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战争时期的英雄事迹都有什么?

2018-04-20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抗日小英雄"王璞 1943年春天,日军对唐河两岸进行大扫荡.王璞的家--完县野场村,作为八路军冀中军区后勤供应处,就成了日军的重点目标.5月7日,因汉奸告密,日

抗日小英雄”王璞 1943年春天,日军对唐河两岸进行大扫荡。王璞的家——完县野场村
,作为八路军冀中军区后勤供应处
,就成了日军的重点目标。5月7日
,因汉奸告密,日军突然包围了躲
藏着200多群众的后石沟,并在山坡
上架起了机枪,威逼群众说出八路
军的枪支、弹药、粮食与服装的埋
藏地点。

手无寸铁的老百姓怒视敌
人,始终没有人出声。恼羞成怒的
敌人以对天鸣枪相威胁,惊慌的人
群也开始骚动;而年仅14岁的王璞
却表现得非常镇定,他把周围的8个
孩子拉得更紧,低声鼓励大家,不
要理睬敌人。

日军又用温和的腔调
说:“谁说出八路军的粮食、弹药
藏在哪里,就放了谁。

”此时的王
璞已无法压住满腔怒火,他痛骂汉
奸,并高声对人们说:“大家要记
住抗日公约,就是死也不能说。”
几个孩子也跟着大喊:“死也不能
说”,人群中也发出了齐声呐喊:
“死也不能说!

”穷凶极恶的日军
军官举起指挥刀狂喊:“统统给我
杀掉。”三挺机枪同时向人群喷出
罪恶的火舌,小王璞与母亲及128名
群众惨死在敌人的枪口之下。

王璞
这位年仅14岁的英雄少年,为抗日
献出了宝贵的生命。他后来被授予
“抗日民族小英雄”的光荣称号。
他的勇气、志气和骨气仍然为后人
所称颂。


3
小英雄——嘎子,
4
小英雄雨来
5.
抗日小英雄董存瑞
中国人民解放军战斗英雄。班长。河北省怀来县人。出身于贫苦农民家庭。 1945..

.入伍前,参加本村抗日儿童团。13岁时,曾机智地掩护区委***躲过侵华日本军队的追捕,被誉为抗日小英雄。
银幕上的抗日小英雄——张嘎
生活在冀中白洋淀的小男孩张嘎与奶奶相依为命。为了掩护在他家养伤的八路军侦察连长钟亮,奶奶英勇地牺牲在日军的刺刀下,而钟亮也被敌人抓走了。

为替奶奶报仇和救出老钟叔,嘎子历经艰辛,找到了八路军,当上了一名小侦察员。电影《小兵张嘎》讲述了一个小八路战斗成长的过程。


送鸡毛信的抗日小英雄——海娃
《鸡毛信》是一部根据同名小说改编的家喻户晓的电影。十二岁的儿童团团长海娃,他的任务是一边放羊,一边放哨,发现敌人,给村里人打信号。海娃的父亲是民兵中队长。

有一天,父亲让他送一封有关攻打敌人炮楼的“鸡毛信”给八路军。海娃以放羊作掩护,携信上路。不料途中却遭遇敌人……
这部上世纪50年代拍摄的黑白片不仅在国内影响很大,而且在国际电影节上两次获奖。1955年,在英国第9届爱丁堡国际电影节荣获优胜奖,是新中国在国际上获奖的第一部儿童故事片。


小说里的抗日小英雄——雨来
芦花村里有个叫雨来的男孩,他喜欢游泳,也喜欢读书。有一天,村里的李大叔急急忙忙地进了雨来家,挪开了水缸,跳进了缸下面的地洞。

雨来将水缸挪回了原位,这时,鬼子也到了……这是小说《雨来没有死》描述的一段情景。
雨来是抗日战争年代冀东少年儿童的一个缩影,这其中也包括小说作者管桦本人在内。

管桦从小就和村里的儿童一起站岗放哨,给八路军送鸡毛信,上树了望,捕捉敌情。
新中国成立后,管桦的小说改名《小英雄雨来》被选进了语文课本。从此,小英雄雨来便成了整整一个时代全国少年儿童心目中的英雄。


烽火中的儿童剧团——孩子剧团
孩子剧团是抗日战争时期由中国***和爱国知识分子创办的儿童艺术团体。1937年8月13日,日本帝国主义侵犯上海,以沪东临青学校为主的一部分中小学生,自发地在难民收容所进行抗日宣传活动。

中国***领导的国难教育社得知情况后,立刻派人前往,于9月3日正式成立了孩子剧团。
孩子剧团的主要任务是进行抗日救亡爱国宣传。小团员大多是10岁至15岁的孩子,他们在老师的领导下,进行各种宣传抗日节目的排练,然后再深入到各地特别是抗日前线去演出,宣传抗日。

孩子剧团的足迹遍及8个省市和几十个农村集镇。
最年轻的抗日组织——抗日儿童团
抗日儿童团是广大抗日根据地在抗战中成立的儿童组织。

儿童团的主要任务是学习、生产,同时也担负着“宣传抗日”、“侦察敌情捉汉奸”、“站岗放哨送书信”等任务。在百团大战中,王家峪儿童团帮助八路军割草喂马,为前线送干粮;晋察冀边区儿童团破坏日军的交通干线近百次,牵制了敌人的进攻和扫荡,有力地支援了抗战。


儿童团的成立不仅给孩子的生活带去了乐趣和希望,同时壮大了抗日队伍的力量,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革命接班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