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耀华拜师常宝华 师傅赞他“人性好'【图】
看着徒弟侯耀华(右)行礼,师傅常宝华(左二)笑意浓浓带头鼓掌。
虽然最近被“代言门”事件困扰,但这并未耽误侯耀华正式拜师常宝华。昨日(15日)侯耀华终于在北京某烤鸭店完成了拜师仪式,不过现场没有邀请媒体参加。唐杰忠、石富宽、师胜杰等相声名家以及来自全国的200多位曲艺同行,共同见证了昨日的拜师礼。值得一提的是,在回礼环节,常宝华以红色茶杯代替竹板、扇面等惯常礼物,事后接受采访时,他表示此寓意八字箴言,即“适可而止,恰到好处”。
200多位曲艺同行参加
虽然没有邀请媒体,但昨日的活动现场并不低调,据现场观礼的相声演员徐德亮介绍,大约200多位曲艺同行均参加了仪式。常宝华告诉记者,之前只邀请了100多人,可没想到却来了这么多朋友,这其中不仅包括唐杰忠、石富宽、师胜杰、李国祥等相声界人士,还有牛群、包长春等常宝华的徒弟,以及侯耀华的徒弟影视演员刘桦和二人转演员魏三。仪式由李金斗主持,从上午10点半开始,大约进行了两个多小时。三弦大师赵玉明、杂技大师金业勤和相声名家于连仲分别作为引师、保师、代师与常宝华共同接受了侯耀华的拜师礼。
拜师晚也是“大师兄”
常宝华近些年已很少收徒,对于收侯耀华,常宝华昨日表示其实他们很早就“心有灵犀”,而且虽然侯耀华拜师时间晚,但按年龄来说,侯耀华在他所收的徒弟里应该算“大师兄”。而对于侯耀华“代言门”事件对收徒的影响,常宝华也觉得没有什么不妥。他认为侯耀华已经向公众表示歉意,有这样的话就足够了。有意思的是,在拜师礼的回礼环节,常宝华并没有如通常拜师赠送徒弟扇子、手绢和竹板之类的礼物,而是一个一个中国红的茶杯以及他的一些影像书籍。“我是要让他自己琢磨,什么事都要‘适可而止,恰到好处’,过度不行,不够也不行,这不仅仅是表演,而且生活做事说话都是如此”。常宝华说。
■ 对话
拜师等于正名
新京报:你们确立了师徒关系后,您会对他有什么教导?
常宝华:我们小时候拜师要定合同,三年一结,但侯耀华当然不用,他已经功成名就,但艺海无涯,作为新的师徒关系,不仅仅我要教他,我们还要互相切磋,取长补短。
新京报:正因为他是多栖演员,所以以前相声界也有人说他并非相声演员,拜了您之后是不是就算“正名”了?
常宝华:可以这么说,拜师之后可以说他是相声人,无师不立,无祖不传,我也有徒弟不是说相声的,比如英达,但他觉得学相声有一定借鉴的作用,所以会拜我。
新京报:那么对于侯耀华的“代言门”事件,您说过要批评他,如今呢?
常宝华:其实这不是新鲜事,都很正常。作为公众人物,怎么就没有这样那样的负面东西,但这些是否就违法过岗,越雷池,我看还没那么严重吧。本不应该发生的事,可是已经发生了,能虚心接受观众意见就好。
常宝华(1930年12月-),满族,天津人;,中国第六代相声演员、曲艺名家,曾用艺名“四蘑菇”。曾是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政治部文艺工作团(简称,“海政文工团”)的演员、编导。现为中国国家一级演员、享受政府特殊津贴。
艺术生涯
常宝华自幼随父亲常连安、兄长常宝堃(艺名“小蘑菇”)学习相声;八岁时,到北京西单商场启明茶社相声大会学徒;九岁开始登台表演,受到相声老前辈的熏陶和传授达十年之久,学习和演出过七十余段传统相声。1942年,还曾拍摄参与电影《锦绣歌城》、《花田八错》的拍摄。
1951年,21岁的常宝华拜相声大师马三立为师,并加入“天津市曲艺工作团”,参于表演并创编了很多新的剧目;曾获天津市文艺工会“三等劳动模范”称号。1951年4月23日,参加抗美援朝战争的兄长常宝堃不幸牺牲。这极大的刺激了常宝华;他坚决要求到朝鲜战场去。
1953年在参加抗美援朝慰问演出回国后,常宝华放弃了在曲艺团的优厚待遇,决定参军;随即进入“海政文工团”直至退休。 在“海政文工团”期间,常宝华曾多次荣获全国和军队文艺会演创作、表演等方面的奖项;曾荣立二等军功两次、三等功一次。他的作品还受到如赵树理、老舍等文艺大师的好评。
“文化大革命”开始后不久,常宝华受到冲击,被分配到“天津机床厂”当了四年的搬运工人。尽管日子清苦,但四年中的经历也为他日后的艺术创作和事业的另一高峰奠定了基础。
1976年,常宝华和侄子常贵田创作演出的相声《帽子工厂》轰动一时,成为当时相声直接介入重大社会生活的代表作品之一。此后,常宝华不断地以相声、小品、快板等文艺形式创作一百七十多篇。此外,他多次举办相声培训班,在北京大学、北方曲艺学校授课;培训军队内外大批专业和业余的演员与作者。2006年8月,常宝华被授予中国曲艺界的最高荣誉——“牡丹奖”终身成就奖。
代表作
相声
《水兵破迷信》、《昨天》、《帽子工厂》、《追溯》等
小品
《语言医生》
家人
常宝华夫人傅天真,两人育有五个子女。
从师 :马三立
辈分:宝
收徒 :牛群、赵福玉、包长春、杨鲁平、杨子春、冯翊纲、宋少卿
读书 曾经是奢侈的梦想
曾几何时,读书对常宝华来说只是个奢侈的念头。常宝华出生在天津一个贫苦的家庭里,母亲身体不好,没有奶水,家里也买不起奶粉,就把糨糊放在火上加热之后搁点糖,用手指抹一点往常宝华嘴里送,这样一吃就吃了两年。家庭生活如此贫困,上学读书自然是不可能的事。
当时常宝华家对门的邻居比较富裕,那家的孩子比常宝华大一两岁,每天背着书包去上学,一脸书生气,看得常宝华甚是羡慕。“那个小孩有时候跟我一块玩,还教我下象棋。有一次他把书包打开,让我看他的课本和文具。我一下子就喜欢上了他的铅笔盒,看到他把铅笔放进卷笔刀,两三下就削好了,觉得特别神奇。”就连那个孩子写的字也给当时不识字的常宝华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从此,“学习”就成了常宝华最大的心愿。
由于大哥从小就跟着父亲说相声,出去演出,家里的状况渐渐好转,并逐渐有了些富余。有一天,大哥问六七岁的常宝华想学些什么,常宝华说想上学,于是大哥就通过自己的好朋友把常宝华介绍到天津的一个私立小学。当时的学校无非教一些语文、数学、体育之类的课程,很单调,但是常宝华却很感兴趣,就连写的大字也比其他同学好,不但被老师当作范本,还常常帮助老师给其他同学打分。也就是在那个时候,常宝华爱上了学习,对纸笔也珍惜得很。直到现在,他对钱看得不重,对纸却十分吝啬。
小人书 知识的来源
八岁不到,在北京开茶社的父亲来了一封信让常宝华去北京学相声,就这样常宝华结束了短短八个月却也是一生中惟一的一段学校生活。
对相声,常宝华并不陌生,大哥在天津说相声,两三岁时常宝华就被带到剧场,当时叫杂耍园子,看那些小演员练功吊嗓子,很多名家的段子他都听过。当时说相声的艺人地位比较低下,经常受到欺侮,老爷太太们躺在榻上抽大烟,演员们就得对着榻前的竹帘子表演,甚至要给太监磕头讨红包。“当时还不懂‘人格’这两个字,但是心里就是不舒服,渐渐悟出来一个道理,同样是人,为什么人和人之间这么不平等?这个行业我不应该干,还是应该读书。”
可是,现实却让常宝华无可奈何。“有一次家里老人过生日,让我磕头,我不同意。父亲问我为什么,我说既然家里的姐姐妹妹都能去上学,为什么我不能去。父亲当时就打了我一个耳光。他说,家里这么多人都要生活,你不干活你不挣钱,难道让你的姐姐妹妹去挣钱?”听了父亲的话,常宝华无话可说,却仍然没有放弃学习的念头。
由于上学上得少,常宝华看不了大部头的小说,就迷上了小人书,自己买的,跟别人借的,还有从书摊上租的,小人书成了那时候常宝华最重要的知识来源,“看小人书不但能认识字,还能从中学到很多知识,历史知识、文学知识都有。”对小人书的痴迷一发不可收拾,甚至在结婚后,常宝华还因为看得太入迷而跟妻子发生争执。
常家人眼中的“大学问”
相声涉及的面很广,天文、地理、历史、文学不一而足,这让常宝华受益匪浅,但是“上学”一直是他心中最大的愿望,甚至“爱屋及乌”。“在茶社演出十年,我的观众层次很广,但我最喜欢的还是大学生。有时候跟观众聊天,一听说人家是大学生,就羡慕得不得了,觉得他们能到最高学府学习很厉害很神圣,还要跟人家握手照相。本来人家是我的粉丝,结果我成了人家的粉丝。”
解放后,常宝华看书更多了,也开始有了自己的标准——学的东西必须能学以致用,跟相声不沾边的绝对不看,和艺术相关的全都看。“不管是国内的国外的,比如易卜生的独幕剧、莫里哀的独幕剧,这些都灌输给我很多道理,给我很多启发。”从学习中常宝华悟出很多道理,而最深刻的还是让他意识到学习的重要性:“一个人没有文化就和普通的小动物没有区别。技好学,艺也不难掌握,但是我们的修养、素质不是学来的,是养成的。怎么养成呢?不学文化不行。”
不懈地看书学习让常宝华尝到了甜头。“我们家兄弟四个,常家人都管我叫秀才、大学问,这多亏了我一直在学习,提
高自己的文化水平。”而一次去美国签证的经历更让他记忆犹新。“签证官是个美国小姐,她问我是什么文化程度,我说我是文盲。她不懂文盲是什么意思,就问同事,知道后她诧异地问我去美国干什么,我当即回答去给你们美国教授讲课,她听了一吐舌头。”
年纪大了成“杂家”
随着年纪的增大,常宝华看的书越来越多也越来越杂,从相声到戏曲到人物传记甚至经书、心理学著作一字排开,《土语词典》、《中国人名大辞典》等等少见的书在他的书架上都有各自的位置。“我喜欢买书还喜欢送书,可是现在送得少了,好多书我自己都找不到了。像这本《常氏相声选》就是我们家自己出的,里面收了我的十几个段子,市面上根本没有。还有田华写的书,一共就出了一千本。”
常宝华说他创作相声靠的是积累,但是更重要的是通过间接生活,比如书报杂志。“我以前订七种报纸,还不包括赠阅,现在已经减少为四种,每天都会浏览。”《比童年》这个段子就来源于他从报纸上看到的一篇小学生作文。“有篇小文章叫《我和爸爸比童年》,是一个三年级的小孩子写的,把自己和爸爸的童年做比较,给了我很大的启发,后来我把时间跨度拉大,变成我和爷爷比童年,以小见大反映时代变迁。”
常宝华爱看书也爱写字,日记记了几十年,现在还坚持写工作日志。他说现在手不太方便了,但是如果写书就写相声工具书,“相声的传承不能总是靠口传心授,”得有系统的知识。在常宝华的想象中,将来的相声演员首先是思想家,而后才是艺术家,最好还是哲学家、心理学家、演说家,“不光会演,还要会讲”。
常宝华和夫人傅天真
相声之外
22岁的时候,常宝华就到了部队,家里的活于是都落到了夫人傅天真一个人的身上, 1949年到1957年这八年中,常宝华和傅天真的5个孩子相继出世,长年在外演出的常宝华却难以抽身顾及孩子们和妻子的事情,他常常一走就是三个月,更 甚一次丢下她们孤儿寡母在西藏呆了整整九个月。对此,常老有些内疚,他誓言要在晚年的日子给爱妻最大的补偿。
常夫人说:“这五个孩子,他从来没开过一次家长会。一到开家长会的时候,就是我 最挠头的时候。他不在家,我最怕孩子生病。我的大儿子,是先天性心脏病,半个月一次高烧,老往医院跑,还净赶到夜里头。他都八九岁了,我还背着他,甭管是 夜里两点、三点。没有车,那时候没有条件。其他的孩子,就只能扔在家里,锁在家里。有时候想起来,心里也挺难过的。但家里有什么困难,我不跟他说,因为我 知道他工作特别忙,他在为战士演出,一心扑在战士身上。他回来以后,年年评什么先进啊,什么立功授奖啊,听了这些消息,我心里特别高兴。再苦再累,我觉得 值。”
2001年,傅天真患上牙龈癌,她回忆说,“在北大口腔医院做手术的当天,他就 是睡不着觉,老早就起来就奔医院,他到了医院了人家大夫根本就不叫进去,因为什么呢?上午医院都是查房。”在夫人生病的时候,年过七十的常宝华每天都到医 院去,中午就在楼下大厅的木头椅子上,靠着、坐着,一耗就是一天,非得吃完晚饭,黑了天才回家。“当时我说你别来了,你也那么大岁数了,我说不用跑,愿意 来探视时间你来。那也不行,他说我来,我在楼下有座我就在那坐着就行,知道吗?就觉得心里踏实。就这样我前后一共住了半个月,在这半个月他掉了15斤 肉”。
今年是常老与傅老结婚60周年也就是“钻石婚”纪念。这对先结婚后恋爱的老夫老 妻在结婚半个多世纪以后似乎才刚刚进入甜蜜的“初恋”。“快六十年了我们没红过脸,矛盾是有,但是我的方法是什么呢,第一是承认错误,老人家我错了。还有 一个呢,是什么呢?跟她耍了一个小幽默,有时候一看她不乐意了,怎么着脸搭拉下来了,是不是因为刚才那事不乐意了,啊,告诉你,别当我不怕你。她一琢磨这 话她乐了,别当我不怕你,我还是怕她。”列宁说婚姻不是恋爱的坟墓,而是恋爱的继续,常老则说结婚是恋爱的开始。常老现在号召老伴想吃什么吃什么,想穿什 么穿什么。而他自己也努力学习了厨艺,以前从不动家务活儿的他,现在居然也能置办出一桌丰盛的酒席。
就是这样的常宝华
谈笑风生、风趣幽默的常宝华说自己在骨子里其实是一个耿直倔强的人,遇到什么事如 果觉得心里不痛快,他马上就能表现出来。“有一回演出完了一块吃饭,这周围全是我很崇拜的大腕,人服务员过来了,旁边那位,我不能提名道姓不好,您能不能 跟我们签个字,我这吃饭呢,你可真是,人家不好意思,尴尬,小姑娘。刚要往回走,服务员同志你有事吗?我能给你签个字吗?大概您不认识我。我怎么不认识您 哪,常老师,我说我的字还可以的,你试试,来。我给她来个下不来台。我这样做对吗?我这样做实际上我教他一手,你对老百姓不管他什么职务,你对老百姓就应 该这样的态度,不应该是你这样的态度。”常宝华说:“你天大的腕不是我们老百姓给培育出来的吗,你有腕就忘了我们老百姓了,呸。”“我这人就是一个直性 子,心里有什么这嘴里就说出什么了,另一个我要想干点什么事情说干就干,有看不惯的我就敢提你,不管你是谁我就敢提。也可能是这方面是得罪了一些人吧。”
在节目即将完成的时候,当我再次回想起常宝华所叙述的点点滴滴,独立、个性、耿直、倔强、敢想敢干,这些自然而然在我脑海中出现的字眼用来概括他的人生真是再确切不过了。
“我的座右铭就四个字,我就是我。”常宝华,他就是这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