澄迈桥头地瓜年产值8112万 比普通地瓜价格高10倍

2017-06-14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原来只能用来喂猪的地瓜,如今纵身一跃,成为各大超市.酒店内供不应求的农产品.位于澄迈县西北部的桥头镇,土壤富含硒元素,被喻为海南的富硒之乡,当地培育出来的地瓜硒含量高达0.07mg/kg,食用富硒地瓜可以有效补充人体硒元素,增强机体免疫力,预防多种疾病.近年来,桥头镇打造桥头富硒地瓜等特色农产品品牌,也为当地农民走出了一条通往小康生活的康庄大道.位于桥头镇东部的沙土村委会,下辖的13个自然村祖祖辈辈都以种植地瓜为生,因为当地土质都为沙土,不适宜种植水果.槟榔等热带高效农作物.以前我们种的地瓜,质

原来只能用来喂猪的地瓜,如今纵身一跃,成为各大超市、酒店内供不应求的农产品。位于澄迈县西北部的桥头镇,土壤富含硒元素,被喻为海南的富硒之乡,当地培育出来的地瓜硒含量高达0.07mg/kg,食用富硒地瓜可以有效补充人体硒元素,增强机体免疫力,预防多种疾病。近年来,桥头镇打造桥头富硒地瓜等特色农产品品牌,也为当地农民走出了一条通往小康生活的康庄大道。

位于桥头镇东部的沙土村委会,下辖的13个自然村祖祖辈辈都以种植地瓜为生,因为当地土质都为沙土,不适宜种植水果、槟榔等热带高效农作物。以前我们种的地瓜,质量、口感不是很好,很多都是拿来喂猪,要不然就是做成地瓜干。沙土村委会副书记杨英春告诉商报记者。

从1996年开始,杨英春描述的情况开始有了转变。由东洋水产品公司引进优良地瓜品种在沙土村委会昌堂村种植了150亩的地瓜,在热带季风气候的海风下和富硒的沙壤土中栽培出来的地瓜品质非常好,逐渐赢得了人们的认可。

其后,东洋水产品公司陆续向周边村民发放少量种苗,由村民代为种植。经过十多年的发展,沙土地瓜逐渐赢得了消费者的认可并占据了一定的市场份额。但由于条件所限,无法大规模推广,自然也无法产生更大的经济效益。

大约在5年前吧,我选了最好的地瓜包装好以后运到南北水果市场去卖,6斤一箱,每箱10元都卖不出去,亏了一万多元。回想起当年遭遇的挫折,杨英春感慨不已。

2008年9月,海南绿好现代有限公司在桥头镇成立了澄迈桥头绿丰然甘薯专业合作社,并建立了一个220亩的种植基地,同时向合作社成员提供种苗,种植了350亩的地瓜。此时,当地村民也逐渐认识到了沙土地瓜的经济价值,积极投身于沙土地瓜的种植,种苗不够,他们就自己培育。在2008年-2009年的生产季节,全镇沙土地瓜的种植面积达到了1700亩。

但是,绿丰然这个名字不能代表我们桥头镇,按照县政府商标富农的号召,我们决定打造出具有我们桥头镇特色的品牌商标。桥头镇镇长郑光伟说。

桥头地瓜真正迎来春天是在2009年5月。郑光伟称,这首先得益于大学生村官王文克的点子好使,在王文克当选沙土村委会书记后,想方设法推销桥头地瓜打造品牌。

不久后,沙土村带头成立了澄迈桥头沙土甘薯专业合作社,将桥沙地瓜正式注册成商标,并在昌堂村建立了一个占地120亩的种植基地;同时,在东方市八所镇建立了一个占地50亩的种苗培育基地,为社员提供优质种苗。因为有了相对稳定的种苗供应,当年参与种植的农户达到600余户,种植面积扩大到2580亩,平均亩产3500斤,产值达1200万元,户均收入近2万元。

2010年,桥头镇与省农科院合作,成立脱毒种苗培育基地,成功研制出新一代脱毒种苗,彻底解决了制约桥头镇沙土地瓜产业发展的瓶颈。

近几年来,桥头镇积极响应县委县政府关于建设商标富农示范县的号召,结合本镇实际情况,支持成立了12个合作社,桥沙、澄沙两个品牌获得了海南省著名商标。

谁能想到,过去最多1元/斤的桥头地瓜,现在需求最旺盛的时候10元/斤都买不到。在政府的扶持下,桥头镇不断做大做强沙土地瓜产业,取得了可喜的成绩。据统计,目前,桥头镇参与种植富硒地瓜的农户已达1120户,平均亩产增至3500斤,种植面积扩大到14473亩,现已开始收获,预计产值可达8112万元,户均收入可达27000元。

5月16日,记者在桥头镇昌堂村的田地里看到正在采摘地瓜的村民王玉兰,她几乎不用多少力气就将地瓜掏出来,看得出土质十分柔软松散。王玉兰告诉记者,她家共有地瓜田5亩,每亩产量3000斤左右,现在都已经采摘得差不多了。按照地头收购价2元/斤计算,她家收入大概在3万元左右。此时烈日当头,王玉兰擦了一把汗,笑眯眯地说道:想到自己种出来的地瓜成了名牌产品,所有的辛苦都是值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