师大师生点击17万次之多,成为校园里最热的话题。
郭瑞雪说:“爸爸是我的人生教科书,我会永远读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