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技之神”陈道明的苍茫三十载 一部活着的戏

2017-10-03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他出道30年,只演了不到50部影视作品.却是当今内地标价最高的男演员.他鲜少接受采访.参加商业活动,“从不往人群里走”.几乎是演艺圈边缘人.却被奉为所有老中青心中的男神.他是陈道明.说起陈道明,很多人第一印象是——高冷.一张禁欲系的脸.舞台剧的出身.直率.不会拐弯的说话方式.让他无论面对什么镜头,都保持一种强大气场,任何人不敢接近. <归来>新闻发布会上,他就对没看过电影,就来提问的记者表示不满:啊?凭什么呀!没看过怎么聊啊,没看过你们问什么呀!……这怎么互动,没有意思.一个记者问他和巩俐.张

他出道30年,只演了不到50部影视作品。

却是当今内地标价最高的男演员。

他鲜少接受采访、参加商业活动,“从不往人群里走”。

几乎是演艺圈边缘人。

却被奉为所有老中青心中的男神。

他是陈道明。

说起陈道明,很多人第一印象是——高冷。

一张禁欲系的脸。

舞台剧的出身。

直率、不会拐弯的说话方式。

让他无论面对什么镜头,都保持一种强大气场,任何人不敢接近。

《归来》新闻发布会上,他就对没看过电影,就来提问的记者表示不满:

啊?凭什么呀!没看过怎么聊啊,没看过你们问什么呀!……这怎么互动,没有意思。

一个记者问他和巩俐、张艺谋合作的感受。

他反呛:“你这么有文化的人怎么会问这么蠢的问题?"

“我只回答有含金量的提问。”

陈道明说这是他的原则。

不止记者,连对合作过的导演和制片,他也没再客气。

对于和张艺谋合作的《英雄》,陈道明曾笑言那是“著名导演对我的考验”。

并“希望这种考验以后还是别有了”。

拍完《无间道3》,他说:“林建岳对我很好,我也特别喜欢这个老板。但前阵子他找我拍电影,我就跟他说了一句话,‘我不想再拍群戏了!’”

对中国电影,他更没轻饶。

他曾送现在的年轻演员四个大字“寡廉鲜耻”:

年轻的演员没有自我,整天勾心斗角千方百计想着炒作自己,为出名挣钱不择手段。(《南方周末》)

这些段子,说好听是“清高”。

说不好听,是“自大”。

但陈道明这些话,说得有底气。

他进过天津人艺,后来又考进中戏学表演。

正式踏入演艺圈之前,舞台戏剧的基础锻炼和学院派的理论学习,他在其中浸淫了14年。

《末代皇帝》将他送上第7届中国电视金鹰奖领奖台,拿下最佳男演员。

《围城》让他获得第九届全国电视飞天奖优秀男主角。

演方鸿渐时,生在天津的他,硬是练出一口尖声尖气的“上海普通话”。

哄起女人,摇头晃脑,油嘴滑舌。

原小说作者钱钟书,还特意给陈道明写过一封信:

你让我看见了一个活的方鸿渐。

1999年,他又凭借《我的1919》,拿下第20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男主角。

入行20年不到,陈道明就已拿下内地电视剧三大满贯。

实实在在拿奖到手软。

演技好、片酬高,但陈道明的“洁身自好”,也是出了名。

自《围城》之后,他就保持着拍两部歇一部,拍一部歇两年的节奏。

几乎从没接过烂片。

他敢骂年轻演员寡廉鲜耻,但没人敢不服

“我永远看片论酬,你给我再多钱,我不上就是不上。”

张艺谋找他演《归来》,他没问片酬,没看剧本,一口答应。

只因为陆焉识像自己的父亲,戏中造型几乎和父亲一模一样。

演《唐山大地震》,他跟冯小刚说“片酬你看着給”。

因为他自己当年就是唐山大地震的亲历者。

虽然已经成为“演技之神”。

但陈道明一直认为,当演员不是他的志向。

他从小的目标是当外交官。

所以演戏,一直被他当成职业。

所以当他揶揄起张艺谋的《英雄》,说“再也不想演群戏”。

说起年轻演员为挣钱只想炒作。

够格。

他敢骂年轻演员寡廉鲜耻,但没人敢不服

在他看来,拿人钱财,与人消灾,这是基本的职业道德。

“你要尊重这个行业,这个行业才能尊重你。”

他演戏,最有名的两个“怪癖”。

一是从不坐下。

一般在拍摄片场,大牌演员都会有自己的休息椅。

唯独陈道明,从来没有。

《楚汉传奇》导演高希希透露,陈道明在片场从不坐工作椅,他也从不觉得自己在片场有坐下的机会。

站着,才能保持亢奋,演好戏。

排练话剧《喜剧的忧伤》时也一样。

一站就是七个小时。

二是不脱戏服。

拍戏期间,就算下戏在家,戏服也一直穿在身上。

见朋友都不脱。

这个习惯,从他刚开始当演员,维持到现在。

拍《围城》,为了找到方鸿渐的感觉,他大夏天在家里不开空调。

穿着长衫,一边自言自语,一边踱来踱去。

妻子杜宪回家后,看到他的前胸后背都已经被汗水湿透。

上前去给他把长衫扒掉。

他脱口而出:

啊,苏小姐。

入戏太深。

在《归来》的整个拍摄期,他也一直穿着陆焉识的破棉袄。

下戏也不脱,回酒店时常常引来侧目。

接受《外滩画报》采访时他曾说:

很多电影、电视剧,你一看就知道衣服是假的,是服装,因为这衣服没有长在演员身上,永远都像是借来的。

我认为应该有一个‘化身’的过程,就是这个衣服要化在你身上,怎么看都是你自己的衣服,而不是给你的一件戏装。

所以,我会把这个衣服附在我身上,拍6个月,我就附6个月。

一部戏拍多久,他就活在这个人物里多久。

这苦了他太太。

她曾“抱怨”,陈道明要是在外面演皇帝,回家来的脾气就变大些。

演小人物,回家就会谦逊些。

陈道明和妻子杜宪

这些“怪癖”在别人眼中,都是令人敬佩的职业操守。

导演高希希说:“大牌艺术家陈道明都站着,我们谁还敢坐下?大家就集体陪站。”

但在陈道明看来,只是演员的职业特性。

自己应该做的。

演员本身就应该承受这些辛苦,别人给你钱没理由只让你出场享受。

一夜成名靠的可能是运气。

但30年屹立不倒,靠的就是舍得出力气。

“认真、较真”,是演员陈道明最无愧于心的品质。

拍戏30年,他从不迟到,从不串戏,从不会出现台词不顺的问题,也从不用替身。

接一部戏,就在剧组踏踏实实呆几个月。

拍《冬至》,他扮演的陈一平要爬上一个三十多米高的废旧水塔自杀

水塔铁链年久失修,很多螺丝都已经脱落,当时也没有配备保险措施。

本来可以用替身,因为拍出来的镜头都看不清楚脸。

他坚持自己爬到护栏外面。

爬上去时,“裤裆都发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