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常道》和《家世》的作者 余世存如何诠释中国人的君子之风
余世存 诗人、学者。曾主持过十年之久的“当代汉语贡献奖”。出版有《非常道》、《非常道Ⅱ》、《中国男》、《老子传》、《大民小国》、《家世》等。
那时候,余世存还住在北京的芍药居。一天,门铃响了。他推开门,发现是楼下的邻居。小两口想从他家阳台绕路,给自己家的南窗口安装护栏。
护栏装好后不久,邻居的母亲却从北阳台跳楼了—老人是不久前小两口刚接到北京的,本打算年纪大了在孩子家享享清福,没想到却一时想不开,寻了死。
这件事对余世存的触动很大。“老无所依”,这四个字让他突然意识到中国已经进入到一个老龄化的社会。实际上,北京城里这样的老人不下几十万—语言不通,没有朋友,儿女忙于工作,也无暇多和他们说几句话,比“蹲移民监者更难受”。
其实早在《非常道》出版后,余世存就开始考虑,是否能够从家族记忆中寻求解决当代人困境的途径。为此,他还跟好友野夫开了个“小会”,讨论的结果是,“家族这个题材值得挖掘”。老太太跳楼这件事,让余世存突然感觉到写作的迫切。“我觉得是时候把我的一些想法跟读者分享了。”
不久后,有编辑找到余世存,约他开个专栏,写写中国人的君子之风。余世存想了想,提议道,“不如就先写家世、家风吧。”随后,《家世》的作品就出炉了!那么,《家世》想传达给读者一个什么样的家族观念?余世存如何诠释中国人的君子之风?
余世存诠释中国人的君子之风在家世这本几乎都表达出来。余世存说,从新文化运动开始,中国人已经离家出走一百多年了。无论是个人、家族、宗法文化和传统的中国文化,现在基本上是回家的状态。包括这几年兴起的“国学热”、“民国热”,还有大家对传统节日越来越重视,这显示中国人对自家文化的一种认同感,从这些大大小小的方面都可以看出这是一个回家的时代。
在回家的过程中,我觉得需要对传统的中国家族文化进行梳理。新文化运动对家庭文化的否定,族权文化对中国人的束缚,到现在为止还是有很大的负面影响。那么,如何从家庭文化中找到一些正面的东西,就是我想要表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