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贝尔奖得主崔琦母亲 舅舅 姐姐
崔琦纪念馆中则有崔老亲自提供的珍贵资料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阅读提示
“崔琦先生一直很爱国,也很爱他的家乡。在他的身边,经常带着一张英文版的宝丰县地图,他还特意把出生地肖旗镇用笔标注上。”10月24日,受邀回到河南老家的崔琦先生,由于时间太紧,无法回到家乡宝丰县的崔琦先生专门请省外侨办叫上了宝丰县副县长郜现营。
在向崔琦先生通报家乡情况后返回宝丰县的途中,郜现营向大河报记者详细讲述了他与崔琦先生交往的经过。正是在郜现营任肖旗镇镇长、书记期间,在宝丰县委政府的支持下,建起了“崔琦旧居”和“崔琦事迹展厅”,而由崔琦先生捐助、与宝丰县联合建成的“崔琦希望小学”(设在崔琦出生的范庄村)也已经有6年。
听说孩子们在全县条件最好的学校读书,崔琦先生特别欣慰,为此,他专门请郜现营带回他为孩子们的题字“努力学习,为国争光”,并表示明年要带两个女儿和外孙女回家乡看看。
□记者 李红汛 通讯员 何五昌 文图
少时聪颖,老会计难不倒
提起崔琦先生,郜现营如数家珍。他说,崔琦先生的母亲王双贤生于宝丰县一个大户之家,兄妹四人,大哥王治军是一个传奇人物。据《宝丰县志》载:王治军在1906年卖掉一顷地去日本留学,在那里结识了孙中山先生并加入同盟会,后来为革命牺牲;二哥王治安是当地的教书先生;三哥王治寰解放前曾任郏县中学校长,后移居澳门。
王双贤嫁到肖旗镇范庄村崔家后,先后育有4个子女。崔家比较贫困,一家人全靠崔琦的父亲崔长生卖煤为生。崔长生每天起早贪黑,用毛驴从20多公里外的郏县驮一百多斤煤回来,自己再背着煤走村串户叫卖。
受封建思想的影响,王双贤的父母不让她与3个哥哥一起进私塾接受教育,但王双贤的思想比较开明,不管生活多艰难,她都要求子女读书。崔琦的大姐崔颖、二姐崔珂、三姐崔璐从小就被送到三舅王治寰身边念书。最后,三姐妹先后都读了大学。
1939年出生的崔琦是家里唯一的一位男孩,更被王双贤寄予厚望。懂事的崔琦从来不在路上玩,回到家里,要么帮助父母干家务,要么温习功课。
少年时的崔琦聪明过人,一次,村里把他抽去跟着分地,无论三角形、菱形、梯形地都难不住他。当时有个方圆几十里有名的老会计,故意找了一块绰号“一杆旗”的地块难为他。没想到各个边的数据一测出,崔琦一口就说出结果来。据崔琦小学的同班同学、现退休在家的原宝丰县人大农工委副主任蒋自强回忆说,崔家很穷,当时崔琦年龄小、个子矮,性情随和,一笑嘴角露出两个虎牙,可学习成绩很好,老师一点就会。
赴港读书,为父母发愤图强
1949年,崔琦在宝丰县新宝镇(解放后该镇被撤)的高皇庙高小毕业。由于当地没有中学,三舅全家移居澳门,他只好辍学在家。
转眼间两年过去了,这可急坏了王双贤。当时,崔琦的大姐崔颖在北京总书局工作,二姐崔珂在香港定居。本来需要崔琦留在家里伺候双亲,可是为了儿子的将来,王双贤毅然把他送往香港读书。1951年秋天,三姐崔璐领着12岁的崔琦来到北京,然后在三舅和二姐的帮助下抵达香港。经过一年的刻苦学习,崔琦考上了久负盛名的香港培正中学。
初到香港,崔琦面临的最大困难是语言,在这里不但要学会拗口的广东话,还要学会英文。因为语言交流不便及生活艰难,加上思念父母,崔琦两次写信给母亲要求回老家。王双贤收到信后热泪长流,但她将思子之情埋在心底,让人写信给崔琦:不要想家,要好好读书求学。
在一次记者招待会上,崔琦曾含泪回忆起童年时光和母亲对自己的影响:“小时候在乡下耕田、割草、放牛,能中学毕业已算幸运,但是母亲有远见,自己不识字,却坚持要我上学。”
在母亲的鼓励下,崔琦刻苦学习,靠全额奖学金完成了中学学业。1958年,崔琦获得全额资助赴美学习。他先是入读伊利诺斯州的奥古斯塔纳学院,全校只有他一名华裔学生。崔琦兴趣广泛,他不仅物理、生物、化学、中英文等学科成绩都非常好,而且他还喜爱打篮球和唱歌。大学毕业时,有同学这样评价崔琦:“六尺身材堪谓高,天赋英聪功课好,兼长国、英、数。”
崔琦在奥古斯塔纳学院学习时,他的父亲已身患重病,卧床不起,但母亲却对他隐瞒了这件事,直到1959年夏天父亲去世,都没对他透露一点儿消息。之后的9年间,王双贤不顾自己年老体弱,自我料理生活起居,一直没有影响儿子的学业。1968年,81岁的王双贤离世时,只有大女儿崔颖一个人守在老人身边。
乡情难忘,明年再带家人归
崔琦的美籍挪威裔妻子琳达是他的大学同学,他们有两个女儿。1989年,崔琦的大女儿崔大熙在武汉的中南民族学院教了一年英文。其间,她曾带着两个中国学生做翻译,回到范庄探亲并住了一个晚上,这里的一切都让她感到好奇和新鲜。崔琦的小女儿叫崔一芯,医学院毕业。
在宝丰县肖旗镇范庄村,生活着崔琦的堂兄弟崔章义、崔高祥等。崔琦的大姐1970年去世时,二姐、三姐均生活在美国。1983年,崔琦的三姐崔璐回到家乡为父母扫墓。1992年,崔琦的二姐崔珂回到范庄为其父母扫墓立碑。
“2004年,宝丰县政府修复了崔琦旧居,新建了崔琦纪念馆、崔琦广场、崔琦父母墓地。崔琦先生还专门从美国寄回诺贝尔颁奖礼盛况、诺贝尔奖牌、与瑞典国王王后合影、全家照等珍贵资料。如今,这些地方已经成为'平顶山市青少年爱国主义思想教育基地’。”郜现营说。
他还透露,“崔琦先生也一直思念着自己的家乡,1982年他到北京讲学时,本来准备回家乡看看,但由于时间紧迫未能如愿。2007年4月27日,崔琦先生在美国与宝丰县侨联签订了崔琦希望小学捐建协议书。当年6月11日,由崔琦出资35万元捐建的希望小学在肖旗镇开建。”
2012年6月24日上午,北京大学贵宾会客厅,前来看望崔琦及其夫人琳达的宝丰家乡人勾起了崔琦儿时的记忆。他回忆起春天背着自家种的韭菜去高皇庙大集卖菜,夏天在村北石河中和伙伴儿洗澡,秋天在田野割草、放驴,冬天集会上热气腾腾的羊肉冲汤和锅盔馍以及土改时用算盘帮助乡亲分地……他还打听起儿时伙伴的情况,郜现营立即接通了他的小学同学、退休教师金克敬的电话,电话中两人尽情地交谈。
放下电话后,崔琦的眼睛湿润了。
“这次崔琦先生来河南,特别让省外侨办的工作人员跟我联系,我给他带去了崔琦希望小学、崔琦旧居、崔琦纪念馆的光盘和画册,崔琦先生特别高兴,说这是他收到的最好礼物……临走时,我代表宝丰县父老乡亲请他回家乡看看,他说'思乡之情一直萦绕着我,俺也想家呀!但现在太忙了’。崔琦先生说,明年一定带着两个女儿和外孙女一起回家乡,看看父老乡亲们。”郜现营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