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蛰存照片 施蜇存资料照片简介

2017-09-21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施蛰存先生是出色的文学家兼学者,而且是一位很有个性的知识分子.他20世纪30年代与鲁迅论战,50年代拒绝在教学中援引马列文论,这都是他个性的

施蛰存先生是出色的文学家兼学者,而且是一位很有个性的知识分子。他20世纪30年代与鲁迅论战,50年代拒绝在教学中援引马列文论,这都是他个性的体现。即使在晚年,他对社会也很关注,心里想什么就说什么,从不掩饰自己的想法——这一点是非常难得的。

施蛰存(1905年12月3日—2003年11月19日)生于杭州市,中国现代著名作家、文学翻译家、学者,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原名施青萍,笔名青萍、安华、薛蕙、李万鹤、陈蔚、舍之、北山等。

中学时喜读唐诗,作过旧体诗。1929年施蛰存因在中国第一次运用心理分析创作小说《鸠摩罗什》、《将军底头》而成为中国现代小说的奠基人之一。1930年代他主编的《现代》杂志(鲁迅《为了忘却的记念》一文就是在《现代》上发表的),引进现代主义思潮,推崇现代意识的文学创作,在当时影响广泛,开始在上海文坛崭露头角。抗日战争爆发后,他曾先后执教于云南大学、厦门大学、暨南大学和光华大学。

1952年以后,他任教于上海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施蛰存因早年与鲁迅有过论战,因而在1950年代至1970年代受到迫害,他也因此告别文学创作和翻译工作,转而从事古典文学和碑版文物的研究工作。20世纪80年代,由于现代主义思潮的重新涌入中国,他的文学创作才又重新开始受到重视。 

施蛰存一生的工作可以分为四个时期:1937年以前,除进行编辑工作外,主要创作短篇小说、诗歌及翻译外国文学;抗日战争期间进行散文创作;1950年—1958年期间,翻译了200万字的外国文学作品;1958年以后,致力于古典文学和碑版文物的研究工作。

施先生的小说注重心理分析,着重描写人物的意识流动,成为中国“新感觉派”的主要作家之一。施蛰存是一位很有个性的知识分子。他1930年代与鲁迅论战,20世纪50年代拒绝在教学中援引马列文论,晚年对社会也很关注,从不掩饰自己的想法。鉴于在文学创作和学术研究上的贡献,施蛰存曾被授予“上海市文学艺术杰出贡献奖”(1993年)和“亚洲华文作家文艺基金会敬慰奖”。 

1905年12月3日,生于浙江杭州水亭址。 1913年,随家迁居江苏松江(现属上海市)。 1922年,考入杭州之江大学。 1923年,入上海大学,开始文学活动和创作。第一部短篇小说集《江干集》自费刊印,撰《苹华室诗见》首次以施蛰存署名。

1926年,转入震旦大学法文特别班,与同学戴望舒、刘呐鸥等创办《璎珞》旬刊。 1927年,回松江任中学教员。 1928年后,任上海第一线书店和水沫书店编辑,与戴望舒等合编《文学工场》、《无轨列车》,发表《妮侬》、《雨》等小说、新诗。

1930年,与戴望舒等编《新文艺》月刊,刊载《鸠摩罗什》、《凤阳女》、《阿秀》、《花》等小说,心理小说《将军的头》。 1932年,主编大型文学月刊《现代》,发表《创刊宣言》、小说《残秋的下弦月》、散发《无相庵随笔》等。

短篇小说集《李师师》出版。 1935年,应聘上海杂志公司,与阿英合编《中国文学珍本丛书》。主编《文饭小品》六期,编纂《晚明二十家小品》,译德国小说家格莱赛《一九O二级》,译美国里德《今日之艺术》出版。

1937年以前,除编辑工作外,主要创作短篇小说、诗歌及翻译外国文学。抗日战争时期写作散文。 1939年,任教云南大学,编撰《中国文学史》、《散文源流》等教材。

等教材。 1943年,任教厦门大学,开设《史记》专题课,编撰《史记旁札》等教材。 1943年,任教厦门大学,开设《史记》专题课,编撰《史记旁札》等教材。

1952年,入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任教授,参加中国作家协会。 1954年,《轭下》新版于北京作家出版社。 1961年,编撰《后汉书征碑录》、《蛮书征碑录》。 1963年,编撰《云间词人姓氏录》、《三国志征碑录》、《隋书征碑录》、《魏书征碑录》、《北山楼碑跋》。

1964年,编撰《云间碑录》等,续撰《北山楼碑跋》,辑录《金石遗闻》、《宋金元词十遗》。 1974年,撰作《浮生杂咏》,续撰《北山楼词话》。

1978年,撰着《唐诗百话》,续撰《北山楼词话》。 1980年,主编《百花洲文库》,译法国象征派诗人庞维尔、达尔尚、马拉尔美、孟代思、韩波散文诗编为《法国散文诗十篇》。 2001年,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施蛰存文集·文学创作篇》第二、三卷,《北山散文集》,以及《唐诗百话》、《北山谈艺录续编》。 2002年,《施蛰存日记》由文汇出版社出版。 2003年11月19日,病逝于上海。

施蛰存于2003年11月19日因全身器官衰竭,在上海华东医院逝世,享年99岁。施蛰存一生的成就与波折,映照着中华民族文化曲折的历史命运。

施蛰存先生去世前,在医院住了4个月,在去世前的最后两天已经陷入半昏迷状态。虽然医生使用了各种办法,最终他因全身器官衰竭而去世。由于医生的努力,他在走时很平静。在施蛰存先生住院期间,华东师范大学为他祝贺了百年诞辰,他们把给他做的节目、送他的礼物拿到医院,施先生非常高兴。

施蛰存先生的晚年主要是看书看报,观赏他的那些“小古董”,人们从各个国家给他带回来各种小碟子,有100多个,他非常喜欢。其他的时间,就是接受人们的拜访,讲些上世纪30年代的旧事,耐心回答一些问题。

:《春天的诗句》、《怀念云南大学》、《雨的滋》等

:《鸠摩罗什》、《将军底头》、《蝴蝶夫人》、《梅雨之夕》等 

施蛰存在小说艺术的探索上是自觉而积极的,他走在了当时社会的前列。施蛰存在20世纪30年代创办《现代》杂志,引进现代主义思潮,推崇现代意识的文学创作,翻译了大量的外国文学作品,而且他本人还亲自实验创作现代感极强的小说与诗歌,成为了“新感觉派”的主要作家之一。

施先生的小说注重心理分析,着重描写人物的意识流动,这在当时是非常前卫的。但是我们的文学研究界长期忽视他,只是到了20世纪80年代,由于现代主义思潮的涌入,才开始重新研究他。更让人尊敬的是,施蛰存先生在50年代受到迫害,起先是被剥夺当教师的权利,被赶到图书馆资料室,而后干脆被戴上右派分子的帽子,工资减半,有一段时间甚至只发生活费。

“文革”期间连住房都被造反派强行缩小,只能在三楼晒台上自己搭上一间小板屋生活。在这样的条件下,施蛰存转向了古典文学和碑版文物的研究工作,其艺术生命力非常顽强,在这些新领域取得的成就更让人钦佩,从中可以看出,施蛰存先生是一位全才。 

中国近现代文学是经历了西化和化西的双重变奏的,施蛰存的早期作品就足以说明这一点。他吸收了精神分析学派的观点,在表现手法上运用了大量心理描写,深入开掘人的内在世界,存在明显的西化特点,但同时施蛰存努力使西方技巧本土化,他把笔下的人物还原到日常生活当中来,从正常人的角度刻画他们的细微心理活动,显示出作品对很多习以为常的现象的认识和批判,化西成分显著。西化和化西复合变奏之间存在着深刻的内在联系。

施蛰存与鲁迅(1881-1936)有过愉快交往的回忆,也有过瞠目怒对交锋的历史。1929年年底,施蛰存和戴望舒等经营一水沫书店,为发展无产阶级革命文学,他们想系统地介绍苏联文艺理论,将书从英、法、日不同版本翻译过来,丛书名为《科学的艺术论丛书》(后易名为《马克思主义文艺论丛》)。大家商请鲁迅来领导,由冯雪峰出面与鲁迅联系。鲁迅欣然应诺,并拟定十二种选目。鲁迅亲自承担其中四本书的译事。

三年后,左联以柔石为代表的五位革命作家遭国民党杀害,鲁迅拍案而起,写了《为了忘却的记念》,施蛰存顶着巨大压力将此文发表在自己主编的《现代》第二卷第六期上。为增强宣传效果,施蛰存还向鲁迅索来柔石的照片、手迹,另配上一幅珂勒惠支的木刻《牺牲》,同时加上鲁迅的近照,精心编成一页《文艺画报》,与文章一并隆重刊出,社会反响强烈。

令施蛰存毕生难以忘却的是:鲁迅与他打笔墨官司时,斥他为“洋场恶少”。盖当时《大晚报》辟一栏目“介绍给青年的书”,请一些社会名流推荐书目。施蛰存在推荐表格上填了《庄子》和《文选》,并附加一句“为青年文学修养之助”。

鲁迅读后,不以为然,在《重三感旧》一文中,将之和“学起篆字来了,填起词来了”“信封也有自刻的印板了,新诗也写成方块了”等现象相提并论,批评为“光绪初年的雅人”。施蛰存年少气盛,觉得有点委屈,他此举只不过提倡“古为今用”而已,何必大惊小怪,遂撰《〈庄子〉与〈文选〉》一文,“替自己作一个解释”,并说“没有经过古文学的修养,鲁迅先生的新文章决不会写到现在这样好”。

铆上劲后,鲁迅又写《〈感旧〉以后》等系列文章批驳;施蛰存不服气,据理力争,以《推荐者的立场》、《突围》等辩白应战,使论战升级。以善战著称的鲁迅,在《扑空》的结尾犀利地写道:“……他只有无端的诬赖,自己的猜测、撒娇、装傻。

几部古书的名目一撕下,‘遗少’的肢节也跟着渺渺茫茫,到底现出本相:明明白的的变成‘洋场恶少’了。”施蛰存此前对鲁迅是尊敬的,尽管在文字上闹过点小意气,仍执礼甚恭,但现在对方骂自己是“洋场恶少”,他只能赤膊上阵以恶相恶了。拳击场上,两个不同量级的运动员对垒的结果是不言而喻的。

“洋场恶少”的阴影,笼罩了施蛰存大半生。他本名施德普,一气之下易名为施蛰存——“尺蠖之屈,以求信也;龙蛇之势,以存身也。”

为中国“新感觉派”的主要作家之一。他还在古代文学和碑版研究方面涉猎广泛,为学术界贡献了一大批重要研究成果,因而又有“百科全书式的专家”之誉。施蜇存先生不仅以优秀作品嘉惠文坛和学界,更以独特的人格魅力垂范后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