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岸青后脑 揭秘:毛岸英去世后毛泽东为何很少见毛岸青?
自从1931年被舅妈李崇德带着离开长沙板仓之后,毛岸青多年没有回过家乡。
1952年是他第一次回韶山,毛岸青的堂弟毛岸平向本刊回忆,这一次,他参观了毛泽东故居,也去村里拜会了一些老人,其中就包括他的奶奶,临走时,毛岸青还特地掏出200元钱给老人,并声明,这"不是父亲让给的,是自己的钱"。
毛泽东逝世后,毛岸青夫妇多次回到韶山,每次回韶山都住在韶山宾馆,也都要去毛泽东故居和滴水洞看一看,还为韶山用中俄两国文字题词:"我酷爱韶山。"
"这句话我们没有给他任何提示,是他自己想出来的。"毛岸平回忆说。
对于自己的出生地板仓,毛岸青感情更是深厚。幼年时,他一直在开慧妈妈的身边成长,曾用名叫"杨永寿"。
几十年后,当他含着热泪来为妈妈扫墓,来到板仓旧居,他在签名簿上写下了"杨岸青"三个字。大伙都以为他写错了,不知他是打开了幼年时感情的闸门。
曾任毛泽东最后一位管家的吴连登告诉本刊,毛泽东在世的时候,毛岸青曾和父亲短暂地在中南海生活过一段时间,后来就搬到了西山并一直住在那里。毛岸青和父亲的联系多是通过电话,而毛泽东也通过身边的工作人员,经常询问有关岸青的情况。
毛泽东逝世后,每逢12月26日毛泽东诞辰纪念日,毛岸青、邵华全家必去"毛主席纪念堂"悼念,风雪无阻,从不间断。在肃穆的大厅里,他们恭恭敬敬地把精美的花篮摆在老人家的坐像下,深深地鞠躬静静地默哀。然后,三人互相搀挽着,一齐来到水晶棺室,瞻仰毛泽东遗容。
晚年
晚年的毛岸青一家居住在北京西山脚下一个宁静的院落里,客厅东面墙上挂着毛泽东与杨开慧的大幅油画,西面墙上挂着邵华将军拍摄的12幅彩色舞蹈作品。
由于在苏联工作和学习了11年,毛岸青养成了用俄语思维的习惯,包括日常的生活方式,也保持欧式的风格。
在与家人交谈时如果找不到恰当的词表达自己的意见,一连串的俄语就会不由自主地冒出来。若是应邀题词留念,毛岸青大都是写上几句流畅的俄语,尔后,用毛笔工整地签上"毛岸青"三个汉字。
喜好音乐,是毛岸青的一大乐趣。年轻时,他就会弹钢琴等乐器,也会作曲,常在家编曲子,如果出去听次音乐会,回家就能在钢琴上把主旋律弹下来。他还喜欢弹俄罗斯名曲,闲暇时,兴致上来了,他就会用俄语唱《莫斯科郊外的晚上》等歌曲,唱得字正腔圆、音律准确。
多年来,毛岸青每天的生活就是看电视看书、看报纸,由于俄语比中文好,他特别喜欢看俄国文学,翻译就成了一种消遣。
此外,毛岸青还喜欢下棋,比如围棋和跳子棋,中国象棋他有时下不过妻子邵华,但国际象棋,他在家里所向披靡,谁也不是对手。
曾任毛岸青一家秘书长达四年的章庭杰说毛岸青"脾气很好,真的很好!"
章庭杰回忆,由于毛泽东干革命,杨开慧壮年去世,毛岸英、毛岸青兄弟多年相依为命,他们"兄弟感情特别好"。
"岸英去世,对他的刺激很大。"章庭杰说,毛岸青曾多次说"我看见哥哥了,我和他散步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