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祥龙的胡子 张祥龙:没有孔子的北大就没有灵魂!
道德经营 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论语·里仁》 这句话的中心思想是,君子爱财,取之有道,不义之财不能取。由此延伸出来的道德经营,是大午集团最核心的价值观。
在孙大午看来,这样的价值观,也是最有群众基础的价值观。 孙大午说:“我的企业文化是在自由生活中自然产生出来的道德文化。我在挖掘民间的道德资源的时候,发现了最能得到民间认同的传统的儒家思想,于是就树立孔子为偶像。
” 当然,孙大午用儒家思想来治理企业,不仅因为它有群众基础,更因为它在企业管理中是非常有效实用的。孙大午的母亲信佛,父亲信道,这对他都有很大影响,但是他觉得这些思想有些拔高,而儒家思想没有拔高,非常实用。
孙大午说:“儒家的文化是一种道德的文化,道德人人都能做到,而且对人人都有好处,你货真价实公平买卖,大家都找你,你就发财了。” 但是要让这样的文化变成企业里每一个员工潜移默化的行为,是十分困难的,不能仅仅靠“自然形成”。
孙大午说:“见钱都会动心,要守住自己相当不容易。” 于是从1992年开始,孙大午开始在企业里讲 《论语》,每个月讲一两句,大家一起来讨论。有时为了让大家深入认识,几个月反反复复地讲一句。
那时大午集团只有一两百人,孙大午不只讲《论语》里的原话,还善于把大道理变成大白话,变成故事,跟平常的生活和工作联系起来,讲给员工听。有一次,他讲自己的孩子去上学,在路上见到十块钱要不要捡,他说,“这个钱是便宜,不要捡。
”他反复对员工强调,这种便宜不要占,只有靠勤劳道德的致富,才安全可靠。虽然员工中有很多不同意见,但是在孙大午“专门开会讲了好几次”之后,君子爱财,取之有道的意义,逐渐被了解和接受。
讲道理、讲故事只是一个方面,一种价值观能够深入人心,还在于它体现在企业高层领导的日复一日的领导行为中,特别是决策中。孙大午的弟弟孙二午在大午集团中曾负责饲料厂的工作,那时候有个豆饼的供应商叫庞乐,跟大午集团的合作已有多年,互相信任,所以他送来豆饼后,就直接到屋里喝水去了,材料的称重都是大午集团的员工做。
有一次一个新来的职工,一看庞乐不在,不称重就直接把豆饼往厂房里搬,偷偷留下一个饼,就是赚10块钱。
老员工知道这件事后,及时告诉了孙二午,孙二午立马找员工谈话,并做了处分。 还有一次,北京有个贸易商来订他们玉米食品厂的货,大午集团的包装是每袋25公斤,贸易商要求装24公斤,他按照这个重量给钱,但是包装上还印25公斤。
当时负责这事的是孙二午的一个表兄。公司高层知道这件事后,这个表兄被撤了职,后来一直做技术工作,再也没有提到管理岗位上来。大午集团后来也没有再跟这个客户合作。
“做生意要讲仁讲义讲良心,我们50公斤装的饲料实际重量都要多三两,因为在运输过程中可能会浪费,任何时候都得保证产品交到消费者手中是足够的。”现任集团董事长的孙二午说。 无论是对供应商,对消费者还是对客户,孙大午都秉持着一样的道德经营的标准。
大午集团的鸡笼厂草创时,有个山东客户,一次汇来5万元订货款,要求两个月之内送货。就在发货过程中,钢材的市场价下跌了。孙大午主动把下降的部分让利给了这个山东客户。
他说:“市场竞争就是道德、人品的竞争。财富会向有道德的人手里集中。” 为了让大家的感受更直观,孙大午在硬件上也花起了心思。1997年他去欧洲,在德国科隆大教堂,人们虔诚的祈拜让他深受震憾。
回国后,他在大午集团内修建起了一个敬儒祠,中间塑孔子像,左边站着子贡,右边站着子路,壁上写着一个大大的“仁”字,同时在祠里塑着的,还有关羽和岳飞,关羽取一个“义”字,岳飞取一个“忠”字。初一十五的时候,常有人自发地来致敬。
离敬儒祠不远处的花园里,还有惠儒亭与之遥相呼应。 孙大午曾经胸怀作家的梦想,还参加过中国地质大学举办的汉语言文学专业函授班。现在,他把文学上的才情用到了公司的宣传语上,产品的广告上。
他在敬儒祠门前的廊柱上写上“地荒存天理,教疏润人心”,工业厂区的影壁墙上写上“名不苟得求美誉,利不虚受血汗钱”。他给水业公司的大午甘泉写广告词:“大午的天是蓝的,大午的水是甜的,大午的人是善良的。
” 孙大午说:“为什么孟母三迁?就是因为环境能够育人,环境能够改造人,能够熏陶人。” 企业文化对员工行为的影响,最有说服力的体现可以说是在2003年孙大午出事的时候,那时孙大午利用民间资金的做法被冠以非法吸收公共存款的罪名,他、副董事长、总经理、两个财务处长、三个财务人员全部被抓。
大午集团群龙无首的情况下,各个厂独立运作,每天记几十万的流水账。在孙大午入狱158天的日子里,员工没有一个人趁火打劫,也没有一个人落井下石,中层干部没有一个人掉队。
孙大午出来后,重新建账,上千万的流水,只有2,000元对不起来。连检察长都对孙大午说,“你们的企业是个奇迹。”孙大午在向我们讲述这个结果时,非常骄傲:“学了这么多年《论语》,他们知道,不义之财不取,他们忠于事敏于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