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Y先生引猜测 曝猛料内幕【图】
4月2日报道 一本杂志、一个剪影、一个字母,一堆不确定的因素构成了“Y男星事件”,轻松地在娱乐圈掀起了腥风血雨。涉及其中的余文乐(微博)、古天乐等人,对此事并没有太大的反应,因为身处娱乐重镇的香港明星,对这样不具名的新闻,早已经有了免疫力。
●八卦周刊搏出位 炮制猛料
去过香港的人都知道,香港的报刊亭里,摆在最显眼位置的,一定是各种八卦周刊。封面一定是极尽香艳的八卦图文,基本都是挖名人的隐私,图片大多由狗仔队偷拍,无非是拍拖、三角恋、傍富豪、走光、偷窥等等。花花绿绿地摆在一起,要想让大家第一眼选中你,必须有猛料。也正是因为如此激烈的竞争,导致很多周刊为了销量,无所不用。
娱乐新闻的报道已从报道演艺圈动态,发展至偷拍、捏造事实、刻意制造负面新闻等。香港资深电影人文隽就直接指出,爆出Y男星的周刊,在香港根本就是一个不入流、不可信的杂志。而记者昨日采访香港一娱乐周刊的记者韩先生,他表示其实Y男星事件爆出后,香港的关注度并不高,也没有很多人追这个新闻。如此大胆地炮制假新闻,难道不怕惹官司,“操作这样的新闻都有技巧的,他们只是发了一张剪影、一个字母,根本什么都没有说,后面的余文乐、古天乐、林保怡(微博),都是别人说的啊,与他们没有关系。”韩先生也透露,香港的八卦周刊最不怕的就是打官司,“就算被告,也就是赔钱,这样的赔偿一般法院不会判很多的。我听说他们那一期杂志卖得很好,因为有明星得艾滋病这么猛的字眼,赚到的比赔的多吧。”
●艺人有免疫力 见怪不怪
每本周刊都想尽办法爆各种猛料,看客看得很爽,明星和经纪公司如何应对各种突如其来的猛料呢?
记者昨日采访了香港资深经纪人邦尼,对于爆出Y男星的那本周刊,邦尼表示确实属于不太靠谱的,在香港娱乐圈这么多年,邦尼称早该习惯了这些所谓的猛料,“我觉得大家早都习惯了,没点名的大家就当八卦看看,你总不能自己出头承认这就是你吧。如果点了名的,可能也要考虑是什么样的事情才决定要不要告吧。那个宋祖德不是编了那么多人的事情,也并不是每个明星都告了啊。”
邦尼称香港周刊之所以敢这么猛地做新闻,也都是市场决定的,“香港就这么大,周刊又那么多,竞争太激烈了。那么多本杂志放在那里,读者自然选择那些标题够猛、图片够夸张的买了。他们的竞争压力大我们也都能理解,只要别太伤害艺人。”
邦尼还表示,“内地管理得还是比较严格的,一般的报纸杂志都不敢乱写吧,但现在网络上也很厉害了,各种论坛的爆料也相当猛,我看很多报纸也会去追这些爆料的。”
●娱乐心态催生假新闻
余文乐否认,古天乐不回应,Y男星的事件在嫌疑人的淡定下渐渐归于平静。
昨日愚人节,Y男星再次成为主角,导演高军发布一条微博:“爆炸性新闻:香港Y先生身份终于曝光了,真没有想到。原来是他。”并附带一个链接,但点开却是整人软件。这条微博也被转发了15399次,其中不乏杨幂(微博)、马天宇等明星,成为最佳愚人微博。
记者昨日采访了中国传媒大学播音与主持学院博士研究生、《麻辣书生》的主持人林白,他分析在全民娱乐的态势下,读者更要有娱乐心态,“娱闻受众的口味就是等着发现假新闻,然后戳穿假新闻,然后骂假新闻。其实他们不是没有分辨能力,但下次如果再出一个假新闻,他们依然很感兴趣。所以这些八卦杂志才会这样做新闻,因为有需求有市场。”
他们与八卦港媒撕破脸
虽然说香港明星在各种绯闻w猛料中,练就了金刚不坏之身,但还有一些底线是不能碰触的。很多明星因为八卦周刊的不实报道,而与其对簿公堂。
★★《壹周刊》刊登陈宝莲遗体照片
2002 年7月31日,29岁影星陈宝莲在上海17楼寓所跳楼自杀身亡。《壹周刊》在封面将陈的遗体照刊登出来。陈母对于有人如此不尊重爱女,连死人也不放过,感到极度悲愤,亲笔写下个人感受,将信转交给演艺人协会,演协于是对该周刊作出强烈抗议。陈母同时要求上海公安彻查照片如何外泄,结果怀疑是两名殡仪馆职员,利用接近陈宝莲尸体的机会,偷偷拍照,再转售给媒体。《壹周刊》刊登这张封面照片,被香港淫亵物品审裁处裁定为二级不雅,最后被判罚款。
★★谢霆锋“打”《忽然一周》记者
2002 年7月14日凌晨,谢霆锋吃火锅时被香港《忽然一周》记者一路追访,谢感到不耐烦,涉嫌向该刊摄影记者吴崇基动粗。记者随即到警署备案及到医院验伤。谢霆锋当晚召开记者会,否认打记者,并表示是该记者自己跌倒受伤。双方各执一词,《忽》分别向谢及他的公司英皇发律师信,要求赔偿及道歉。谢霆锋后被传召与吴崇基上法庭对质。结果,双方在庭上同意和解,但在庭外各执一词,互轰对方。
★★杨恭如告《忽然一周》诽谤
疑因介入上海富商婚姻而被人在咖啡厅掌掴的杨恭如,入禀香港高等法院控告《忽然一周》,指该周刊指其“抢人老公”的报道诽谤失实,严重影响杨的声誉。杨要求《忽》撤回有关报道,并刊登道歉声明,赔偿损失。
★★《东周刊》登刘嘉玲“裸照”总编被收监
2002年10月30日,香港八卦杂志《东周刊》在其第521期封面上,刊登了刘嘉玲的裸照,引发轩然大波。《东周刊》最终连发道歉声明,承认彻底做错。英皇集团老板杨受成对事件表示震怒及羞愧,并宣布《东周刊》即时停刊,编委会三高层亦会引咎辞职。2008年12月3日,在该事件发生6年后,《东周刊》前总编辑蒙汉明认罪,并被判入狱6个月,缓刑两年。
“艳照门天后”使用的剪影,就曾被众多网友拿来与多位女星进行一一比对。
Y先生”、“C字口靓模”、“L天王”、“K女星”……隔三差五,在香港众多娱乐杂志封面中总有一两本会玩起竞猜,让读者头脑风暴一番,每次也总能掀起或大或小的话题风波。为何竞猜方式成为周刊常用的报道形式?“字头明星”的新闻孰真孰假?是否每个明星代号背后都有着惊人的大八卦?一单字头明星的新闻如何炮制?南方都市报记者采访了数位在香港媒体圈前线工作的资深总编及记者,为你揭开在这些“字头明星”报道背后的多样内幕。
现象
“字头”新闻已流行了二三十年
起源:法庭判令带出“Mr.X”
香港报刊杂志以字头明星猜测方式作报道呈现其实由来已久。南方都市报记者此次采访的是香港某周刊高层,其在媒体圈已有超过三十年的工作资历,在香港各大主流报刊杂志及娱乐网站中都曾工作过。说起字母明星的报道方式在香港娱乐圈始源,他就表示需要追溯回二三十年前,“其实是源自当年一个法庭判令,说有某电视男主持,被捉‘黄鸡脚(形容人们不正当男女关系)’而封为X先生,当时好像是在一九八几年,因为法庭不可以暴露当事人身份,用的代号就是M R .X,因为法庭用的英文,所以一定是英文字母。从这件事开始英文字母(代号)就被传媒广泛报道。”
行内人分析
为何“字头”猜测报道泛滥
因为——— 真的有料,但是懒得惹麻烦
周刊杂志多年来沿用字母代号的方式并不是毫无缘由。现时在香港某周刊工作的记者向南都记者透露,圈内的大多数杂志并不会无风起浪,一般都是周刊杂志得到较可靠消息有比较确实的材料后才会报道出来,在杂志刊出报道时也大多是已知当事人是哪一位明星艺人。“为何不讲出来?其实这也是保护自己和线人的一个方法。不讲明是因为懒得惹官非,不希望浪费钱和时间去打官司,因为我们也不可以牵扯出线人出来。”另一杂志总编同行也称:“(点名的报道)人家会告你,其实诉讼费是一笔很大的开支。但是另一方面没有信心的话,这些牵涉诉讼的事我们也不会拿出来做。”
因为——— 其实没料,纯为填封面“救市”
《3周刊》一期Y男星报道出街后,在香港娱乐圈并没有引起太大的风波,但却在内地惹起一场大猜测。有同行就向南都记者表示,认为周刊“乱作”的可能性比较大,不排除是为封面救市而乱作的新闻,更开玩笑指“每一个编辑都有黄昏抑郁症”。而对于这种说法,周刊总编同行就并不赞同为封面救市的说法, “香港这边大部分报纸都是下午四五点钟开始定头条,所以大概这个时间(编辑)都会为选题头痛。书的可信度虽然不高,但是应该实牙实齿说有,应该是一些事情促使它写出来,怎么说都是有些根据,先前这本周刊也有一些爆料是真的,可信度大概两三成吧,可能真有这样的一个人,但是未必有这样的病。”
以C小姐、K先生之类代号的人物为主角的封面报道,比比皆是
因为——— 有互动,读者爱看
对于这种字母明星报道何以长期都被采用,已做过无数选题策划的总编同行就分析道因为“猜测性”新闻能够带来很多的互动,“互动游戏在香港很受欢迎,比如最近很热的《揿钱》,读者猜完之后可以在网上讨论区或者facebook继续下半场,他们猜不到就不会完的,一定会在很多地方继续猜下去。其实 (答案)很多都呼之欲出的了。”他还表示在娱乐新闻充斥的环境下,其实杂志带来的娱乐性远比真实性来得重要,“读者大约知道哪些杂志会可信些,哪些太过老作。大家不是因为要信新闻,一些杂志纯粹是茶余饭后的闲谈,不是很认真,都是一些八卦东西,绯闻,或者真真假假无所谓。Y先生惹上艾滋会严肃一些,所以大家会很小心,你猜不到哪个是Y先生。”
操作
这类报道必须模糊焦点
正为了避免麻烦,杂志在策划并执行当期“字母明星”报道时也会有一些模糊焦点的处理。南都记者从采访的数位同行中就了解到,周刊会根据当期的报道,寻找一些与当事人性质相似的艺人进行模糊焦点处理,比如在大家惯常见到的剪影中,也会做一些小手脚,“可能是找当事人的影子,但是会在他头发部分加多一些,或者在衣服的剪裁上整理下,而版面中多位艺人的访问回应就可以丰富整个版面,令各方意见更加完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