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惮以最险恶的用心揣度世人 休谟制高点人性论

2017-10-13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大卫·休谟 (David Hume,公元1711年4月26日—公元1776年8月25日)是苏格兰的不可知论哲学家.经济学家.和历史学家,他被视为是苏格兰启蒙运动以及西方哲学历史中最重要的人物之一.虽然现代学者对于休谟的著作研究仅聚焦于其哲学思想上,但是他最先是以历史学家的身份成名,他所著的<英格兰史>一书在当时成为英格兰历史学界的基础著作长达60至70年.历史学家们一般将休谟的哲学归类为彻底的怀疑主义,但一些人主张自然主义也是休谟的中心思想之一.研究休谟的学者经常将其分为那些强调怀疑成分的(例

大卫·休谟 (David Hume,公元1711年4月26日—公元1776年8月25日)是苏格兰的不可知论哲学家、经济学家、和历史学家,他被视为是苏格兰启蒙运动以及西方哲学历史中最重要的人物之一。虽然现代学者对于休谟的著作研究仅聚焦于其哲学思想上,但是他最先是以历史学家的身份成名,他所著的《英格兰史》一书在当时成为英格兰历史学界的基础著作长达60至70年。

历史学家们一般将休谟的哲学归类为彻底的怀疑主义,但一些人主张自然主义也是休谟的中心思想之一。研究休谟的学者经常将其分为那些强调怀疑成分的(例如逻辑实证主义),以及那些强调自然主义成分的人。休谟的哲学受到经验主义者约翰·洛克和乔治·贝克莱的深刻影响,也受到一些法国作家的影响,他也吸收了各种英格兰知识分子如艾萨克·牛顿、法兰西斯·哈奇森、亚当·斯密等人的理论。

1、 恶意是一种无缘无故产生的伤害他人的欲望,目的是从比较中获得快乐 ——休谟

2、 当自我不被考虑到时,便没有骄傲或谦卑的余地。 ——休谟

3、 一个人不论赋有什么样的才具,他如果不知道自己有这种才具,并且不形成适合于自己才具的计划,那种才具对他便完全无用。 ——休谟

4、 当我们专注地研究人类生活的空虚,并考虑荣华富贵空幻无常时,也许我们正在阿谀逢迎自己懒惰的天性 ——休谟

5、 显而易见,骄傲与谦卑是恰恰相反的,可是它们有同一个对象,近义词。这个对象就是自我。 ——休谟

6、 能力永远和它的发挥有关,不论这种发挥是现实的或是很可能会实现的 ——休谟

7、 "To hate, to love, to think, to feel, to see; all this is nothing but to perceive. 狠也罢,爱也罢,思想、感觉、观察也罢,无非都是在领悟。 ——大卫?休谟"

8、 人们普遍承认,在各国各代人类的行动都有很大的一律性,而且人性的原则和作用乃是没有变化的 ——休谟

9、 正是劳动本身构成了你追求的幸福的主要因素,任何不是靠辛勤努力而获得的享受,很快就会变得枯燥无聊,索然无味。 ——休谟

10、 He is happy whom circumstances suit his temper; but he Is more excellent who suits his temper to any circumstance. 环境适应自己性情的人是快乐的,而能使自己的性情适应所有环境的人是更优秀的。 ——休谟

论证的或直觉的:这样的思考在基本上是先验的,我们不能以先验的知识证明未来就会和过去一致,因为(在逻辑上)可以思考而出的明显事实是世界早已不是一致的了。休谟在这里并没有清楚分出整体上的自然划一原则与某个“特定的”划一原则的差异。一个哲学家或许可以主张(或许就是康德那一派)在事实上我们的确很难想像世界竟不是以“某种”形式一致运作;然而休谟在这里所提出的关键是,即使是自然运作中任何“特定的”划一原则,也都有可能在未来停止运作。因此我们不能将归纳思考根基在先验的知识基础上。

休谟指出我们通常会假设现在的我们就和五年前的我们没有两样,虽然我们在许多方面都有了改变,呈现在五年前的我们和现在的我们都是同一个人。我们也会思考时光究竟可以在不改变一个人自身的情况下,改变一个人内在到什么程度。不过休谟否认那神秘的自我与一个人所带有的各式各样人格之间是有所区分的。当我们开始自省时我们会发现:“除非依靠一种特定的感觉,我们从来不可能有任何的意识;人只不过是由许多不同的感觉累积而成的一个集合或一个包裹,这些感觉永远处在一种快到无法想像的流动速度中互相交替汰换。”

货币数量论是一种用流通中的货币数量的变动来说明商品价格变动的货币理论。在李嘉图以前,休谟曾被认为是这个理论的代表者。李嘉图始终坚持劳动价值论,并把这一原理运用到货币上,他说:“这种减色银币的数量超过了在只使用不减色银币情况下流通过程所能保持的银币数量,因此它便贬值而又减色了。……通货贬值与否,完全取决于其数量是否过剩,而不是取决于它是辅币还是主币。”

货币理论史上有一个直观易懂却又争论不休的理论,这就是货币数量论。货币数量论有古典论和现代之分。古典论认为,货币数量决定商品的价格。货币数量多了,商品价格就上升;货币数量少了,商品价格下降。在这种货币数量理论里,货币只是一种工具,人们得到这种工具就会到市场上去购买商品。得到货币数量多,用于购买商品的货币就多,商品价格上涨;得到的货币数量少,用于购买商品的货币少,商品价格就下降。由于这种理论有许多生活的直观经验支持,理解起来比较容易。

休谟问题,是18世纪英国哲学家大卫.休谟(David Hume 、1711年旧历4月26日(注:新历是1711年5月7日:18世纪旧历比新历早11天)-1776年8月25日)首先提出的,是个未能很好解决的哲学问题,主要是指因果问题和归纳问题。《人性论》在诞生之初并没有引起怎样的反响,休谟凭着自己的乐观和热忱又分别对其三卷进行改写,其中第一卷就是《人类理智研究》。休谟问题就是在《人性论》的第一卷和《人类理智研究》里面提出来的。

休谟指出,由因果推理获得的知识,构成了人类生活所依赖的绝大部分知识,而他对这类知识的研究是独一无二的,“无论古人和今人都没有从事过” 。在给自己的《人性论》写的《“人性论”概论》一书中,他同样重点介绍了对因果推理的说明,指出这个说明可以作为全书的一个“样板” 。休谟对因果关系的普遍、必然性进行反思所提出的问题被康德称为“休谟问题”。

《人性论》全书分三卷,分别是“论知性”、“论情感”和“论道德 ”。正文前有一篇简短的“引论”,主要说明了人性科学的重要性和意义。第一卷“论知性”的主题是认识论,主要说明了知识的起源、分类和范围,人的认识能力和界限,以及推理的性质和作用等认识论的内容。第一卷是《人性论》中最重要的部分,是其他部分的基础,包含了休谟对哲学的主要贡献。

第二卷“论情感”是第一卷的继续,其主题是情感的起源、性质和活动,并为下一卷关于道德问题的讨论打下基础。其中对意志和自由的讨论有相对的独立性。

第三卷“论道德”是在前两卷基础上对道德问题的全面阐述。其中第一章论述了道德的基本原理,属于伦理学的内容;第二章讨论“人为的德 ”——既是伦理学的内容,也是政治学的内容;第三章讨论的是“自然的德”。

当历史进入20世纪,随着西方哲学的发展,休谟哲学得到了更广泛的重视。人们发现,虽然休谟是18世纪的哲学家,但是他提出的许多问题实际是现代的问题,他的一些观点和方法对于处理当今哲学的复杂问题仍然有重要的意义。尤其在经验哲学方面,休谟比以往任何哲学家更彻底、更全面地考察了经验知识的内容,揭示了它的内容、局限和内在矛盾,因此,休谟对于后来的实证主义、实用主义、新实在论等主张以经验为基础的各类哲学的发展都有深刻的影响。

最古老也最常被用以主张上帝存在的论点是“设计论”—亦即世界上的所有秩序以及所有事物的“目标”都已经被上帝所预先设计好了,已有论证说设计论便是创造论在现代的翻版。休谟在《自然宗教对话录》以及《人类理解论》中提出了对于设计论的经典批判,以下便是休谟的几个论点:  如果设计论是真的,世界上的秩序以及目标也必然只有在它们被设计才被观察到。然而秩序是定期被我们所观察到的,其一连串发展过程就好像下雪或是水晶形成一般,设计只不过代表了我们经验中的一小部分。

即使设计论完全成立,设计论也并不能证明出一个有说服力的有神论:挑战者可以很容易的将这样的宇宙设计解释成是由其它因素而非上帝打造出的杰作,例如一些毫无智慧的随机元素,或者是那些根本与设计论毫无关联的创造者。从这个角度来看,或许我们要质疑的是:造物主真的是上帝吗?又或者,是谁创造出了造物主呢?

对确定性知识的追求,是哲学的重要内容。休谟属于英国经验主义哲学家,在他的哲学中贯彻了彻底的经验主义。他认为人类知识的确定性以及人类知识所能达到的范围都局限在经验的范围之内,超出经验之外,人类认识就失去了合法性。

正 在英国经验派哲学家中,如果说培根、洛克的认识论近于常识,贝克莱的认识论过于简单的话,那么休谟的认识论则可说是博大精深。但是,由于休谟最终建立的是 一个不可知论的体系,其中所包含的合理因素及其在人类认识史上的地位,却未引起人们的足够重视。

知觉论和怀疑论:休谟把“知觉”作为知识的基本要素,并把知觉分为两类,即印象和观念。他认为印象是指人们在听、看、触、爱、憎的时候所产生的较活跃的知觉;观念则是在反省上述感觉时人们所 意识 到的一些较不活跃的知觉,这样的观念也就是 思想 。休谟进一步把印象也分为两类,即感觉和反省,他认为反省印象在相应的观念之前产生,但却出现在感觉印象之后,而且是从感觉印象得来的。这样,休谟把 感性认识 和 思维 都归在知觉之下,并且把反省和观念都归结为感觉印象。休谟在对经验的分析上则把心灵自我也说成是一束知觉。

康德自称自己被休谟从形而上学独断论中惊醒,就是因为休谟提出的第二个不可知――普遍必然因果关系不可知。康德为此提出了自己的解决办法――主观改造客观理论。

康德接受了古希腊原子论者德谟克利特和洛克关于感觉和外物不相似的说法,为了解释我们意识到的自然界是怎么来的,以及普遍必然规律是怎么来的,他提出主观改造客观理论:人通过感官直觉把外物(物自体)提供的材料表现成感觉对象――红绿软硬等,通过先验的时空观念由感觉对象构成事物的表象――比如一颗树的表象,通过理性――先验理性――把许多表象放在一起构成现象界。据此,我们所了解的自然界实际上就是现象界或表象构成的世界。自然界有因果关系,有普遍必然规律,它们无需归纳证明,因为自然界是先验理性按照这些法则构成的。 所以我们知道的自然界都是现象界或者说表象世界中的东西,而物自体是什么样子,这是不可知的。这就是著名的关于世界本原的二元论。

这两个问题就是认识论和本体论问题。康德为了解决认识论问题而把困难推到本体论那边去了。康德在某种意义上解决了休谟的不可知问题(我以为更好的解决是马克思的实践检验说和波普尔的证伪说),但是却加深了另一种不可知,那就是物质对象或物自体不可知。我们称这种不可知论是康德的不可知论。

康德的理论被称之为二元论,因为他既承认物质本原,又承认精神本原。除了不可知论问题,康德理论还存在感官和外物(不管是物自体还是现象中的物体)如何协调一致问题。这是个大问题。比如人为什么相应苹果产生好吃的甜的感觉,相应自然光(波长在450到750毫微米之间)产生多种颜色感觉?假如说这是主观改造客观的结果,那么人为什么这样改造而不那样改造,比如令苹果产生不好吃的感觉,令紫外光可见而令自然光不可见?我以为这个问题只有结合进化论才能得到合理解答。我在《美感奥妙和需求进化》一书中阐述了人的各种快感功能(相应香甜美等的快感功能)和各种需求如何如何进化,这本书里,我将以色觉机制为例说明人的获取外界信息的感觉功能如何进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