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基雅维利生平及作品介绍 什么是马基雅维利分子
尼可罗·马基亚维利(1469~1527)是意大利政治思想家和历史学家。他以现实主义和经验主义的方式考察政治和法律现象,第一次明显地摆脱了神学和伦理学的束缚,是近代政治思想的奠基人之一。
马基雅维利的祖辈是佛罗伦萨贵族,曾经出过十三名政府首长—正义旗手(Gonfalonieri)和五十三名执政官(Priori)。他的父亲贝尔纳多是一名律师(法学博士),在桑·卡希阿诺村(San Casciano)附近薄有地产。母亲能作诗。他有弟妹三人。一家六口,并非富有。
马基雅维利熟习拉丁文和意大利的古典文学、史学,尤其是熟悉古罗马——罗马共和国政制以及西塞罗等人的论辩和社会哲学。这一切为其投身于政治外交活动准备了充足条件。日后他对罗马共和政治的向往和支配他毕生的深厚的爱国思想,不能不与此有着密切关系。
马基雅维利个人资料
中 文 名:尼可罗·马基亚维利
外 文 名:意大利语:Niccolò Machiavelli
国 籍:意大利
出 生 地:意大利佛罗伦萨
出生日期:1469年5月23日(己丑年)
逝世日期:1527年6月21日(丁亥年)
职 业:政治思想家,史学家,剧作家
信 仰:天主教
主要成就:政治学、军事理论、历史等领域
现实主义
古典共和主义
代表作品:《君主论》,《论李维》(又名《论李维罗马史前十卷》),《佛罗伦萨史》
性 别:男
1469年5月3日生于佛罗伦萨一没落贵族家庭。
1494年参加反美第奇家族的起义。
1498年起任佛罗伦萨共和国掌管军事外交的十人委员会秘书,负责起草政府文件和佛罗伦萨防务,并出使意大利各国和法、德等国。
1512年美第奇家族在西班牙支持下推翻佛罗伦萨共和国,重新执政。马基雅维利被投入监狱。虽然不久被释放,但他一贫如洗,开始写作。为了得到美第奇家族的赏识,他写出对世界政治史影响至深的著作《君主论》。
1513年美第奇家族复辟,遭逮捕和监禁。恢复自由后,长期隐居庄园,著书立说。不久,他的两部著作《君主论》和《论蒂托·李维的最初10年》问世。此后开始创作喜剧《曼德拉草根》。
1520年完成《论战争艺术》。
1525年,他把8卷《佛罗伦萨史》献给教皇。他在这部著作中独辟蹊径,打破人文主义历史编纂学的传统。同年,创作出另一部喜剧《克丽齐娅》。
1526年4月,当选为城防委员会秘书。次年教皇组织科尼亚克同盟反对神圣罗马帝国皇帝查理五世,马基雅维利参加教皇的军队作战。
1527年美第奇家族被逐后,回到佛罗伦萨,希冀重新得到任用,但新政权因其与美第奇家族有过交往,拒绝其要求,从此离开政治舞台,抑郁而终。
1527年6月22日因腹腔疾病去世。(一学者认为马基雅维利患有胃溃疡或慢性阑尾炎,因20日服药过量,导致病情加重腹痛死亡)
马基雅维利的主要著作包括:《君主论》、《论提图斯·李维〈罗马史〉前十卷》(简称《李维史论》或《论李维》)、《用兵之道》(又译《战争的艺术》、《兵法》)、《佛罗伦萨史》和《曼陀罗》。另外,他还留下了大量的散文、短诗、外交信札、政情报告、使节书和私人书信等。
1504年,他写出剧本《假面》,已失传。《曼德拉草根》是他最重要的剧作,也是第一部意大利语喜剧。在《曼德拉草根》中,他歌颂人的智慧、爱情,提倡享乐主义,谴责私利毁灭人的活力,抨击教会的虚伪、堕落。《曼陀罗》应是一种马基雅维利对当时社会的写照,人们逐渐从单一的道德、风俗和信仰的束缚中解放出来,由自己主动的去追求。而原有道德、风俗和信仰本身所构建的价值体系也在瓦解,违反它们,或许也不是什么不好的事情。
他在写于刚遭贬逐不久的《君主论》(The Prince,1513)被称作“邪恶的圣经”,乃一忠告君王的短书,焦点在终章讨论如何从外国支配下解放意大利的问题。虽然一些作家(最有名的是斯宾诺莎和卢梭)认为该书是讽刺君主政体之作,但是《君主论》显系为毛遂自荐而写的阿谀文章。此书有一系列反省政治技巧,大量取例于罗马共和国,虽然明显流露其同情共和的观点,但其中对于无情和不道德的政治手腕的坦率讨论却不少,因此遂令其恶名昭著。
《君主论》被认为是一本向国家元首进谏的实用入门书。该书的基本观点认为一个君王要官运亨通,就应该丝毫不考虑道德问题,而要依靠势力和奸计。《君主论》称为“独裁者手册”。
世人对于马基雅维利先生的关注却往往只停留在上《君主论》,尤其是那些独夫民贼使然。英王查尔斯五世对《君主论》“爱不释手”。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领袖克伦威尔一直珍藏着一部《君主论》的手抄本。法国国王亨利三世和亨利四世在遭暗杀时,随身都带着一部《君主论》。普鲁士国王弗里德里希一直把《君主论》作为自己每天睡前的必读书。曾经在欧洲所向披靡的拿破仑最终在滑铁卢折戟沉沙,而人们在打扫战场时,在他的用车中发现了一部写满批注的法文本《君主论》。
《君主论》是一本名副其实的惊世骇俗之书,对整个世界的政治思想和学术领域都产生了极为重要的影响。它作为第一部政治禁书而为世人瞩目。在人类思想史上,还从来没有哪部著作像《君主论》这样,一面受着无情的诋毁和禁忌,另一面却获得了空前的声誉。有人说它像一本“恶棍手册”,因为它触及了道德信念在政治思考中的位置,在很长时期内受到了猛烈的攻击。马基雅维利大胆地点出人类许多劣根性,正好作为统治者利用之处。他对人性的假设无法容于基督教文化下的社会。然而无论我们喜欢或不喜欢,他所提到的内容都是切实存在的。
马基雅维利把政治学当作一门实践学科,将政治和伦理区分开,把国家看作纯粹的权力组织。他的国家学说以性恶论为基础,认为人是自私的,追求权力、名誉、财富是人的本性,因此人与人之间经常发生激烈斗争,为防止人类无休止的争斗,国家应运而生,颁布刑律,约束邪恶,建立秩序。国家是人性邪恶的产物。他赞美共和政体,认为共和政体有助于促进社会福利,发展个人才能,培养公民美德。但他认为,当时处于人性堕落、国家分裂、社会动乱状况的意大利,实现国家统一社会安宁的唯一出路只能是建立强有力的君主专制制度。
他向君主献策,阐述了一套统治权术思想:
1、军队和法律是权力的基础。在和平时期军队起到维护社会治安,象征国家的军事力量的作用;在战争时期,军队就成为了君主抵抗外来侵略,保护国家安全的重要力量。
2、君主应当大权独揽,注重实力,精通军事。
3、君主不应受任何道德准则的束缚,只需考虑效果是否有利,不必考虑手段是否有害,既可外示仁慈、内怀奸诈,亦可效法狐狸与狮子,诡诈残忍均可兼施。
4、君主可以和贵族为敌,但不能与人民为敌。
5、君主应当不图虚名,注重实际。残酷与仁慈、吝啬与慷慨,都要从实际出发。明智之君宁蒙吝啬之讥而不求慷慨之誉。他所主张的政治权术思想被后人称为马基雅维利主义。
最著名语言“为了达到一个最高尚的目的,可以使用最卑鄙的手段”。
马基雅维里还指出:受人敬爱不如被人惧怕,“一个君主被人惧怕比起被人爱,更为安全些”。但有时又有必要让人民相信君主是“集美德于一身的人”,也就是说,统治者在公开场合应表现出爱民如子和仁慈宽厚的样子。所以,应当怀疑一切人,组织耳目对之暗中监视,网罗党羽排除异己,设置职权相互牵制。总之,为保住君主的地位,采取一切手段都是允许的。
马基雅维里主义在西方是贬义词,是旁门左道的文化支流;一旦谁被冠以“马基雅维里主义者”,谁就名誉扫地。尼克松因“水门事件”之类的阴谋诡计而被称作“马基雅维里主义者”,其政治地位一落千丈,成为美国历史上“最富争议”的总统之一。
通常分为高马基雅维里主义和低马基雅维里主义。高马基雅维里主义的个体重视实效,保持着情感的距离,相信结果能替手段辩护。高马基雅维里主义者比低马基雅维里主义者更愿意操纵别人,赢得利益更多,更难被别人说服,他们更多地是说服别人。马基雅维里认为,人类愚不可及,总有填不满的欲望、膨胀的野心;总是受利害关系的左右,趋利避害,自私自利。因此,利他主义和公道都是不存在的,人们偶尔行善只是一种伪装,是为了赢得名声和利益。
马基雅维利主义在的人们眼里已成为不择手段,无视道德而侧重权术与谋略的现实政治代名词。并与传统的理想道德政治相对应,因此马基雅维利主义往往成为专制独裁者们的最爱,并成为他们肆意奴役民众的理论基础。然而有趣的是因马基雅维利主义而毁誉参半的马基雅维利先生却是一位道德高尚的老牌共和主义者,如果对于马基雅维利先生全部政治信念和其人生轨迹进行深入的了解的话,我们完全可以得出一些不同的东西,我们可以进一步的认识到马基雅维利主义是先生留给世人特别是人民大众最宝贵的思想宝藏。
马基雅维利批评以往的作家谈论政治时只涉及理想的与想象的国家,他宣称自己所处理的政治问题是具实效的真理。处于深思市民人文精神传统的马基雅维利,极度关切城市的宪政体制以及英雄人物的光荣事迹。他对这个时期之苛酷现实作风的贡献,是他认识到具有政治家情操的英雄不必千篇一律遵循基督教的道德蒙诫,而实际上某些老套的道德格言压抑君王的结果却极可能直接导致其毁灭。
写作《论李维著罗马史前十书》这一面的马基雅维利鲜为人知,却更历久弥新。在此书中我们发现一种社会冲突理论:人们相互斗争竟使国家保持统一,而免崩溃的趋势。他留传给后代思想家一个古典的理念,即任何持久的政体必须在君主、贵族、民主三种要素之间维持平衡。这个强调公民参与的传统,甚至在近代早期欧洲的绝对君主政体中亦未曾断绝,而从法国大革命的时代开始即成为主流。它构成现代所谓“民主政体”的许多内容。
如果我们对于马基雅维利先生的生平和其的整个政治理念有一个全面的了解,那么我们必然会认识到那些对于马基雅维利先生的指责完全是片面。马基雅维利先生所处的时代强者为尊,实力就说明一切,各个封建诸侯和国君们使用权谋和诈术来拼命扩展自己的利益,而另一方面大众却如群氓一样为人轻易操控反复无常。而共和派人士一次又一次的建立共和政体的努力却一次又一次的在强权的打压之下失败。在这种背景下,马基雅维利先生怎么可能指望那些人民大众创造历史的鬼话?他又如何把希望放在一次又一次背弃他们那些共和主义者的人民身上?他所追求的东西从来就没有变过,一个共和制的统一的祖国。无疑要达到这个目的则必须使用现实的政治权术,而不是那些理想的政治道德。
马基雅维力绝非鼓励任何犯罪行为。政治家是文明的创造者,除非为了公益,他们的野心并无荣耀可言。他以稍带保留的态度,谈论政治活动里适当使用残暴手段的问题。必要使用残暴手段的判断标准是:它不能流于滥用。而且,这种效性与荣耀伦理的结合,是他极为独特的态度。
如果马基雅维利对政治实践影响的程度还没有确定的话,那么他对政治理论的影响是不容置辨的。早期的作家如柏拉图和圣·奥古斯丁把政治学和道德学或神学密切结合起来。而马基雅维利则从纯人性的角度来论述历史和政治。他暗示重要的问题不在于人们应该怎样表现,而在于实际上他们怎样表现;不在于谁应该掌握政权,而在于实际上人们怎样取得政权。今天讨论政治学说的方式比从前现实得多,这在某种程度上都是由于马基雅维利的影响。他是名符其实的现代政治思想的主要奠基人之一。
《马基雅维利全集》中文版全面反映了马基雅维利在政治、军事、外交、历史、文学等方面的成就(目前英文版也只有一个三卷本的《马基雅维利主要著作》)。
20世纪80年代以来,马基雅维利著作的中译本陆续有刊行,但都不成系统,并主要由英译本、日译本、俄文本等转译而来;此次,《马基雅维利全集》将收入马基雅维利一生的全部著作,全面反映其成就。该套书综合多种版本的意大利文《全集》、《文集》和《选集》选取优质底本,主要著作全部从(古)意大利文译出,个别作品从英文本译出,但亦根据意大利文校对。
此套丛书是《马基雅维利全集》中文版的首次推出,延聘了潘汉典、徐大同、田时纲、周春生等国内著名政法学家、历史学专家和翻译家担任学术顾问;参加各卷编译的专家学者包括:潘汉典(中国政法大学教授)、薛军(北京大学法学院副教授,意大利罗马第二大学博士)、时殷弘(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徐卫翔(同济大学人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王永忠(东南大学旅游学系讲师,掌握五种外语)等。
明智的君主应尽力求于自身而不是求于他人。
那些促使别人强大的人,将自取灭亡。
君主在政治上应只考虑有效与有害,不必考虑正当与不正当,心中应怀揣治国目的,而不是仁义慈爱。
君主应同时具备狐狸和狮子的本领:狮子有足够的实力震慑群兽,却不会躲避猎人的陷阱;狐狸懂得躲避猎人的陷阱,却没有实力震慑群兽。
有权力,才有权利。所以,人们总是热衷于追求权力的。
政治追求的是成功,因为成功了就能定标准。
政治就是人与人之间的控制与被控制,实质是依附的关系。
目的总可以为手段进行辩护,目的的达到总能够证明手段的正确。
别人对我们尊重,是对我们地位的尊重,而不是对我们人的尊重。
消灭敌人要趁早。
人的天性是欺软怕硬,得寸进尺。
永远不要让人对你的期望,愚蠢的人才随意许愿。
是非标准永远出于成功者之手。
君主应当拥有美德,但恶行不可不用。
人都是趋利避害的,人的欲望与教养无关,与环境无关。得到的不想放弃,得不到的永远最美。
世界只属于强者。自立者强,自强者胜,而胜者必智。
理想和道德是号召和动员别人的旗帜,但作为实际运作的手段,毫无意义。
让别人始终保持他的尊严,同时忘掉他的缺点,并习惯他的缺点,这是成功者的伟大之处。
永远不要炫耀自己的成功,炫耀成功等于树敌。
真正的愚蠢者不在于干蠢事,而在于干了蠢事还不知道藏拙。
与人交谈,要牢记:一不谈论自己的成功;二不议论他人的不是 ;三不对交谈者当面否定。
要明确自己的弱点,然后隐藏好。如果受伤,要掩盖受伤之处。
成功者乐于别人知晓的,是他的失败而不是成功。
既要苦干,也要让你的苦干为他人所知。
不要太亲近于人,也不要太让他人亲近,因为这会让弱者对你产生依赖心理,永远不要把弱者和蠢货抗在自己的肩上。
对于自己了解的真相,对他人未必要和盘托出。自己的见识,未必总要让每个人了解。
恭敬别人就是庄严自己,因为恭敬使人与人之间保持距离,不易窥探弱点。
没有一个人不被诽谤,被诽谤往往意味着开始成功。
在争论中取胜是最愚蠢的做法,真正的雄辩不是令人下不了台,而是说出自己该说的足矣。
无妒忌心者,闻所未闻。
懂得隐藏起自己的精明,才是真正的精明。
君主在臣民面前要保持自己的神秘感,不能让旁人知道自己的底细。
勇敢地接受一切既成事实。
要学会对别人说不,别人有求于你,是试探你的底线。
真正的成功是珍惜自己的资源和能力的,知道有些人该帮,有些人不该去管。
旁人对你的期待过高绝不是好事。别人对你好,一定是有求于你。
永远不要为自己的激情所左右,要始终冷静回避自己的缺陷。
允许自己犯小错误,但尽量不让他人知道。
始终让上司分享自己的成功;始终让上司发现自己存在有待提高之处。
真正的智慧来自于痛苦的失败,真正的教养只有通过交往来取得。
胜利者无需解释,失败者莫言苦衷。
君主不能拘泥于完美正直,言而有信,在自己的利益可能因信守承诺而受损时,应当毫不犹豫地放弃诺言。
君主应该牢牢把握施恩分惠的事务,而把不得人心的事情假手他人。
君主在表面上应该装作具备美德,有必要得到人们某种程度上的信赖。
君主不应该受道德准则的束缚,为实现自己的目的应该使用各种必要的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