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城刘学军 “京城好人”刘学军一辈子像雷锋那样

2018-02-23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2011年11月27日,"京城好人"刘学军在家中.(杨明方摄) 2011年12月4日,刘学军与他帮忙贴钱买烧饼的赵世鑫老人一起看当天人民日报

2011年11月27日,“京城好人”刘学军在家中。(杨明方摄) 2011年12月4日,刘学军与他帮忙贴钱买烧饼的赵世鑫老人一起看当天人民日报相关报道。(杨明方摄) 最近,北京理工大学的黄飞同学给本报来信,讲述自己经过知春路人行天桥时险些晕倒,被一位陌生人热心相助才转危为安的事儿。

黄飞后经多方打听,得知这位好心人是住在附近的一位市民,名叫刘学军,每天都在这附近帮助别人、助人为乐…… “勿以善小而不为”—— 一个烧饼背后的温情默契 11月27日,记者来到北京市海淀区知春路罗庄西里社区。

在进出小区的巷子边上,有一家三口开着一个黄桥烧饼铺。得知记者打听刘学军,店主杨师傅马上竖起大拇指:“就是那个总穿一条军裤的男同志吧?真是个好人啊!

” 在攀谈中,记者得知,这附近有一位七八十岁的老大爷,常来买烧饼。几个月前,因为原料成本提高,烧饼价格从五毛涨到了七毛,老大爷嫌贵,就跑大老远去买六毛钱一个的。

“刘同志听说了这事儿,就主动对我们说,以后老大爷再来买烧饼,就仍按五毛卖给他,中间的差额算我的。” 刘同志又找到老大爷,对他说:“您老那次听错了,这家烧饼卖给您不涨钱,还是五毛一个,以后别再跑那么老远了!

”老大爷很高兴,又成了这里的常客,经常一买就是上十个。“每隔一阵儿,刘同志路过时就问问卖给老大爷多少烧饼了。”杨师傅说,刘同志每次给十元、二十元,到目前为止,他替老大爷支付的烧饼“差价款”有七八十元。

好人刘学军和杨师傅一家之间的“烧饼默契”,老大爷至今“被蒙在鼓里”。当记者找到刘学军求证此事时,他憨厚地笑了笑,说道:“老大爷上了岁数,拄着拐棍,为节省一毛钱,要跑一站地去地铁口那边买烧饼,万一摔着或碰着,就太不值得了!

”刘学军说,“一两毛钱是小事儿,但老大爷少走很长一段路。而且他觉得开心,心情舒畅,也有助于老人延年益寿,你看这多好啊!” “勿以善小而不为。”这句话印在刘学军的名片上,很特别。

随着采访的深入,记者发现,几十年来,刘学军一直在用自己的行动,默默诠释着这句千古名言的真谛。 刘学军今年53岁,曾是北京市运输公司第七分公司招待所所长。三十年前,1981年12月18日,他在扑救单位油库旁的大火时负伤,昏迷了七天七夜才醒过来,做了开颅手术,多处骨折,掉了8颗牙。

治疗半年后,他才能慢慢地拄着拐杖走路。医生说,因为吸入一氧化碳过多导致脑萎缩,他以后还可能痴呆。出院时,他被告知“最多能活两三年”。

“那是我最痛苦的时候,我觉得自己成了个废人,当时真的不想活了。”刘学军说,刚受伤时他濒临崩溃,但出院时听说自己只有两三年的命,反而坦然了。 “也许是因为我有当兵的经历,在那个时代受雷锋和保尔·柯察金的影响很深,反而决定要过好每一天,让每一天都充实、有意义,要给身边的人、给社会留下一个美好的纪念。

”刘学军说,他开始有意识地帮助别人,看到别人有危险,会毫不犹豫去救。 31岁那年,因身体三级残疾、丧失劳动能力,他从单位领了退休证。

“我不能在家等死啊。”刘学军想了很多,后来下决心“接着干”。啥意思?“以前是碰到了我会帮忙,现在则是满大街找需要帮助的人。”刘学军说。 于是,他买了辆摩托,每天骑着到公园、河边、公交车站转悠。

“我的工作就是到处找需要帮助的人。”他随身带着个公文包,里面装着外伤急救包、血压计、速效救心丸、雨伞等。看见河里有人游野泳,他会去劝阻;看见有人落水或轻生,他就跳下水;看见路边有老人不舒服,他马上给老人量量血压,帮忙打120;看见社区里小狗随地大小便,他就用随身带的塑料袋把狗粪装起来扔到垃圾箱,有时还会“教育”遛狗人…… 用生命“演绎”奇迹—— 一条新闻“曝光”人间大爱 刘学军有个习惯,就是做了好事——无论是举手之劳的小事,还是人命关天的大事,他都“不愿留名”。

于是,很多曾经被他舍命相救的人,时隔多年终于在偶然的机会找到他……这样的“人间奇遇”,在刘学军的身上一再发生。

2008年3月8日,涂女士从北京电视台“北京你早”栏目中看到一个似曾相识的面孔。电视里,刘学军作为一名奥运志愿者、全国十佳“关爱之星”,正就环保话题接受采访。对着电视机,涂女士的眼泪哗哗地流下来,“那不正是苦苦寻觅6年的救命恩人吗!

” 2002年7月底的一天晚上,涂女士带着刚满两岁的儿子散步。途径圆明园东路一条河堤时,孩子不慎掉入河中。情急之下,她不顾一切地跳进水里,因不会游泳,反而加速下沉。

就在她大口灌水的“绝望时刻”,只听身后“扑通”一声,有人也跳入水中,向自己和孩子游来。很快,那人先把孩子托出水面,接着把她推向岸边。上岸后,只见那人浑身上下都是血。涂女士问对方姓名,他说:“我是谁不重要,你们平安就好。

”涂女士言谢后便抱着孩子匆忙赶往医院。 此后6年,涂女士从未放弃寻找恩人。终于,“苍天有眼”,涂女士在电视台记者的帮助下,领着已8岁的儿子与当年的救命恩人刘学军见了面。这时她才知道,当年救人时,刘学军因为用力过猛,头被石头磕破,脚则被一根凸出的钢筋戳了一个洞,所以“浑身是血”。

2008年3月14日,北京晨报以通栏标题“母子6年踏遍京城找恩人”,配发大幅照片,报道了他们三人相见的动人一幕。

这篇报道引起一位老人的关注。这位老人是王芳的母亲。当她看到报纸上刘学军的照片,一眼认出,“这不就是26前把女儿王芳从死亡线上救回来的好心人吗!” 当年一岁出头的王芳,如今已为人母,她的孩子已经一岁多。

时光倒流。1982年7月的一天,天降暴雨。因救火负伤、刚做了开颅手术出院不久的刘学军,从小营附近的家中去清河医院取药。当他进入一户农宅避雨时,听见屋内传来凄厉的哭声,只见一个婴儿躺在地上,口吐白沫。

原来,孩子误喝房间里放的一瓶农药,孩子的母亲一时慌乱,不知所措。刘学军没多想,抱起中毒的婴儿就向大雨中冲去。因为腿脚残疾,他没走几步就倒在了泥水中。脑萎缩影响右半身,他只能左膝跪地,左手撑地,右手抱着孩子,在暴雨中爬行四里地,到了清河医院。

医生说无力医治,需要转院。他又抱着孩子出门,拦了一辆55路公交车,哀求乘务人员和乘客配合,把他和孩子送到海淀医院。半个小时后,孩子被抢救过来。

当孩子的母亲匆匆赶到医院,刘学军就悄悄离开了。 王芳说,从自己懂事开始,就一直在找自己的救命恩人。 2008年5月6日上午,当27岁的王芳在丈夫陪同下,抱着一岁多的孩子敲开刘学军的家门,刘学军没认出王芳,倒是一眼“认出”她怀里抱着的孩子。

“跟当年救的那个孩子,简直就是一个模子印出来的!”刘学军说,26年来,他总时时想起怀中那个奄奄一息的婴儿,“没想到,当年的婴儿如今都已当妈了!”5月7日,北京晨报以“为救女婴膝盖磨出骨”为题进行报道,并提到“勇士已救12人,资助百人求学,多次身负重伤”。

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宣部部长刘云山同志阅后作出批示:“刘学军堪为道德模范”。 “爱能放大,爱能传递”—— 一把雨伞“换来”百把雨伞 记者在刘学军家采访时注意到,他家里数量最多的一件工具是雨伞。

记者随手从他的书包里拿出一把伞撑开,只见雨伞内侧用黑色笔写着他的姓名、手机号码,上面还写着一句话:“爱心伞给您温暖,用完后,请您放在一个地方,给我打电话,我会自己去取。

” “这把伞已使用了五六年时间,不知有多少人拿去用过,后来又都转到了自己手中。”刘学军说,他把名字和手机号码写在上面,就是为了方便借伞的人用过以后联系他,或者放到一个报亭之类的地方,他记下地址后会顺道去把伞取回来。

平时出门,刘学军总会带上几把雨伞,以便有需要时给老人、孕妇及带小孩的人们使用。当发现公路上积满雨水,影响行人出行,他会毫不犹豫踏入水中,用手将公路两边雨篦子上的杂物清理掉;下雪时,他会带着扫把和铁铲,将过街天桥和人行横道上的积雪一一清理干净,防止路人滑倒;他还买了上千个卡通造型的小笑脸儿,送给助人为乐的人予以鼓励。

“爱能放大,爱能传递。

”刘学军说,他帮助了100个人,如果每个受助者帮助10个人,那么就会有一千、一万个人去主动帮助别人! 去年7月的一天,下着大雨。刘学军把雨伞借给一位孕妇,并帮她拦了一辆出租送回家。一周后,刘学军接到这个孕妇的丈夫打来的电话,向他表示感谢,并约他当面致谢。

第二天,刘学军在约定地点看到100把崭新的雨伞和一封感谢信。“有过好几次了,收伞时收回了十把、二十把雨伞。每当这个时候,我也十分感动。”刘学军感慨地说。

“帮助别人是最快乐的事”—— 一张挂了46年的雷锋像 在刘学军家客厅左侧墙上,挂着一张泛黄的“伟大战士雷锋”像。记者仔细一看,是由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65年9月第1版、当年10月第4次印刷的,定价0.

15元。 “雷锋的事迹影响了我一生。”刘学军说,他刚上小学时,正赶上毛主席亲笔题词“向雷锋同志学习”。于是,他自己到书店一下子买了5张雷锋像。最开始,他让大人帮忙镶在镜框里。后来,不管家搬到哪里,雷锋像就挂到哪里。

屈指算来,这张珍贵的雷锋像已在他家挂了46年。 刘学军的手机里,保存着北京市红十字血液中心在他53岁生日那天,特意给他发来的一条祝福短信。多年来,刘学军坚持献血。原来,他每次都是献400毫升。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的有关规定,年过50周岁以后,每次献血最多只准200毫升。于是,刘学军就改为每年献血两次。“按照法律规定,过了55周岁就不能再献血了。所以,我要趁这两年自己的血液还合格,就抓紧多献几次血。

”据了解,刘学军把每次献血后发给他的营养补助金,“几乎全部用在资助贫困学生上了。” 除了社保每月发放的一两千元退休金,刘学军几乎每月其他收入。他自己省吃俭用,一年四季都是换着穿两条褪色的军裤。

但在资助困难户和贫困学生方面,他却慷慨大方,为此不惜变卖家里祖传的物品。他的爱人是一家大医院的大夫,对刘学军很支持,不仅见不着他一分钱,有时还要把自己的工资拿出来,交给刘学军资助别人用。

刘学军的女儿从北大分校毕业后到国外留学,现已博士毕业,在新西兰一所大学任教。从小受父亲耳熏目染,她上初中时就与父亲有个“约定”:将来挣钱了,要与父亲一起“捐助几所希望小学”。2008年汶川大地震后,她从国外寄回平时积攒的5万元人民币。刘学军带着七八万元现金到了绵阳,给震后的灾民送去一份份关爱和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