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一峰北京大学 北大法律信息网参加2016年北京大学
10月21日,第18届 "北京大学-香港大学法学年会"在北大法学院成功举办,本届年会的主题是"法律交叉学科与法律多元".香港大学法学院院长何耀明教授等12位学者、北京大学法学院院长张守文教授等20位学者在年会中发表学术报告或担任报告评议人。教育部港澳台办公室主任刘锦,北京大学副校长李岩松出席了年会开幕式。北大法律信息网参加了此次会议。
上午9:00,年会开幕式由薛军副院长主持。首先,李岩松副校长致欢迎辞,并简要介绍了两校悠久的合作历史。随后,张守文院长致辞,他表达了对香港学者的欢迎与对以往合作成果的珍惜,并提出将合作机制进一步深化的设想。之后,何耀明院长致辞,表示香港大学法学院一直将北京大学法学院视为重要合作伙伴,十分珍视两校教职工之间长久的友谊。与会嘉宾合影留念后,主题报告正式开始。
第一场会议由傅华伶副院长主持。首先,郁光华教授以派生诉讼制度引入中国为例,深入地论述了中国的传统路径对制度移植的影响。随后,侯猛副教授以"社科法 学的知识分化与整合"为题,从总体性的视角出发,分三个层次提出了对社科法学的独特见解。
之后,乔仕彤博士阐述了"排外的城市"形成的原因与解决方式,就土地规划问题的起源,业主与精英决策者的冲突等问题进行了详细的剖析。邓峰教授、郁光华教授及阎天博士分别对三位主讲人的演讲做出点评,并进行了深刻的思考。
第二场会议由郭雳副院长主持。首先,陈建霖博士以宗教慈善主体为例,运用法律经济学的知识对《慈善法》的实施进行前瞻分析。随后,唐应茂副教授从熊猫债的 概念引出对纠纷解决机制以及国际法规定的探讨。之后,李香慧博士进行了有关"众筹"的报告,并参照各国法律提出相关立法方面的建议。
最后,黄素玲博士探讨了中国大陆和香港的跨界破产在司法管辖权和法律选择中异同之处。金锦萍副教授、张智勇副教授、彭冰副教授及许德峰副教授也做出相应点评并提出自己的看法。
第三场会议由赵云教授担任主持。首先,白建军教授根据对中国民众刑法偏好的调查分析,强调刑法应该理性对待民意。随后,高敏铿博士运用比较法律史学的方 法,得出法律人格是在近现代社会的不断发展中逐渐形成的结论。
之后,陈永生教授阐述了中国冤案难以纠错的现状,并分析了冤案难被纠正的原因。最后,叶保仁 博士提出了几种烈度不同的司法复核模式,具体介绍了它们在不同地区的运用。傅华伶副院长、徐爱国教授、江溯副教授及甘超英副教授就四个主讲人的演说阐述了 各自的想法与建议。
第四场会议由薛军副院长主持。首先,顾维遐副教授对中国涉外案件中"涉外因素"的考量进行分析,介绍了"涉外因素"认定的三个标准及未来发展方向。随后, 高薇副教授就网络呼吁行为与集体行为的成因及公民在网络平台的中角色与责任等话题进行演讲。最后,陈一峰副教授通过实例分析了世界银行在全球管理中发挥的 重要作用。高薇副教授、赵云教授及乔仕彤博士分别进行点评,并阐述自己的观点与建议。
下午5:00,年会闭幕式顺利举行,傅华伶副院长致闭幕辞。他再次回顾了北大法学院与港大法学院 二十多年的交流历史,希望双方的友谊能够一直存留。同时,他也表示随着两校交流日益频繁,形式愈加丰富,期待双方能够进行更深层次的合作,也邀请北大法学 院的各位教授学者前去港大进行交流研讨。
"北京大学-香港大学法学年会"自1999年起,至今已经成功举办18届,年会见证了北大、港大学者的友情与互动,为两校的法学研究提供了深入交流的平台,对促进双方法学研究的发展与进步具有重大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