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敏集中营 朱德女婿忆:朱敏在集中营过“非人”生活
东方网9月25日消息:北京新街口外大街,北京师范大学附近一处平常住宅底楼,陈设的家具都已显破旧,与普通住宅不同的是,房间里处处可见朱德印记,开国元勋之后朱敏夫妇便在这里度过了生命的大部分时间。
今年7月,朱敏女士离世三个月后,这间屋子的大厅墙上,朱德的几幅字画之间多了一张朱敏的遗像。除此外一切如故:门口一尊朱德的半身塑像,前方的花瓶内常年鲜花盛开;大厅的橱柜内,处处是与朱德相关的照片……字画之中一副《游越秀公园》,如兰花般雅致的四行字:越秀公园花木林,百花齐放各争春,唯有兰花香正好,一时名贵五羊城。
妻子离开三个月来,刘铮已经渐渐习惯了这种平和的孤单。“1953年从莫斯科回来之后,生活就一直是平淡的,这也是老人家(朱德)的要求。”数十载以来,朱德对这个家庭的影响一如其对整个中国的影响一样深远。
中央文件出现“朱毛”落款
护国运动后,朱德到上海遇见了孙中山。孙中山要朱德去美国,而朱德却坚持要去德国,去看欧洲的情形,“其实他那时已经认清了学习马克思主义是惟一的出路了”。去德国的同一年,朱德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早年行走嘉陵江畔的朱德或许也没有想到自己将对后人乃至一个国家产生如此重大的影响。在新近公布的《朱德自述》中他曾这样描述自己的出身:
“家里从来没有人读过书,在这时,家里也还是富裕的中农时期,有吃有穿。那时才七岁,从前在四川读书,也不要多钱。四百个铜钱一年,白天跑着去,晚上回来,中午还要回来吃饭,是走读。头一年就读了一本《大学》,《中庸》、《论语》也读了,到了《上孟》、《公孙丑》那一章。”
朱德开始读四书五经的时候,也是中国社会剧变之时。中日甲午战争以后,大清的昏暗腐败完全暴露,“亡国”的口号提得很高,“变法”的思潮也很快地反映在各处。
1908年间,谙得各种世事,朱德决心到云南去。在云南,朱德入了云南讲武堂,并正式开始学习军事。第一学期后,参加了辛亥革命。
随后几年,经过云南起义、护国运动后,朱德曾两次到上海,第二次到上海时,便遇见了孙中山。朱德对孙中山印象很好:“孙中山那时叫他回广西的军队里去。但他坚持要出国,于是就叫他去美国。”孙中山告诉朱德:美国是新的国家。而朱德却坚持要去德国,去看欧洲的情形,“其实他那时已经认清了学习马克思主义是惟一的出路了。”去德国的同一年,朱德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1926年朱敏降生在莫斯科郊外,正值40岁的朱德留学苏联,国内北伐战争起时,为支持北伐战争,中共中央决定从国外抽调一批军事、政治工作人员回国参战,朱德也面临人生转折,回国参战。为了纪念这一年,朱德给女儿取名“四旬”, 就这样,四旬初降人间便离别了父亲,而这一别竟达14年之久。
1928年5月,这是中国革命历史上又一出高潮戏。毛泽东领导的秋收起义部队(也叫工农革命第一师)和朱德领导的工农革命第一师在井冈山胜利会师。
自从朱德和毛泽东井冈山会师后,文件上开始出现“朱毛”简称落款,“时间一长,大家都知道‘朱毛’是指军长朱德,党代表毛泽东。”“朱毛红军”老百姓这样叫,中央文件这样写,连国民党报纸也这样报道。“大概因为‘朱毛’好记忆,红军行军时,也用‘朱毛’做行进标记,看见‘毛’字往右拐,看见‘朱’字往左拐。”
在父亲转战疆场的岁月里,离别父亲的四旬,被母亲托付给外婆带回成都,就此远离双亲。在成都跟随着外婆,四旬被命名为“贺飞飞 ”。贺飞飞第一次认识父亲,是在成都街头的一张“悬赏捉拿”布告栏里,里面印着父亲朱德和毛泽东的头像。外婆指着朱德的头像告诉贺飞飞:“那是你爹爹。”
14年后一家人短暂重逢
分别14年后,关于父亲,长久以来贺飞飞的脑海里都是一片空白。“为了填补脑海里的空白,我用了几乎14年的时间,不断幻想,不断更新,不断塑造,尽量去想象一个善良、英俊、很有大男子汉味道的父亲。”在《我的父亲朱德》中,朱敏如此回忆
1938年,12岁的贺飞飞被周恩来和邓颖超通过多方打听找到。然而当听说要将贺飞飞送往遥远的延安与父亲团聚时,年老的外婆犹豫了,最终没有放身体不好的外孙女离开。
随着战事的变化,国共关系恶化。贺飞飞也成为国民党四处打听的目标。“姨妈突然被国民党警察抓走,在盘问中,姨妈一口咬定贺飞飞就是自己的亲生女儿,这才使她幸免于难。”
白色恐怖开始笼罩着贺飞飞所在的外婆家。朱敏记得的那个清晨,外婆在被窝里叫着外孙女的名字:“飞飞,外婆不能再留你了!”外婆告诉飞飞,母亲已经离世,唯一的道路还是要寻找父亲。此后不久,邓颖超又一次秘密来到成都,接走了朱敏和她的表妹。
穿着宽大的灰色军装,膀臂上带着红色十字袖章,这是贺飞飞安全抵达延安的护身符。分别14年后,贺飞飞终于再一次见到了父亲。关于父亲,长久以来贺飞飞的脑海里都是一片空白。“为了填补脑海里的空白,我用了几乎14年的时间,不断幻想,不断更新,不断塑造,尽量去想象一个善良、英俊、很有大男子汉味道的父亲。”在《我的父亲朱德》中,朱敏如此回忆。
尽管一路上,贺飞飞都在为如何开口叫一声“爹爹”而苦恼,但是,到达的一刻,脱口而出的呼唤声竟是如此的顺畅:“爹爹!爹爹!”毫无疑问,朱德也一眼认出了女儿,他匆匆跑下山坡,身后扬起了一串尘土,来到马车前,一把把女儿从车上抱下来。来到延安后,贺飞飞正式更名为“朱敏”。
被送到延安的第3天,毛泽东到朱德的窑洞串门。朱敏以前在国民党悬赏图上见到过毛泽东的画像,今天突然见到真的毛泽东,便好奇地高声叫出:“爹爹,毛泽东来了,毛泽东来了……”毛泽东拍拍她的头说:“才来就给爹爹当通讯员了,不简单!
”朱敏抬头看着毛泽东,觉得和悬赏图上有一点儿差别,那就是眼前的毛泽东嘴下边有颗黑痣,便天真地问:“你真的是毛泽东吗?”这下把毛主席给问乐了,他笑呵呵地反问:“ 难道还有假的毛泽东?”毛泽东走后,朱德郑重地对女儿说:“虽然我比毛伯伯大7岁,但为了表示尊敬,你以后要叫他毛伯伯。”
可是,尽管与父亲的团聚来之不易,但在延安与父亲一起过了第一个春节后,朱敏又一次面临与父亲分别。朱德告诉女儿,她将和毛泽东的女儿娇娇去苏联学习,并给她定了规矩:“20岁以前不许谈恋爱,把精力放在学习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