耻辱中狂欢的没落贵族 拜伦勇敢而浪漫的一生
拜伦出生在没落的贵族家庭,先天性跛足以及家庭环境给他带来了巨大的羞愧感,但是10岁的时候命运发生了好的转变。拜伦还是一个多情的人,对女性有着极大地吸引力,但是感情却不顺利。他所经历的一切,无疑成为他诗歌创作的灵感和源泉。
乔治·戈登·拜伦(George Gordon Byron,1788—1824),是英国19世纪初期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代表作品有《恰尔德·哈洛尔德游记》、《唐璜》等,并在他的诗歌里塑造了一批“拜伦式英雄”。他不仅是一位伟大的诗人,还是一个为理想战斗一生的勇士,积极而勇敢地投身革命——参加了希腊民族解放运动,并成为领导人之一。
拜伦在旅居国外期间,陆续写成《恰尔德哈洛尔德游记》(1816-1817)、故事诗《锡隆的囚徒》(The Prisnero fChillon,1816)、悲剧《曼弗雷德》(1817)长诗《青铜世纪》(1823)等。巨著《唐璜》是拜伦最重要的一组诗,半庄半谐、夹叙夹议,有现实主义的内容,又有奇突、轻松而讽刺的笔调。第一、二章匿名发表后,立即引起巨大的反响。英国维护资产阶级体面的报刊群起而攻之,指责它对宗教和道德的进攻,是“对体面、善良感情和维护社会所必须的行为准则的讥讽”,“令每个正常的头脑厌恶”,等等。
拜伦所处的环境是非常特别的。他对最幼小时候的回忆就是他父母的争吵;他的母亲是一个残酷得叫他害怕、庸俗得让他卑视的女人;他的保姆兼有恶性和严格无比的加尔文主义神学;他的跛脚让他满心羞惭,在学校里阻碍他成为群体的一员。拜伦的环境是非常特别的。他对最幼小时候的回忆就是他父母的争吵;他的母亲是一个残酷得叫他害怕、庸俗得让他卑视的女人;他的保姆兼有恶性和严格无比的加尔文主义神学;他的跛脚让他满心羞惭,在学校里阻碍他成为群体的一员。
拜伦的气质和行动混和着撒旦的成分。其少年时代不止一次被称为“小恶魔乔治·拜伦(The little devil Georgie Byron)”,此称号带给他极大的心灵创伤。不难想象一个孤独而敏感、极度自尊而又极度自卑的孩子对此绰号是怎样的感觉。他常常发怒,而其狂暴的脾气和整日闷闷不乐的坏心情又真的使他看起来拥有恶魔气质。拜伦将自己看作一个背离宗教、被国家驱逐的恶魔式人物,他时常在耻辱中狂欢。
作为一名出色的诗人,拜伦一生有许多著名的诗歌,主要作品如下:
《当初我们两分别》
《给一位淑女》
《雅典的女郎》
《希腊战歌》
《她走在美丽的光彩里》
《写给奥古斯塔》
《柯林斯的围攻》
《巴里西纳》
《普罗米修斯》
《恰尔德·哈洛尔德游记》
《马力诺·法里埃罗》
《唐璜》
《懒散的时刻》
《英国诗人和苏格兰评论家》
《反对破坏机器法案》
《异教徒》
《温莎的诗艺》
其代表作品有《恰尔德·哈罗德游记》、《唐璜》、《雅典的女郎》等,下面为大家截取《弹簧》片段欣赏。
她的头发是褐色的,我说过,
但她的眼睛却乌黑得像死亡,
睫毛也同样黑,像丝绒般弯下,
却含有无限娇媚;因为当月光
从那乌亮的边缘整个闪出来,
连飞快的箭也没有这般力量:
它好像是盘卷的蛇突然伸直,
猛地吧它的毒全力向人投掷。
那是一天逐渐凉爽的时刻,
一轮红日正没入蔚蓝的峰峦,
大自然鸦雀无声,幽暗而静止,
好像整个世界已融化在其间;
他们一边是平静而凉爽的海,
一边是有如新月弯弯的远山,
玫瑰色的天空中只有一颗星,
它闪烁着,很像是一只眼睛。
《春逝》是拜伦一首著名的爱情诗歌,发表后受到了许多读者的喜爱,下面一起来欣赏一下。
昔日依依别,
泪流默无言;
离恨肝肠断,
此别又几年。
冷颊何惨然,
一吻寒更添;
日后伤心事,
此刻已预言。
朝起寒露重,
凛冽凝眉间;
彼时已预告,
悲伤在今天。
山盟今安在,
汝名何轻贱。
吾闻汝名传,
羞愧在人前。
闻汝名声恶,
犹如听丧钟。
不禁心怵惕,
往昔情太浓。
谁知旧日情,
斯人知太深。
绵绵长怀恨,
尽在不言中。
昔日喜幽会,
今朝恨无声。
旧情汝已忘,
疾心遇薄幸。
多年离别后,
抑或再相逢。
相逢何所语,
泪流默无声。
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拜伦留下了很多经典的名句,下面为大家精选了一部分。
●爱情就象灯光,同时照两个人,光辉并不会减弱。
●希望会使人年轻,因为希望和青春是一对同胞兄弟。
●一首诗则是生命的真正的形象,用永恒的真理表现了出来。
●一个人如果不是真正有道德,就不可能真正有智慧。
●没有青春的爱情有何滋味?没有爱情的青春有何意义?
●所有时代的诗人都在为一首不断发展着的伟大诗篇作出贡献。
●一首伟大的诗篇象一座喷泉一样,总是喷出智慧和欢愉的水花。
●恶德不和、战争、悲惨;美德和平、幸福、和谐。
●一首伟大的诗篇象一座喷泉一样,总是喷出智慧和欢愉的水花。
●精明的人是精细考虑他自己利益的人;智慧的人是精细考虑他人利益的人。
●吻是灵魂与灵魂相遇在爱人的嘴唇上。
●最为不幸的人被苦难抚育成了 诗人,他们把从苦难中学到的东西用诗歌教给别人。
●爱我的我报以叹息,恨我的我置之一笑,无论头上是怎样的天空,我将迎接一切风暴。
●微笑,实在是仁爱的象征,快乐的源泉,亲近别人的媒介。有了笑,人类的感情就沟通了。
●一个人如果不是真正有道德,就不可能真正有智慧。精明和智慧是非常不同的两件事。精明的人是精细考虑他自己利益的人;智慧的人是精细考虑他人利益的人。
在拜伦15岁的一个夏天,他回到了纽斯台德,和一个名叫玛丽·安·查沃思的少女接触并产生了爱情。尽管拜伦很爱她,但在1805年,她却和一个贵族公子结了婚。青年的拜伦曾回忆早年同她的交往时,曾十分遗憾地说:“热情只是我单方面的……她喜欢我只像喜欢一个弟弟一样。”
18岁的时候,一个名叫伊丽莎白·皮戈特的姑娘突然闯进了拜伦的生活。在女友的鼓励下,年轻的拜伦努力作诗。次年,第一本诗集《闲散的时光》出版。这时的拜伦正在英国剑桥大学攻读,他俩的关系一直维持到拜伦获得文学士学位为止。但由于种种原因,拜伦的恋爱又没有成功。
很快,他又开始了他的第三次恋爱——一个名叫塞莎的少女对才华横溢的拜伦产生了爱情,这马上博得了诗人的共鸣。在相交期间,诗人曾为她写下许多诗篇,后来拜伦的研究者还称之为“塞莎组诗”。谁知正当诗人处于热恋的时候,塞莎却不幸病逝,这使诗人感到十分痛苦和惋惜。
他在短暂的一生中,为世人留下了众多光辉的诗作,其中最负盛名的有煌煌巨著长篇抒情叙事诗《恰尔德·哈罗尔德游记》和《唐璜》等。在这些被世人誉为“抒情史诗”的辉煌作品中,诗人拜伦以积极浪漫主义的创作手法,将自己亲身游历欧洲诸国的切身体会融人作品之中,用开阔的视野和深邃的笔触,展示了辽阔雄壮的时代画卷,抒发了豪情万丈的诗人情怀,表达了傲然不屈的斗争誓言。拜伦的“抒情史诗”随着诗人的萍踪浪迹,呈现出一幅幅动人心弦的美丽风景画面。
拜伦热情的呈现是多界面的,拜伦的作品中既有同情:对遭受英国、西班牙、葡萄牙等国王室和统治阶级奴役和压迫的西班牙人民频频发出叹息。他的作品中也有悲叹:深切地哀伤希腊人民在土耳其铁蹄下遭受蹂躏的凄苦命运。
在拜伦的《东方叙事诗》中,出现了一批侠骨柔肠的硬汉,他们有海盗、异教徒、被放逐者,这些大都是高傲、孤独、倔强的叛逆者,他们与罪恶的社会势不两立,孤军奋战与命运抗争,追求自由,最后总是以失败告终。拜伦通过他们的斗争表现出对社会不妥协的反抗精神,同时反映出自己的忧郁、孤独和彷徨的苦闷。这些就是文学史上著名的“拜伦式英雄”。由于这些形象具有作者本人的思想性格特征,因此被称作“拜伦式英雄”。
这类人物的思想和性格具有矛盾性:一方面,他们热爱生活,追求幸福,有火热的激情,强烈的爱情,非凡的性格;敢于蔑视制度,与社会恶势力誓不两立,立志复仇,因此,他们是罪恶社会的反抗者和复仇者。另一方面,他们又傲世独立,行踪诡秘,好走极端,他们的思想基础是个人主义和自由主义,在斗争中单枪匹马,远离群众,而且也没有明确的目标,因而最后都以失败而告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