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王铭铭 北京大学教授王铭铭推荐:《西藏的文明》
对于许多都市人而言,读书正成为一种奢侈,仰或是一个遥远的记忆。生活中案头与枕边,电脑取代了思考,遥控器取代了书签,偶尔捧卷,也是以独自打发时光的形式进行,那些与大家分享阅读的习惯渐渐消失。
如何让读书重新成为每个人的习惯,让大家在冰冷高效的机械科技时代,重温我们的阅读生活,重新感知在阅读中获得的那份愉悦,让人类之间互相影响感受、互相分享认知。这里,我们发起一项阅读复兴的活动,请来百名专家推荐好书,并与读者分享他们的阅读体会。以下是北京大学教授王铭铭的推荐书目:
2009年里,您读到最好的书有哪些?
过去的一年里,多读了一些书,多数算不上大经典,但却给人不少收获。首先是民族史学方面,一组是拉铁摩尔的《中国的亚洲内陆边疆》、史禄国的《北方通古斯的社会组织》及石泰安的《西藏的文明》、另一组是陈序经的《匈奴史稿》、徐嘉瑞的《大理古代文化史》及史金波的《西夏社会》。
历史人类学方面,部分重读了萨林斯的《历史之岛》、利奇的《上缅甸政治体制》等。域外文化研究方面,除了重读李安宅、费孝通、许烺光、乔健的相关论著外,还重读了康有为的《欧洲是十一国游记》,且因此去了一趟罗马。
请用一个或者若干个形容词来总结2009年的阅读生活?
讲课还是我约束自己的时间,使自己有连贯的阅读的基本办法,这我要感谢学生的参与。因主编《中国人类学评论》,浏览的稿子比读的书多。这些年到西部多了,发现那里的学者历史上和现在都写过不少好书,但没有引起我们太多注意。其实,随着这些书在书架上累积得越多,我的心理压力越大,越感到自己的无知。比较幸运的是,我兴许已浏览过一些,且并不自恋。
请给大家分享一个读书方法或者建议?
泛读与精读的结合是老师教给我的基本办法,但怎么对该泛读和该精读的书加以合理的区分,这则需要磨练。在国内社会科学教育依旧停留于赶时髦、好功利的情况下,不妨先选经典之作精读,写述评也不宜宽泛。
另一种读书,是为了享受,其实享受型的读书是可以培养的。通过精读来培养社会科学的享受型读书习惯,是可能的。可这与泛读并不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