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艺谋张伟平分手原因:钱权女人【图】
![](https://pic.bilezu.com/upload/7/d8/7d8b29633e4c1f2aedc509fae16571fc_thumb.jpg)
张伟平首谈与张艺谋分手
无论和张艺谋分道扬镳的消息传得再怎么沸沸扬扬,张伟平都没有表态;直到最近,微博上有传言说新画面公司面临解散,已经开始给员工发遣散费,张伟平这才终于憋不住了。昨天,张伟平接受某门户网站的采访,首次回应与张艺谋之间的恩怨,两人最后一次见面还是《金陵十三钗》的首映式,此后“打电话不接、发短信不回,我都找不着人。”对于这个已经亲密合作了16年的伙伴,张伟平此时像一个受到伤害的恋人:“我现在跟他没啥关系了。”
唏嘘:十六年朋友今分手
张伟平与张艺谋的合作始于1996年的《有话好好说》,当时张艺谋与巩俐(在线看影视作品)分手,由于没了这个金字招牌做女主角,原计划投拍《有话好好说》的资方决定撤资。张伟平慷慨投入2600万,让影片得以顺利拍摄,尽管后来张伟平亏了1000多万,但是却激起了他拍电影的斗志,1997年成立了新画面公司,张艺谋管艺术创作,他管发行营销。16年里,张伟平和张艺谋没有任何形式的契约,纯靠信任互相支撑。张艺谋从文艺的第五代导演,成长为能登上北美票房榜首位的商业片大拿,张伟平功不可没。当然,这个过程中,外界对于张艺谋放弃艺术追求、只注重商业成绩的批判和质疑也不绝于耳。
张伟平形容起两人的关系,用的都是“无话不谈”“推心置腹”“千金难求”,16年来,他口无遮拦地为张艺谋吹过牛、辩过护、掏过心窝子也背过不少骂名。而张艺谋每次接受央视采访都感叹:“我的这位投资人,一不看剧本,二不看账本。”
张伟平甚至还向媒体谈到过这样的设想:“以后老了不拍电影了,我们就一起去旅游,找一个山清水秀的地方休息,或者看别人拍的电影。”但没有人想到两人会以这样的方式结束合作。
张伟平在接受采访时透露,他最初也是从别人口中得知张艺谋要离开新画面的消息。去年9月底,他请一些朋友看《十三钗》的点映,然后一起吃饭。民生银行的行长洪崎告诉他有个公司想上市,并且从这个公司得到消息,说张艺谋拍完《十三钗》就准备和新画面分道扬镳了。张伟平不信,还当着饭桌上近十个人的面给张艺谋打电话对质,张艺谋当时的回应是:“不可能,造这种谣的人多了!”张伟平当时也没当个事,很多人希望他们分开,他也习以为常了。直到后来看到很多“知情人”出来爆料,他才意识到这是个事了。
寻找:张艺谋的手机永远是小秘书
张伟平说,他那时候就开始找张艺谋,“这么多年了,咱哥儿俩什么事儿不能见面聊聊啊?”但是张艺谋的手机永远是小秘书。张伟平联系张艺谋的助手庞小姐,对方说导演在国外呢,然后就没信儿了,“打电话不接,发短信不回,到现在都这样。”张伟平说,“不过我想这也是正常,这可能就是合久必分、分久必合呗。不正常的就是,什么事儿不能当面说啊?有什么不满意当面说啊。什么知情人爆料?我还不知情呢!所以我经常想起中国那句老话就是,日久见人心。现在别说人心了,人影都见不着了。”如果找到张艺谋,想对他说什么?张伟平说:“当然是我们之间的问题,而不是网上传得乱七八糟的,都不着边。起码给我一说法嘛,你对我不满意,给我一个说法啊。躲着不是个事儿,但到现在他也没信儿。”
分手:我现在跟他没啥关系了
导致二张分手的导火索究竟是什么?是不是《十三钗》票房失利?张伟平表示,他其实清楚这个片子达不到预估的10亿票房,“第一,不是3D,第二,不是IMAX。第一票价卖不上去,第二占不了大厅,我一下子就处于非常劣势。又有奥斯卡这事儿(指冲击奥斯卡最佳外语片未入围),咱处于劣势。”他请了海外一流的发行团队,至于为什么没有卖好,海外发行团队可以告诉你是不是新画面的原因。“不管怎样,努力了,尽心了,问心无愧了。”外界盛传张艺谋将与万达影业签约,张伟平怎么看张艺谋今后的发展方向?张伟平说:“我不看他,我现在跟他没啥关系了。”
以后:想做谁的电影就做谁的电影
张伟平曾说过:“如果有一天张艺谋不拍电影了,那么新画面公司也就没有存在的必要了,因为这个公司就是为张艺谋一个人开的。”现在张艺谋去意已决,新画面公司今后将何去何从?张伟平否认了解散公司遣散员工的说法,“公司正常运行,但是天热,给大家放个暑假。”至于是否还会拍电影,张伟平说:“新画面公司从中国电影最困难的时候开始投资电影,怎么会因为一部片子(指《金陵十三钗》)就解散了呢。新画面不是不扛事的公司啊!所以我觉得过多的解释没必要,新画面公司,它投资电影做了16年,这点事儿算什么。以后想做什么电影做什么电影,想做谁的电影就做谁的电影。投资电影、签的艺人、电影制作和营销,新画面是轻车熟路的,是有口碑的。”
双张传奇
《有话好好说》
1998
1996
《我的父亲母亲》
《一个都不能少》
1999
《英雄》
2000
《幸福时光》
2004
2002
《千里走单骑》
2005
《十面埋伏》
2006
《三枪拍案惊奇》
《满城尽带黄金甲》
2010
2009
《山楂树之恋》
《金陵十三钗》
2011
网友:我们再也不相信“爱情”了
张伟平的这段访谈,在影迷中掀起不小的波澜。
“张艺谋贴吧影迷会”发表微博:“以前‘为兄弟两肋插刀’,现在‘背后插兄弟两刀’,大嘴张伟平你可真行啊!为什么张艺谋导演觉得和你很难再合作下去?1)十三钗时强加进床戏并大肆炒作;2)你攻击全国院线导致张导面临空前尴尬; 3)你主动撇开张艺谋更变本加厉乱喷合作人员;4)你用虚假兄弟情绑架张导,限制创作自由。还讨说法?”“大家都是成年人,有啥说清楚不就好了”“再次证明:这世上没有永恒的朋友,只有永恒的利益!”“张伟平能吆喝,牙尖嘴利能挡事;张导起码表面上很文艺,有点小内敛小闷骚的个性,两人有互补性哦。估计一对夫妻相处二十年都百看生厌审美疲劳了,别说两个大男人了。劳燕分飞后,祝福!”
更多网友说:“怎么感觉像两口子闹离婚啊?”“七夕节都快要到了,我以后再也不相信爱情了!”“爱的时候是真的,分手的时候说的话也是真的,只不过是这段关系要结束了,但并没有欺骗,对吧!”“离就离了吧,毕竟恩爱过,谁也没亏。”
网友们用各种歌词来调侃二张的分手,“离开我,你会不会好一点,离开你,什么事都难一点”、“如果没有你,没有过去,我不会有伤心”、“我们还能不能能不能再见面,我在佛前苦苦求了几千年”、“太委屈,连分手也是让我最后得到消息;不哭泣,因为我对情对爱全都不曾亏欠你。”
更有娱乐节目干脆用辛晓琪的《领悟》作为这条新闻的背景音乐:”啊,多么痛的领悟,你曾是我的全部……”
昨日,流传已久的张伟平和张艺谋这对黄金搭档拆伙的消息终于得到了当事人的证实———张伟平接受新浪娱乐采访时正式承认,“我和他(张艺谋)已经没什么关系了”。
当事人终于开口,但内情并不是像张伟平说的那样简单。南都记者经过多方了解,发现二人合作16年来,裂痕早就已经存在,“分手”是早晚的事儿。
张伟平:我现在跟张艺谋没啥关系了
张伟平表示,去年《金陵十三钗》首映那天是他最后一次见张艺谋。之后两人开始全球宣传,他忙着全球卖片,而张艺谋就带着演员去了柏林,他们就再也没见着。
张伟平透露,去年9月份就收到消息说张艺谋要离开新画面。在《金陵十三钗》的一场点映会上,他从民生银行行长洪崎口中听到过“张艺谋打算拍完《十三钗》和新画面分道扬镳”的消息。“我当时听了觉得很诧异,我说不可能啊!我还当着大家的面儿,饭桌上将近十个哥们,给张艺谋手机留了言,他很快就给我回了电话,张艺谋说:‘干吗呢?’我说:‘刚放完你的片子,大家反应挺好的,民生银行的行长洪崎跟我说了,说你在外面说,合作完《金陵十三钗》,就要跟新画面分道扬镳了?’艺谋在电话那边还跟我说:‘不可能,造这种谣的人多了!’我说:‘是啊,造了好几年了,希望咱俩分开,我都习以为常了。’”
直到张伟平看到很多“知情人”出来爆料的时候,他才觉得这是个事儿了,于是开始找艺谋,“说咱哥俩出来聊聊吧,这么多年了,咱哥儿俩什么事儿不能见面聊聊啊?”但张艺谋的手机永远都是小秘书,找张的助理庞小姐,得到的回应是他在国外。“后来没信儿了,打电话不接,发短信不回,到现在都这样。所以我想,你们谁知情?我都蒙在鼓里呢,你们知什么情?”张伟平表示自己自从今年三月份到现在,他就一直联络不到张艺谋。“不过我想这也是正常,这可能就是———合久必分、分久必合呗。不正常的就是,什么事儿不能当面说啊?有什么不满意当面说啊。我现在都蒙在鼓里呢。打电话不接、发短信不回,我都找不着人”。张伟平表示希望张艺谋最起码给他一个说法,躲着不是个事儿,“但到现在他也没信儿。所以我想,算了吧”,他也不想预测张艺谋今后的发展方向,“我现在跟他没啥关系了”。
南都记者也一直在联系张艺谋方面,截稿前,还没有收到任何来自张艺谋的回应。
南都记者打探:还是逃不开“钱”和“权”
张伟平把张艺谋推进了一个“不讲情义”的境地,但是“分手”毕竟是两个人的事儿,谁是谁非,必定有各自不同的看法。据南都记者向熟悉内情的人士了解,二张分手是多年摩擦的累积。摩擦的点一是钱;二就是制片人和导演的“天然矛盾”———对影片的控制权;还有一个,则是不好说的“女人”。
钱?
早在张伟平发声之前,曾有与二张相识多年的圈内人向南都记者透露,张艺谋从《山楂树之恋》开始,就没有收到源自电影的报酬,也就是说,自2010年起,他拍片的收入为零。圈内人揣测,这是引发张艺谋对两人合作关系产生不满的一大原因。
南都记者就此说法向知情人打探,获知张伟平方面对此的解释是,两部电影都没有赚到钱。
从《山楂树之恋》开始,张伟平和张艺谋签订了一个简单的协议———内地票房基本打平成本,海外票房就是纯利润,拿到回收后二张均分。《金陵十三钗》内地票房最终6.5亿,勉强抵上张伟平号称的投资———6亿。但是影片在海外发行状况不好(北美票房不到40万美元),没有回收是情理之中。但是像《山楂树之恋》这样,新人演员,没有大场景和中小成本电影,内地票房回收就达1.5亿,怎么会不赚钱呢?对此,知情人向南都记者算了笔账,“张艺谋花的钱,你们都看不到,从前期选角就开始烧。找演员是全国大撒网,几十个人下去,持续时间可能超过1年。拍摄开始,一个剧组一天动用70-80辆商务车,这些都是大开支。”到了拍摄期间,花钱更厉害,“张导为了让新演员发挥最好的效果,往往是几十次上百次地拍摄,来换取最好的效果,这些都是钱。”不过,业内人士也证实现今电影拍摄,都使用数字摄影机,胶片成本几乎为零,只是不断重拍会导致剧组的误时影响到其他环节,造成开支增加。
据透露,张艺谋在剧组也有“签字权”———他签字的单据就可以入账报销,知情人声称,《金陵十三钗》一部戏,张艺谋签过字的报销单据高达4亿。据估算,《金陵十三钗》亏损两亿多。
金钱上的纠缠对于两位大佬来说,并不是决定性的因素,但毕竟让人“心里不舒服”,进而成为分手的诱因之一。
权?
“权力”是两张闹掰的另一主要原因,虽然张艺谋经常在媒体上说,张伟平不看账本不看剧本,但有圈内人士向南都透露称,张艺谋认为张伟平对他的创作限制不少,更对后者把电影的成绩很大程度上归功于他自己感到不满。而张伟平方面则一直认为,向来都是导演说了算。有知情人士向南都记者历数,二张合作那么多年,张伟平强加意见到张艺谋的电影,最主要是三次:
一次是在《满城尽带黄金甲》,张伟平出于市场和票房考虑,让周杰伦加入,而张艺谋对起用这个没有表演经验的歌手和周润发、巩俐对戏,是有顾虑的。第二次是在《三枪拍案惊奇》的时候,张伟平执意加入小沈阳(微博)。第三次则是最让张艺谋恼火的———《金陵十三钗》中克里斯蒂安·贝尔和倪妮(微博)的那段床戏是剧本里没有的(贝尔接受采访时也表示曾经无法接受这段床戏),张伟平则坚持要拍,而且还在宣传中大力宣传这个点,甚至还有《我和贝尔演床戏》这样一篇文章出现,这一次似乎触及了张艺谋的底线。
女人?
两位娱乐大佬身处江湖,难免有关于女人的花边传闻,也被坊间渲染成两人分手的原因之一。去年,因张伟平带着《金陵十三钗》的配角韩熙庭(微博)出席金球奖,主角倪妮和导演张艺谋缺席,引发各种猜测。南都记者打探获知,张艺谋原来选定的怡春另有其人,但张伟平的态度则是“怡春找谁都可以演”,最后韩熙庭还“顶替”倪妮出现在金球奖颁奖礼上。知情人士表示,新闻爆出后,张艺谋和张伟平在如何处理事态上确有分歧,但外界的揣测难免有所夸大。
另外,在张伟平公开了二张分手之后,之前两则关于张艺谋“生二胎”、“天价宣传片”的两条新闻似乎也有了指向性。有网友推测,这可能是张伟平逼张艺谋“回头”的手段,对此,知情人士则回应道,“张伟平知道张艺谋太多事情,没必要找这两个点。”而张艺谋目前对待张伟平不理不睬的态度,知情人表示,“这可能是张艺谋的性格使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