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安澜孙女 戴安澜子女 戴安澜将军

2017-10-24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南京官方抗战博物馆馆长吴先斌与之同业,两人此行赴缅是为寻访抗日名将戴安澜就义地,在抗日战争中,戴安澜将军可谓"域外死忠第一人",他率中国远征军入缅作战,终究以身

南京官方抗战博物馆馆长吴先斌与之同业,两人此行赴缅是为寻访抗日名将戴安澜就义地,在抗日战争中,戴安澜将军可谓“域外死忠第一人”,他率中国远征军入缅作战,终究以身就义。

戴澄东为将军戴安澜第三子,现居南京,高级工程师。1964年卒业于华东水利学院(现河海大学),前后任江苏省水利厅副厅长、江苏省委统战部副部长、江苏省政协港澳台侨委员会副主任等职。

当日下昼2时,戴、吴二人乘坐的东航2029次航班按时腾飞,目标地为缅甸古都曼德勒。在该地,有两位中国远征军的子女来驱逐他们,其中一名名叫王建贵,其父王玉成昔时就是戴安澜将军麾下的重机枪连连长。

太平洋战争发作后,应美国和英国的几回再三要求,1942岁首,中国组建了中国远征军开赴缅甸。戴安澜衔命率200师作为中国远征军的先头军队赴缅参战,“扬威外国,藉伸公理”。

作为黄埔军校第三期步卒科学员,戴安澜幼年得志。1939年1月,便升任中国第一支机械化军队——第5军200师师长。12月,在桂南的昆仑关战役,戴安澜率部与敌苦战一月,毙敌6000,击毙日军前哨批示官第5师团第12旅团旅团长中村正雄少将,一战成名。那时报章盛赞“戴安澜师长颇具北宋大将军狄青的风姿”。

“依据一些材料记录,父亲就义的地方是一个叫‘茅邦’的地方,但map上找不到这个地名”,戴澄东介绍,认真正踏上缅甸的地盘之后,对于自己此行是不是能真正找寻到父亲的就义之地,心中并没有多大掌控。

戴澄东的首选目标地是莫罗,据“第200师在缅作战行为日记”记录,1942年5月26日下昼5时40分,“师长于茅邦就义”,一天后于莫罗渡瑞丽江返国。与茅邦不一样,日记在记录莫罗时配有英文注译“MOLO”,在缅甸map上可以找到。

第1站:曼德勒

缅甸总统办特批“寻父”

经由1小时10分的飞翔之后,飞机降落在缅甸曼德勒国际机场。吴先斌介绍,“虽叫国际机场,但只有一班与中国通航的国际航班,机场空荡无人,机场的工作人员比飞机高低来的乘客还要多。”

入住曼德勒国际酒店后,中国驻曼德勒总领事唐英和领事张建兴即登门探望。戴澄东这才了解到,此行他们二人赴缅甸可以成行,比他们设想的还要难。这主要缘于两人要去的是缅甸的非开放区,外籍人士如无同意,几无可能到达此地。

在经由中外国交部向缅甸递交的签证申请中,戴澄东胪陈了父亲戴安澜将军率部与缅甸人民一道抗日的情形,并所以战死异域。恰是缘于这样的前提,在中外国交部的尽力下,缅甸总统办公室特批这一申请,戴澄东所以得以成行。

戴澄东和吴先斌二人的到来,在曼德勒华人圈引发了不小的惊动。戴安澜子女,在29日当晚,曼德勒当地几近所有的华人社团在一起宴请他们,聚在一起一共有5桌人,其中3位还是中国远征军的先人。

“大伙很高兴,以为缅甸当局可以如此看重此事,还特派了一名外交官全程陪伴,这是中国国力晋升的展现,将对缅甸当局往后的华裔政策形成积极影响。”戴澄东表示。

戴澄东描写,到达缅甸之前,对于自己在缅甸的寻访还有诸多忐忑的地方,诸如交通如何挑选、说话相同有困难等等,但没想到热情的华人都协助解决了。

长龙公司派出了一辆越野吉普,该公司老总是位华裔,听闻戴安澜将军的事迹后,对戴澄东的“寻父”之举甚为赞同。在机场驱逐他们的两位远征军之后王玉顺、王建贵甚至抛开手上的生意、家事,作为领导和翻译,全程相陪。

在缅甸生活多年的两位远征军先人磋商之后,支配了寻访线路,因为此行的线路都是山区,又值雨季,交通极其未便,开车北行只能经孟密到达密松,然后从密松坐船沿瑞丽江,能力到达莫罗。莫罗位于曼德勒东北方向,二者相距约莫200多千米。戴澄东心想,找到了莫罗之后,依照作战日记推想,父亲就义地茅邦应位于该地一天半路程之内,届时可在这一范围内搜索。

第2站:孟密

瑞丽江上说旧事

5月30日,戴澄东一行从曼德勒动身,前去孟密,两地相距约莫200多千米。

“200多千米在中国只需要两个小时的车程,而在缅甸却要11个小时,”吴先斌介绍,“因为缅甸的公路大多数都是年久失修,我们走的那条路据说还是100多年前英国人所修,途径上的桥梁都是二战时扶植的”。

吴先斌感叹:“若要拍一部反应二战时代的film,途径部门间接到该地取景便可。”因为他们要去的是缅甸的非开放地区,沿途关卡很多,但“幸亏有缅方的外交官陪伴,一起皆能顺遂过关”。

第一天,这支不小的寻访军队到达孟密时已经是当日晚间。从map上看,孟密和大伙要去的莫罗之间本来有路衔接,但因为缅甸正值雨季,年久失修的途径受损,大伙只能向西取道密松,然后经密松搭船往莫罗进发。

从密松往莫罗的四个小时的水路是戴澄东此行中可贵“轻松时辰”——其他路段基本上都是曲折的山路,一起波动极苦。

搭船间隙,一行人谈及戴安澜将军昔时在缅甸的抗战经历。同古之役为世人提及,戴安澜将军率部于1942年3月2日,经云南方疆进入缅甸境内,军队于3月10日在缅甸的同古(别名东瓜)集结终了,授命死守。

同古是阻拦日军北侵的重镇。3月18日,日军向驻守同古的第200师各主要阵地提议了打击。面临数倍于己的日军,戴安澜表示了背注一掷之信心,于当晚调集全师营以上军官开会,立下 “誓与同古共存亡”的遗书。

戴安澜立下军令状:“如本师长战死,以副师长代之;副师长战死,以参谋长代之;参谋长战死,由步卒批示官替换,各级照此办理。”

在十多天激烈的同古守卫战中,戴安澜率部奋战,以少胜多,击毙敌军5000余人,取得了出国参战的初次成功。戴安澜子女,

毛泽东后来在凭吊戴安澜将军的一首五律中曾有诗句云:浴血东瓜守。

蒋介石对此赞美有加,称:“中国军队的黄埔精神战胜了日军的武士道精神”。

作为联盟,美国当局亦以为:东瓜守卫战是“所有缅甸守卫战所保持的最长的防卫行为,并为该师和他的批示官赢得了巨大的声誉”。

忆及父辈旧事,几位中国远征军先人在船上颇多感叹,吴先斌端起摄像机留下两岸生气勃勃的林木。

其间一段时间,一只老鹰不停地在船上盘旋,世人见之感言:“莫非是戴安澜将军在天有灵,晓得今天先人要来寻访?”

第3站:莫罗

尸体就在邻近江心岛火葬的

到达莫罗后,已经是5月31日中午。戴澄东不免有些冲动,此地是距戴安澜将军就义之地最近的一个村落。一行人开始了在莫罗村的寻访。终究,他们找到了3位80岁以上的老年人,三位老年人都记得“从南方下来一支军队,步子很紧,到了江边”,瞥见军队正在江边扎木排、竹排,预备渡江。

记者了解到,同古一战大捷之后,戴安澜衔命光复棠吉。经由一天鏖战,棠吉被霸占,喜报传来,举国兴高采烈。但是,因为大量日寇由泰国、老挝边疆窜入中国军队前方进行围攻,戴安澜军队堕入日军重围,形势危急,下级急令其突围返国。

戴将军率部突围,退入深山密林当中,前提异常艰难,将士们无衣无食,天天只能以野草杂菜果腹。1942年5月18日,大雨如注,军队突遭日军重兵伏击,“激烈弹雨中”,亲临督战的戴将军不幸左腰部被击中两弹,血流如注。

军队兵士用担架抬着戴将军撤离,因为无医无药,伤口发炎腐败,8天后,军队进军至茅邦时,身负重伤的戴将军,流尽最后一滴血,以身就义,年仅38岁。

据“在缅第二百师作战行为日记”记录,戴将军就义后,“即初殓护灵梓返国”。所谓“初殓”,王建贵告知戴澄东,其父王玉成生前曾告知,师长就义后,全军痛哭,但因前提有限,军队因地制宜,砍下一棵攀枝花树,把树干中央掏空,做成一口简略单纯棺材。

戴将军就义两天后,尸体散发出异味,师部研究决定:实施机密火葬,带骨灰返国。王建贵告知戴澄东,父亲曾回想,戴将军是在莫罗邻近瑞丽江的一个江心岛上火葬的。69年之后,在瑞丽江边,听闻这些介绍,戴澄东欷歔不已。

第4站:茅邦

终于找到史料记录的就义地

在莫罗,戴澄东一行得知,该村邻近确有一个叫茅邦村的地方。一行喜出望外,第二天一大早便出发向茅邦进发。

因为很多地方基本就没有路,汽车是没法经由,大伙租了7辆摩托车。戴安澜子女,但是,使人绝望的是,这个叫做茅邦的地方和史料上记录的戴将军的罹难地地形、地貌上相差很大。在当地人的协助下,寻访军队找到了村里上了年事的老年人,一名老年人想起来,大伙可能找的是老的茅邦村。因为满是深山老林,这支军队三次迷路,往返折返,个个疲惫不堪。终在当地副村长的协助之下,大伙终于找到了老茅邦村。

“几近将近到我性命的极限了,终于见到了与史实上记录的戴将军就义地描写一样的地形地貌,两棵榕树、老寺庙——寺庙虽然已毁,但旧迹尚存”,不管地上的脏乱、湿润,累得将近虚脱的吴先斌,扑向老榕树地下,仰天倒地。

戴澄东介绍,据史料记录和200师官兵的一些回想,戴安澜将军是在茅邦的一个寺院里就义的。“当大伙一出现在这个地方时,恍如故意灵感应似的,大伙不谋而合都说;‘就是这个地方’”,戴澄东介绍,虽然古庙已毁,但周围遗落有很多大石头,一看就是曾经用作修建的;现场是一个平台,一旁有两棵比合抱还粗的老榕树,这些和记录都能印证。

放开席子,点香、燃烛、烧冥币,烟雾围绕间,戴澄东满眶含泪,这是先人第一次到戴将军就义地凭吊。依照风气,给父亲燃烧经籍时,戴澄东哭成泪人。这位已届七旬的老年人呼叫招呼着父亲:“我带着母亲、前辈们的遗言来看您了,不要做异域之鬼,您随着我们回家吧……”

从父亲罹难地下山时,戴澄东从榕树下挖了两小袋土,带在身上。他说,比及适当的时候,他会回到父亲在芜湖的墓前,祭上这些土。

链接

1943年4月1日,国民当局在广西全州的香山寺为戴安澜举办了国葬典礼。国共两党的领导人陆续送来挽诗、挽联和花圈,对戴安澜的以身就义赐与极高的评价。

毛泽东在挽诗中写道:

外侮须人御,将军赋采薇。

师称机械化,勇夺虎罴威。

浴血东瓜守,驱倭棠吉归。

疆场竟死亡,壮志也无违。

周恩来在挽词中赞戴将军道:

黄浦之英,

民族之雄。

蒋介石的挽联是:

虎头食肉负雄资,看万里长征,与敌周旋欣不忝;

捐躯疆场酹壮志,惜大勋末成,虚予期望痛何如?

1942年10月29日,美国当局向其颁授懋绩勋章一枚,戴安澜将军成为第二次世界大战反法西斯奋斗中第一名取得美国勋章的中国武士。美国总统罗斯福签订的敕令中说:“中华民国陆军第200师师长戴安澜将军于1942年联盟国缅甸疆场协同援英抗日时代,作战大胆,批示卓著,美满完成所负义务,实为我联盟国武士之优秀榜样”

1956年9月2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当局内务部追认戴安澜将军为反动烈士,10月3日,毛泽东主席向戴安澜的遗属颁发了《反动就义武士家眷光彩记念证》。

对话 戴澄东

让客死异国的父亲魂归桑梓

记者:时隔69年了,怎么会忽然有此次缅甸“寻父之行”的?

戴澄东:两年前,我忽然想起母亲生前对我说过的一句话来。戴安澜子女,那时我大概是在上高中的模样,那时的情形已经不记得了,我就记得母亲说到了父亲就义,“他死的时候,怎么连个梦都没托过来”。也不知怎么回事,两年前我忽然想起母亲的这句话来,想到有人说,这可能是客死异国的原因,于是萌发了要去缅甸寻觅、凭吊父亲的罹难地,让父亲“落叶归根、魂归桑梓”。

记者:这也是您母亲的遗言?

戴澄东:是的。父亲、母亲情感很好,两人从小便定亲,约莫1926年时成亲。成亲时母亲因为在农村没有名字,他人就叫她“王家女人”,成亲时父亲给她取名叫“王荷芯”,因为那时父亲已经是军中一员,取名之意就是告知老婆,作为武士的老婆,生活可能会跟莲芯一样很苦。成亲一年之后,在父亲的协助之下,母亲念书认字,两人情感升温,父亲又把母亲的名字改了一个字,是为“王荷馨”,意图不言自明。

记者:戴将军就义后,您家里那时是什么情形?

戴澄东:母亲异常顽强。她晓得父亲对教导异常看重,在父亲逝世第二年,就把全体抚恤金募捐出来,在广西全州创办私立安澜高级工业职业学校。1949年,国民当局派人到我家,要母亲带着孩子们跟他们撤离,母亲拒绝:“我的丈夫葬在那里,我一辈子就带着孩子在那里,决不分开他。”(王荷馨1971年逝世,平生未再嫁。编者注)

记者:据说您的名字也是父亲所取,戴将军的意图是?

戴澄东:依照我们家族谱中的排行,我有三个哥哥、一个姐姐,我们这一代应为“恒”字辈,父亲看到日寇在中国烧杀劫掠,对日寇恨入骨髓,所以弃族谱排行不用,给大儿子取名戴覆东,二儿子取名戴靖东,我名叫戴澄东,意思是要男儿们大胆出征,打败日寇。姐姐因为是女儿身,父亲取名戴藩篱,意思是修睦竹篱,守卫家园。

记者:您现在对父亲是如何的印象?

戴澄东:父亲就义时我年事尚小,只记得父亲有“小澄儿只会笑不讲话”的说法。但记得母亲经常提及,父亲特别爱好念书、学习。母亲说,父亲最爱好讲两句话,一是“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另外一句是“人穷志不穷”,这两句话我受用至今。

记者:您觉得这趟缅甸之行是不是到达预期目标?

戴澄东:时至今天,我和吴先斌还在感叹。5月26日,是我们期待好久终于取得缅甸当局签证的日子,对比父亲在缅甸的战役经历一看,这个日子恰是父亲在缅甸就义的日子;5月29日,我们仓皇出发奔赴缅甸,没想到该日又是父亲火葬的日子。

感觉一切都巧得不能再巧了!戴安澜子女,对比我这趟路程,事前虽然不抱期望但终究美满返国,不得已让人有些感叹,我想,这有可能正可能是父亲在天有灵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