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媒宣称:中国汉字书写面临严重传承危机

2017-09-13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资料图:2012年11月24日,青少年书法爱好者们参加2012中国上海(国际)青少年汉字艺术展开幕式.经过激烈的两轮比赛后,王一诺出局.她向评委鞠躬,然后迅速离开了灯火通明的电视直播间.她在后台承认,为了准备这次比赛,她花了几个月的时间研究字典.比赛设置了丰厚的奖金:对于17岁的王一诺来说,这是她能够上电视参加<汉字英雄>比赛的最后一年.这档节目的人气之高或许没什么奇怪之处.除了火药和造纸术以外,许多中国人还将汉字书法视为他们对文明的一大贡献.一本很有权威的汉语字典收录了8.5万个汉字.日常使

资料图:2012年11月24日,青少年书法爱好者们参加2012中国上海(国际)青少年汉字艺术展开幕式。

经过激烈的两轮比赛后,王一诺出局。她向评委鞠躬,然后迅速离开了灯火通明的电视直播间。

她在后台承认,为了准备这次比赛,她花了几个月的时间研究字典。比赛设置了丰厚的奖金;对于17岁的王一诺来说,这是她能够上电视参加《汉字英雄》比赛的最后一年。

这档节目的人气之高或许没什么奇怪之处。除了火药和造纸术以外,许多中国人还将汉字书法视为他们对文明的一大贡献。

一本很有权威的汉语字典收录了8.5万个汉字。日常使用的汉字估计在7000个左右。

报道称,关于这些汉字的拼写知识,现在面临着被遗忘的风险。

在中国各地,人们都出现了在没有电脑帮助的情况下,想不起怎么书写本国语言文字的问题。

智能手机和电脑上的软件让用户可以采用拼音输入法,然后从列出的选项中挑选出正确的字。

结果呢?提笔忘字成了普遍现象。

不过,不起眼的毛笔还是有着用武之地。中国教育部希望孩子们花更多的时间来学习如何书写汉字。

在一所北京小学里,学生们每天在一间教室里练习书法。教室专门布置过,墙上挂着中国传统的书画作品。

学生们不时抬头看老师在黑板上书写的范例,然后小心地在薄薄的宣纸上仿写。

当问及戴眼镜的书法老师,既然成年人在日常生活中已经不需要书写汉字,为何还要教孩子们书法。

这位名叫沈宾(音)的老师说:“书写汉字的能力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学生现在必须学习这些内容,这样长大以后才不会忘记。”

不过就连沈老师自己也无法避免现代技术所带来的影响。

这位书法老师笑着承认:“就算是像我这样的老师,想不起一些字的写法也很常见。”

她说:“在这里,我们大家一块记住如何书写汉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