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淑华航天英雄赞歌 孔晓宁:中国航天英雄的精神赞歌
值此长征系列运载火箭执行载人交会对接任务之际,作家出版社隆重推出了何建明、天泉创作的描写中国航天50余载光辉历程的长篇纪实文学《天歌》,并举办作品研讨会,请看——
上次见到作家天泉,是5年前在中国作家协会为他举行的作品研讨会上,他创作的记述前成都军区副司令员兼参谋长陈明义的长篇报告文学《站在世界屋脊的将军》,博得与会者的热议与好评。
前些日子,他给我捎来了自己的一部新作,即与中国作协副主席何建明合著的《天歌——走进中国火箭的摇篮(增补版)》。翻开这部长达33万字的作品,像是观看一部扣人心弦的电视连续剧,让人欲罢不能。从1958年8月钱学森院长率国防部五院一分院的科技人员扎营北京南苑;到我国研制的导弹准确发射,导弹携带核弹头爆炸试验成功;再到长征火箭把“东方红一号”卫星送上地球同步轨道,将载人飞船送上太空,展开绕月探测,中国航天人半个多世纪艰苦卓绝的奋斗,中国航天事业从无到有、挺立于当今世界先进行列的辉煌成就,中国人的飞天梦从幻想正在一步步变为现实的伟大历程,都从字里行间,涌流到读者的心间。
如果说中国航天人身上体现出的“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的精神,正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集中体现,那么《天歌》就是这种伟大精神的一首赞歌。
已届74岁高龄的天泉,长着一副老四川人的矮小身材,却以自己羸弱的身躯,承载起了如此重大的文学题材和如此雄伟的历史风云!
《天歌》涉及的重大国防科技题材,对于报告文学创作来说,无疑是一个难点。这不仅是因为这类题材不可避免地要切入深奥精尖的科技知识、术语、数据及科学活动,而且还须对半个多世纪国际政治风云变幻以及中国“两弹一星”波澜壮阔的发展过程,给予全面深入细致的把握。其间工作量之大、之繁复,是可想而知的。
从2007年到2008年,天泉几乎全身心地扑在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对中国航天事业前50年的历史作了深入了解。在此基础上完成的《天歌》第一版,在北京奥运会期间问世,首批4万套书相当畅销。近几年,为了增补记述研究院的“第二次创业”,他又在南苑这个偏僻之处一住就是两年多。“光采访就用了整整4个月,座谈会开了许多次,采访的人物达到上百人。”
钱学森院士是他在医院病榻上采访到的,他就这样追踪与抢救到大量珍贵的素材。在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这个中国导弹与火箭的“摇篮”,像钱学森这样的“两弹元勋”就有6位,两院院士16名,至今拥有年轻博士500名,研究员2000人,大学本科以上文化的科研人员8000人,技术工人则有1万多。
天泉通过多年的深入接触与细心采访,对于中国航天人第一代的激情、第二代的火热、第三代的严谨、第四代的务实、第五代的富有诗意,都有了切身的感受。
因此在作品中,他得心应手地以中国航天事业发展的重大事件与重大进程为经,以航天人英雄群体所创造的丰功传业为纬,用大量的人物及事件的描写,展现出这个共和国国防安全基石的坚韧与顽强。
他记述的人物,既有钱学森、王永志、王德臣、张庆伟、许达哲等杰出帅才,也有任新民、屠守锷、梁守槃等“航天元老”,还有聂荣臻、陈赓、安东、李觉、张镰斧等经历过枪林弹雨的指挥员,更有一些长期默默无闻作着奉献的装配工、警卫战士。
作品用生动细腻的笔触写出了这些共和国英雄的神奇故事,特别注重揭示出他们的精神境界与内心世界,从而具有强烈的震撼力及艺术感染力。作品重在写人,同时又对有关科学技术问题进行科普似的简洁透彻的介绍,避开了一般读者难以理解的艰涩枯燥的科研过程,使得作品具有很强的可读性与感染力。
经过航天人半个多世纪的奋力拼搏,中国火箭技术经历过几次重大的技术跨越。就火箭发射来说,成功远远多于失败。可是《天歌》仍然以大量文字,记载了航天人曾经有过的失败和挫折。天泉以为,这种“负面”的揭示,不仅符合国防科学研究的客观规律,而且能从激烈的矛盾冲突中,从更加深刻的层面上,揭示出航天人“艰难困苦、玉汝于成”的精神境界。
从失败和挫折中站立起来的航天人,迄今已经成功地将数十颗国外卫星送上太空,在国际商业卫星发射市场创立了良好的口碑。《天歌》记叙了这一切,同时展示出中国航天人顽强、毅力、忍耐、坚定的“院魂”。人们不仅能够从中获得教益与鼓舞,更能得到精神的洗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