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庆祥个人书法作品欣赏组图
如今会写字的人越来越多,叫“书法家”的人也越来越多;书法界炒作也越来越疯狂,书法艺术的贬值更是令人寒心。不过,真正把书法当作一门事业,“板凳甘坐十年冷”,“衣带渐宽终不悔”的书坛老黄牛尽管已越来越少,但他们却依然坚守着自己的一方净土,孜孜不倦地追求着书法的圣洁与纯真。书法家孔庆祥先生就是这其中的一员。
孔庆祥先生系孔子七十二代孙,1938年出生于山西运城,1960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1980年任山西大学教授,现在北京石景山长期致力于中国书画研究与创作,并被新华社新华书画院特聘为画师。
爱因斯坦曾说过:“热爱是最好的老师。”孔庆祥先生从小就酷爱书法,楷书临颜、柳、欧、赵四大家;行书、行草临“二王”;狂草临怀素和张旭,功底深厚,特别在“二王”体上甚有创意和造化,其字体洒脱自然、圆浑蕴藉、豪健奔放、润雅丰韵,其章法上下衔接平中寓奇,自然一体,雅俗共赏。
孔庆祥先生不仅善写小楷,更令人叫绝的是,已七十二岁高龄的孔庆祥先生却能写得一手气势磅礴的巨书。据了解,孔庆祥先生的巨书为国内仅有,其书写的“虎、龙、剑、福、寿”等巨书,单字可书6米*3米,尤其是一笔“虎”字的中心一笔可拉5米长,不会有弯曲和停顿,一气呵成且和谐自然,功力非同一般。
正因为孔庆祥先生书法艺术的独特魅力,其作品不仅为国内收藏家们喜爱,也被日本、韩国、新加坡、台湾等国家和地区的众多书法爱好者所收藏。
孔庆祥先生在书法艺术上的成就和他的天赋分不开。早在他八岁那年,孔先生的父亲请了一位当地小有名气的“写家”来为家里写过年祭祖的对联“礼义廉耻 孝悌忠信”八个大字,孔先生看过后说:“这几个字有一半是败笔”。那位“写家”大为生气,说:“小小年纪懂得什么是败笔?”,年少轻狂的孔先生自然不甘示弱,挥手将那八个大字重写了一遍,写完后,“写家”大吃一惊,连连对孔先生的父亲说:“这孩子将来一定有大出息”。
从那以后,孔先生对书法更是痴迷,每看到有好字他都要仔细研究揣摩一番,认真体味其精妙之处,日积月累之下,孔先生书法功底也是突飞猛进,小学四年级时,他已是远近闻名的小书法家了。
孔先生还有一个爱好就是喜欢和他人“叫板”。有一次,孔先生去山东一高校出差,在校园内见一人正挥豪泼墨,不由走上前去评头论足。那人很是不服,孔先生二话没说,拿起笔同样写下“拼搏”两个大字,然后让路人评说。一番比较,高下自分。不过,据孔先生说,这样的“比武”没有几次,更多的都是互相切磋和交流。
作为一名书法家,孔庆祥先生对书法艺术有着自己的理解。“书法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典型表现形式之一,它的民族独特性传统性,必须坚守,而不应简单地去追求‘现代’和‘时髦’。作为一名书者,只有在根植传统文化精髓的基础上,师法名家、融会贯通,并形成自己的独特风格,艺术灵性才能在笔端尽情挥洒。”他认为,书法要与中国传统文化精神与理念相一致,要从思想深处浸透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
对中国书法艺术精髓的深刻认识,或许是孔庆祥能够长期坚守的主要原因。有人说,书法艺术是“三尺台前勤作功,苦心斋里有乾坤”。数十年笔耕不辍,孔庆祥先生悟出对艺术境界的追求有如一个人的成长历程,在他的字里行间看到的是磨练的印记、是耕耘的艰辛,更是超脱的自信和孜孜追求的韧性。凭着多年的积淀和近一段时期的潜心创作,他的书法功力日益深厚,恰似一坛刚刚揭开盖子的陈年老酒,缓慢而又持久地散发着醇厚的香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