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十部不容错过的小众佳作 《八月》获金马奖

2018-04-18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2016年即将结束了,这一年里有很多高质量的电影和我们见面.那今天小编要为大家介绍的是十部容易被大家遗忘的小众佳作,可以充满你一年的逼格,你一定不能错过!1.<长江图>从前,有一个往返于长江上下游的货船船长,邂逅了一位神出鬼没的风姿少妇.两人在旅途中不断邂逅,嘿咻,少妇谜之愈发年轻,船长则越来越衰老…尽管金马奖最佳摄影并非浪得虚名,但<长江图>所带来的观赏价值,绝非摄影一栏足以概括.在魔幻而深沉的故事背景下,导演杨超以诗歌为文本铺陈时间线索,草蛇灰线,赴延千里.男主角高淳的每一次停

2016年即将结束了,这一年里有很多高质量的电影和我们见面。那今天小编要为大家介绍的是十部容易被大家遗忘的小众佳作,可以充满你一年的逼格,你一定不能错过!

1、《长江图》

从前,有一个往返于长江上下游的货船船长,邂逅了一位神出鬼没的风姿少妇。两人在旅途中不断邂逅,嘿咻,少妇谜之愈发年轻,船长则越来越衰老…

尽管金马奖最佳摄影并非浪得虚名,但《长江图》所带来的观赏价值,绝非摄影一栏足以概括。在魔幻而深沉的故事背景下,导演杨超以诗歌为文本铺陈时间线索,草蛇灰线,赴延千里。男主角高淳的每一次停留,女主角安陆的每一次离开,恰似长江与这个民族的羁绊——我要把你一口吞噬,你将以平静的方式接受死亡。

还记得三峡大坝处的配乐么?似丧钟,为过去而鸣。

2、《冬》

黑白的影像风格,天地一蓑翁的视觉构建,全片无对话的哑剧形式,以及古琴与吉他营造的空灵飘渺叙事氛围…邢健导演的《冬》在观感上无限接近蔡明亮:对个体生命的集中凝视,赋予了影片以怆然的力量。

影片撷取灵感于《圣经》中“上帝七日创世”的典故,通过以夜继昼般的特写式观察,近距离地展现了一位深居于长白山中的老者如何在欲望与绝望的罔替中孤独求存的生活状态。

虽然影像表达上的相似程度又让《冬》看起来具备了《都灵之马》的外在特质,但前者却没能更进一步,在解构世界与挑战上帝造物的顺序上完成对后者的哲学式超越:上帝只是休息,上帝没有死亡。

3、《八月》

看在某瓣只有700余人标记的份儿上,在这儿就不做剧透了。我不惮于将本片摘得金马最佳影片视为一次有待时间检验的决定,尽管它在文化场域凸显的价值斐然。

黑白电影的自我修养之一,是不以黑白为噱头。在这一点上,将“黑白”作为表现手段之一的导演王大磊同学做得足够优秀。电影造势期间,情感和简单成为了宣传的核心关键词,一如影片绝大多数呈现的少年视角:所谓世界的样子,无非是父亲远去谋生,以及好看的中学校服。

类似“新人导演无法回避的问题”等论断,都是趾高气昂和肤浅的佐证。所以当我们指出《八月》的“硬伤”时,“年轻”和“经验缺失”显然是站不住脚的——或许十年之后的他还是拍成这个样子。导演说这部影片有点诗的意味,这是他在批评阵地的优势:大多诗人都不知道自己在干嘛,你们能知道个啥。

三十年前,侯孝贤凭借《童年往事》拿下金马最佳影片和最佳导演。而《八月》跟前人之作的差距,要远远小于王大磊跟前人的差距。从这一维度来看,导演未来可期。

4、《塔洛》

黑白佳片扎堆,是2016年华语影坛的一大盛况。你可以将这种现象视为有志于拍摄好电影的导演,同现阶段花红柳绿的中国电影市场之间的泾渭划分。诚然,你也可以将其视为某种殉道行为——走向公众之前,先将自己灭亡。

年底“限量上映”的《塔洛》,便在“殉道”之路上走了个彻底——在挑战嗑惯了烂(gǒu)片(shǐ)的中国观众观影习惯,与复检当下对旧时代伤痕的修复程度上,并行不悖。

影片在内外兼修上做足了充分的功课,着眼于美学的评论者能头头是道地说上三五分钟,激进的社会学家可以从中窥视到些许不能言说的隐秘剧情。在我看来,《塔洛》有资格傲视其他藏地背景影片的最大法宝是,藏人身份是生效的——尽管它在影片中并未生效。

5、《不成问题的问题》

“霹雷一声震天响,来了小范当乡长,领导农友闹革命…啊恩恩哼恩恩哼”

当年成功阻劝老姑父回家把王八挨个放血的范乡长,摇身一变成为了农场主任丁务源。前有老舍加持,后有梅峰老师亲自操刀改编,金马最佳改编剧本奖没掉进别家的口袋,自是情理之中。

久未路面的范伟老师甫一出山,便带着多部社会题材佳作占据华语电影口碑高地,其中属本片最为惊艳。影片英文片名为“Mr。 No Ploblem”,范伟也用自己的演技诠释了什么叫“没毛病先生”。

直来直往是寓言电影的重要属性,不存在变着法恶心人:要打人,必须直接打在脸上。真实感在此类电影中无须承担起责任,一旦承担了起来,它必将脱颖而出。事实证明,对于浮沉几度的主创们来说,真的不成问题。

6、《神奇队长》

奶爸带着六个崽上演“冲出乌托邦”,以饱满的嬉皮精神,牟足了劲儿跟主流社会切磋了一番。《神奇队长》的神奇之处在于,它并没有为乌托邦式家庭乃至整个封闭生态献上合理化的构建范本,却依然展示了这一套理论存在的重大意义。

维果·莫滕森领衔出演了这场温情暧昧的小品,以其为核心构筑的亲情城堡,极大程度地消解掉乌托邦主义同主流社会之间的巨大鸿沟。几年来,乌托邦影片愈发朝着科幻和悲观的道路上一去不返。在这样的前提下,籍由心灵鸡汤式的手段讨论严肃的社会命题的方式,赋予了本片鸡血式的观影热情。

7、《追捕野蛮人》

如果你也把本片列入了你的“年度十佳”,意味着我们可以做朋友了。

连珠炮般的致敬桥段,在拥有重度表演型人格小胖子的精彩诠释下,焕发了专属于本部电影的精彩时刻。

这是一场关于不自觉找寻的旅程,小主人公在旅途中经历一次次选择,旅程终点,是一幕温情的拥抱。

在《月升王国》和《飞屋环游记》之后,成年人拍出了久违的,少年的天真烂漫与勇气。

8、《腊肠狗》

导演托德·索伦兹说“以前我的电影是悲伤喜剧,这部则是绝望喜剧。”这位拍过《爱我就让我快乐》的糟心导演,乐此不疲地削弱着全世界人民对于美利坚的好感,堪称美利坚移民局宣传部门的“最佳损友”。

没有什么比让一条腊肠狗看遍人性百态更有趣的了,溢出屏幕的政治不正确和辛辣讽刺,比如那个长镜头,和同时进行的,德彪西老师的《月光曲》。

吃惯了索伦兹这一套的人民群众似乎不太买账,旧梗,老套路,甚至是老面孔。受限于题材,导演已经在他力所能及的范围内,生动诠释了一个独立怪咖对于美国社会阴暗面最私人的理解。

甭管你喜不喜欢这部影片,有些常识还是要掌握的,比如狗真的不能吃巧克力。

9、《战前童年》

改编自萨特短篇小说的《战前童年》,为导演带来威尼斯电影节布拉迪·科贝特最佳导演奖及新锐导演奖两大殊荣。奈何它在中国影迷圈里,尚未掀起更多波澜。

影片在对极权主义崛起的讨论力度上是四两拨千斤状的,无论是对于法西斯强权的影射,还是对小主人公家庭环境的描绘,始终秉持着寓言化的表达方式。取代导演野心的,是蓬勃的成熟。

信仰的坍塌,体制的摇摇欲坠,以及绥靖政策。你们看,黑暗时代来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