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光的儿女 “父亲是一个谜”——访许光的大女儿许道江(上)
都说女儿是父亲的贴心小棉袄,许光生前最疼爱的就是他的大女儿许道江。10月16日,得知中央媒体采访团在新县采访父亲的先进事迹,现任第二炮兵后勤部卫生部部长的许道江连夜专程从北京赶回新县,向媒体记者讲述她心目中的父亲,并接受了本报记者的专访。
作为开国元勋、传奇将军许世友的长子,许光替父行孝的故事广为流传,有口皆碑。然而,是什么让已成为新中国第一批北海舰队舰艇长的许光,做出了如此了不起的抉择?
“父亲是一个谜。这么多年,我一直在寻找答案。”许道江说,很多人都有这样的疑问。作为女儿,她也曾一度不解,直到后来,她慢慢走进父亲的世界,读懂了父亲,才有了自己的谜底。
“这需要对我父亲有一个真正的了解。首先要说我爷爷。我爷爷是个大孝子,对我曾祖母十分孝顺。但是,爷爷又是个坚定的革命者,心里还装着对人民的大爱。他老人家年少时在少林寺学艺多年,得到的启蒙就是普度众生。后来参加革命,心里更是装着劳苦大众。
所以,当年参加红军长征,离开家乡时,爷爷对老母幼子肯定是牵肠挂肚。革命胜利后,爷爷九死一生,走过硝烟,成为胶东军区司令员。当他寻找亲人的信辗转有了着落,得知自己的老母还在,儿子还在,你想那会是什么心情!
“爷爷的第一个决定就是把父亲奶孙俩接到身边,了却他尽儿子之孝、尽父亲之责的心愿。后来,父亲上了军校,成了一名海军军官,可是我曾祖母却不愿在城里住,这一直是爷爷的一块心病。百善孝为先,怎么办?爷爷身负要职,肯定不能亲自回家尽孝。谁回去侍奉曾祖母最好?当然是我父亲。就这样,父亲毅然离开了条件优越的城市,回到了曾祖母的身边。
“我理解,父亲这一选择,不仅是替父行孝,还有就是作为一个从战争年代扛着红缨枪走过来的红小鬼,他认为爷爷让他这样做,也是革命的需要,必须无条件服从。所以,他对这一选择很坚定,没有半句怨言。”
许道江的讲述仿佛把人带回到了那段峥嵘岁月。许道江说,在父亲看来,孝敬老人是天经地义的事,为了让爷爷全身心地致力于国防建设,受父之命,替父行孝,更是理所当然。
如果说许光替父行孝在情理之中,那么,半年后,94岁的奶奶去世,许光重返军营同样合情合理。然而,是什么,让他谢绝了曾经服役13年的海军部队伸出的橄榄枝?1982年,省军区拟提拔许光为信阳军分区领导,他主动提出转业到地方;1985年,许世友将军去世后,武汉军区一位领导想调许光到军区机关工作,也被他婉拒。这些常人求之不得的升迁机会,许光为什么一再放弃?
对此,许道江也有着不同寻常的理解。
“不走后门,不搞特殊化,光明磊落做人,绝不利用爷爷的影响为自己谋取半点私利,这是父亲一生都在坚守的‘清规戒律’。在他看来,重返军营也好,部队升迁也罢,都是在搞特殊化,都会给爷爷脸上抹黑。
“而父亲扎根老区一辈子矢志不移,这其中凝聚着多方面的感情和考虑。其实,在父亲眼里,共产党人在哪里都是为人民服务,在哪里都有光明前途。你能说,父亲如果不回家,或者后来再回到作战部队,成为将军什么的,那就叫光明前途,在山沟里为老区人民服务就没有价值?父亲不这样认为,我们也不这样认为。”
是啊,当年许世友义无反顾地走出大山,那是乡亲们需要革命,需要改天换地。而今天,家乡需要建设,乡亲们需要富裕生活,乡亲们需要许光留下。“出走”和“留下”是父子俩、是两代共产党人同样无私的选择!
谈起父亲,许道江有着说不完的话题,不时陷入沉思,不时会心微笑。她说,谜一样的父亲将永远活在她的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