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锡文谈农村土地流转 陈锡文:农村土地流转必须坚持“农地农用”

2017-06-29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1月22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有关情况发布会.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办公室主任陈锡文介绍相关情况时

1月22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有关情况发布会。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办公室主任陈锡文介绍相关情况时表示,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共包括8大方面、33项有关政策,内容非常丰富。

建立农业可持续发展长效机制

陈锡文指出,中国农业农村发展令人鼓舞,正处在一个非常关键的时刻。中国粮食连续10年持续增产,农民收入也持续增长。去年的粮食总产量超过了6亿吨,比2003年增加了3425亿斤;去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8896元,比前年增加了将近1000元,增长幅度扣除物价指数之后,达到了9.3%;城乡居民之间的收入差距也有所缩小。只要政策好,只要经济增长保持一定势头,农民的收入还会继续增长。

中国农业农村发展令人鼓舞的同时,也存在不少问题。陈锡文指出,一是发展方式带来的可持续发展问题。由于经济的快速增长,人民收入水平提高得比较快,近几年人们对农产品的需求增长明显快于农产品供给的增长。因此尽管国内丰收,但进口还在增加。

同时,农业生产中采取了一系列强化土地使用的措施,比如使用化肥、农药、薄膜等,破坏了生态环境。二是体制方面存在问题,需进一步深化价格形成机制、补贴方式、土地制度的改革,进一步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制、深化农村的金融体制改革、加快完善城乡一体化的体制机制,以及进一步完善农村社会管理机制等。

今年"一号文件"的亮点是建立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长效机制,促进生态友好型农业发展。对此,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唐仁健表示,要让过度开发的农业资源得到休养生息,应采取两大措施:一是针对重金属污染、化肥农药过度使用的土地,优先解决重金属污染过重的问题,在南方的一些稻米产区适当改种。二是需要落实退耕还林政策,比如超过25度陡坡地要退耕,华北地区地下水下降过猛的"漏斗区"要综合治理。

"不管怎么样,要从粮食安全出发,注意力度和步骤,适度推进。今后随着财力增强和计划的逐步推进,再加大治理的面积和力度。"唐仁健说。

土地流转不能突破底线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确立了农业集体用地"同权同价",国家明确鼓励支持土地流转,促进农业规模化经营。在土地制度变革中,不少人担心土地流转中可能存在的炒地问题。

对此,陈锡文指出,现在确实存在有些地方以各种各样的名义组建空壳合作社,公司企业下乡,租赁农村土地的问题。我们要鼓励土地作为生产要素流动,让其流动才能激发活力。但是流动要有规矩,要有底线。突破底线,损害农民的利益,损害农村的基本制度,损害国家的粮食安全,是绝对不能允许的。

"任何主体在流转土地或者租赁土地的过程中,都必须坚持用途管制,农地农用,不能随意改变它的用途。"陈锡文指出,有关部门正在抓紧制定各项政策措施,制止一些地方炒作土地的现象,主张引导公司企业到农村去,从事适合企业化经营的种养业,不鼓励公司企业到农村去跟农民争夺有限的耕地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