迟忠波:过了情关 你也可以成为邵逸夫

2018-01-08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迟忠波:过了情关,你也可以成为邵逸夫邵逸夫光明文化2014年1月7日,107岁的香港电视广播有限公司(TVB)前董事局主席邵逸夫先生永远离开

迟忠波:过了情关,你也可以成为邵逸夫

邵逸夫

光明文化

2014年1月7日,107岁的香港电视广播有限公司(TVB)前董事局主席邵逸夫先生永远离开了我们。

邵逸夫先生的一生让我们许多自称为企业家的人汗颜,尤其是那些还不到50岁就退休的企业家和那些还不到60岁就纵情于山水的企业家。而那些痴迷于吃喝玩乐、纵情纵欲,却以种种理由不去做公益慈善的企业家们甚至连汗颜的资格都没有。

邵逸夫绝对是创业的楷模、劳动的模范,他一直奋斗到2011年,在103岁的时候才宣布退休。邵逸夫先生一手打造了邵氏和TVB两大娱乐帝国,他取得的成绩完全可以用无与伦比来形容。

在慈善方面,从1985年到2012年,邵逸夫先生已经累计向内地捐赠47.5亿港币,而其实邵逸夫的总资产也不过百亿港币。

邵逸夫先生为什么如此热衷于做公益、慈善,能够将自己的财富大部分拿出来去帮助那些自己根本就不认识的人呢?

邵逸夫先生为什么能把企业做得如此成功呢?

邵逸夫先生又为什么能长寿到107岁?

邵逸夫先生,似乎为企业家们树立了不可超越的标杆。

其实,你如果知道了这四个为什么的答案,你也有机会成为邵逸夫。

邵逸夫的事业成功、长命百岁、和慈善之心不是一个原因形成的,它是多因一果。但有一个最关键的原因,这就是邵逸夫先生的情感管理非常的到位。正是因为邵逸夫先生在亲情、友情、爱情方面出色的管理,才有了他今日的成就。

亲情是人的本性,是与生俱来的,对待自己的亲人好是天经地义的,比如孝顺父母。亲情的付出是不计成本,不图回报的,比如父母对子女的爱。当然这种爱同样也不需要别人的表扬,赡养爱护父母,这是做人的的本份,做不到这一点,其实是很难对得起一撇一捺这个“人”字。

爱情是一种因强烈的生理需求而产生的人类最原始的情感。男女双方本来是陌生人,因为吸引走在了一起组建家庭。一旦爱情被以家庭的方式固定下来,男女双方就必须相互负责,无论贫穷还是疾病都不离不弃。相比较亲情,爱情升高了一个级别,因为你要对一个没有血缘关系的陌生人一生不离不弃,这就是爱情的力量和爱情的伟大。

友情也和爱情一样是从陌生开始,只是它比爱情还要高一个层次。两个陌生人因为价值观相近或者是误以为价值观相近而彼此欣赏,逐渐成为知己,成为过命的朋友,甚至有的达到了“士为知己者死”的程度。但友谊有天然的脆弱性,它不能像亲情一样用血缘系在一起,也不能像爱情一样用《婚姻法》固定下来,友谊没有任何的约束,所以不背叛友情尤为可贵。

友情必须要有维系的媒介。友情的媒介有两种,一种是物质,比如商人之间因为生意上的往来建立的友情。另一种媒介是情义,古人所谓的“君子之交淡如水”的交往就是这一类。

但是,我们遗憾的看到,因为某种利益或者某种情义需求而产生的友谊,会随着利益和情义的消失逐渐消失。我们想一下,我们从小学到现在自己的朋友是不是换了一茬又一茬。

所以,人们会由衷的喊出友谊万岁!

那么,为什么邵逸夫管理好了亲情、友情和爱情,过了情关就会有今天的成就呢?让我们看一下邵逸夫先生的情感观。

亲情观:对父母情深,对儿女情薄

邵逸夫对父母极为尊敬和孝顺,而对子女要求非常严格。邵逸夫有两儿两女,但他奉行易子而教的方法,为防宠坏孩子,所以,邵逸夫其子女从小就交由邵仁枚教养。

邵逸夫本人并不强求自己的企业一代传一代,也没有想到把资产全部留给子女,他在1973年就成立邵氏基金,捐出过百亿港元从事教育和医疗。

可以说除了孝,邵逸夫在亲情上投入是最少的。

热播栏目《爸爸去哪》让很多人觉得自己对子女的爱太少了,但是过犹不及,不要走了另一个极端。

亲情是天然形成的,尤其对待子女不需要用太多的金钱表达这种爱,反而是用更多的做人的道理把孩子培养成人更为重要。而孩子长大后的孝顺与不孝顺并不应该会给你带来什么伤害。有些人因为孩子的叛逆不孝顺非常痛苦,其实父母要孩子来到这个世间并没有征求孩子的意见,就把他们带到这个世界上。

孩子的到来给父母带来了很大的快乐,这就足够了。你只需要把孩子健健康康平平安安抚养成人,至于以后孩子孝顺不孝顺,从做父母这个角度上来讲不必太苛求。因为真正的爱和付出不是为了获得回报。(当然子女必须孝字当头)

“感情不腻、财富不与,孝顺不求”这就是邵逸夫的亲情观。

爱情观:苟富贵,不相离

邵逸夫闯荡新加坡时,与黄美珍一见钟情, 1937年,邵逸夫与黄美珍在新加坡举行了婚礼,这段婚姻一直持续了50年,直到1987年黄美珍在洛杉矶病逝。

其实,早在1952年,邵逸夫在夜总会观看演出时认识了当时南洋当红女歌星方逸华。虽然邵逸夫很喜欢方逸华,但是她并没有因此抛弃发妻黄美珍。邵逸夫一直铭记着自己结婚的誓言,“苟富贵,不相理”,他对发妻不离不弃。

而邵逸夫把方逸华带入邵氏后,并没有因为喜欢而对她有特殊关照,方逸华从邵氏采购部小职员做起,很快成了邵逸夫事业上的得力助手。这位奇女子从一介歌女到权倾一时的电视女王用了整整72年。她诠释了爱不是占有,而是相守、相扶、相助。

1997年,在妻子去世十年之后,90岁的邵逸夫才和67岁的方逸华在拉斯维加斯注册结婚,给这段近半个世纪爱一个名分,之前两人已相识45年。

“自古英雄难过美人关”,作为香港影视帝国的缔造者,邵逸夫身边天天都是美女如云,可是,邵逸夫却基本没有传出过什么绯闻。当然常在河边走难免不湿鞋,一些捕风捉影的诸和陪女星逛街的新闻见诸于报端。邵逸夫则调侃说,“这是风流不下流”。

在对待女色上邵逸夫清心寡欲,忠于自己的夫人,糟糠不下堂这非常难能可贵。

爱情是从“我们可以做朋友吗?”开始,悲剧式的结尾是“我们还能做朋友吗?”,邵逸夫没有让这样的事情发生在他和夫人身上。

友情观:君子坦荡荡

邵逸夫对朋友特别真诚,从来不暗算朋友,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在这里举一个有代表性的。

邵氏兄弟在新加坡闯荡的时候,和当地最闻名的富豪余东璇成为了忘年交的好朋友。在应邀去余东璇家中做客的时候,年轻的的邵逸夫对余东璇当时的女友黄美珍一见钟情。这让邵逸夫非常纠结,让他深感不安,他觉得自己不能做出对不起朋友的事情。

但是,爱情又让邵逸夫倍受折磨,他觉得作为朋友应该坦荡,于是他坦白地向余东璇倾吐了他喜欢黄美珍的事。余东璇也被这位忘年交朋友的直爽所感动,他说“君子成人之美,老弟既然和美珍真心相爱,就不用顾忌这么多,难道让美珍一辈子陪着我这个老头子吗?”1937年,邵逸夫与黄美珍在新加坡举行了婚礼,余东璇还送来了50万元的大礼表示祝贺。

正所谓朋友“妻”不可欺,邵逸夫“欺”了,还能和朋友继续友谊,这足以说明邵逸夫对朋友的坦荡。朋友在很多时候的交往都存在“利”和“义”,只要把握一个“诚”字,足矣。

邵逸夫正是因为很好的管理了亲情、友情和爱情,所以身心健康能够长寿百岁。“小财靠勤,中财靠智,大财靠德”。管理好的情感问题,让情感有了归宿,才能全力以赴去做好企业。企业家是由企业和家组成,光有企业没有家不会成为真正的企业家。这就是邵逸夫能够拥有巨额财富的根源。有了巨额的财富,又有了高层次的情感,邵逸夫才有能力去做公益和慈善,才有了今天的大德、大爱和大善。

在人类的情感里面,亲情、爱情、友情是低层次的,高层次的情感是对陌生人的爱,被人们称为陌情。陌情是一种不求回报的爱,是一种大爱,比如做公益和慈善就属于这种爱。高层次情感必须建立在低层次情感的基础之上。只有当低层次情感得到满足后,高层次情感才会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低层次情感如果长期得不到满足,则高层次情感就不会稳定下来,迟早是要衰退和消失的。

人往往是亲情、友情、爱情十分美满时,才会有陌情,才更愿意去做公益和慈善。换句话说,一个对亲人不爱、对爱情不忠、对友情不诚的人是很难去做高层次的陌情,很难发自内心深处去做公益去做慈善。即使去做了,有的是为了博取好名声,有的是为了寻求心里的某种慰藉。(当然我从事公益慈善的态度是,不问动机,只要去做就好)

那么,是不是在亲情、爱情、友情上投入越多,陌情才会更丰富呢?当然不是,亲情、友情、爱情这种投入是递增式的,后面的投入越多则陌情就会越高,就会越容易把自己的爱给予陌生人。一个特别中亲情的人,很难博爱,而一个对朋友对普通员工非常好的人,是更容易去关爱陌生人的。

情感的层次越高,就越是关心陌生人的疾苦,关心公共利益,就越是与社会情感融合在一起,就会有越多的关爱。并且,升级到关心人类共同的共同生存环境和,就越能够“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弟子规》中讲到“首孝弟、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就是让人们首先要讲孝悌,其次谨慎诚信,要爱周围大众,亲近仁德贤人,只有这样才能有大德。

一个企业家非常忙,通常情况下是眼睛一睁忙到熄灯。所以,会找出很多借口不去管理自己的亲情、友情、爱情,但如果你连这三个关系都处理不好,你很难把事业做大、做强。而情感的折磨也必将折损你的寿命。

历史上、现如今因为没有管理好这“三情”的大人物栽跟斗的不胜枚举,在此不一一赘述。

即刻起,打理好你的亲情、爱情、友情,不仅仅可以让你远离人为的灾难,甚至也许你就会成为下一个邵逸夫。(迟忠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