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香兰柔道教练 新教练新队员新方法 中国女子柔道力争再铸辉煌
“嘿哈……嘿哈……”3月24日,北京奥林匹克体育中心,中国女子柔道队的姑娘们正在进行一对一的对抗性训练。身着道服的教练冼东妹、冷春慧、金香兰在场地里不停走动,不时地给队员们指点着什么。
教练班子年轻化是新一届中国女子柔道队的一大特色,年轻的教练员在整个教练组中占了2/3。一批当年叱咤柔坛的骁将如今转换角色,成为国家队教练。
国家女子柔道队领队徐殿平十分看重这些年轻教练的作用:“她们的技术世界一流,而且可以亲自上场跟队员们摔打,小队员们对技战术要领的体会就更直接更真切。另外她们与年轻队员交流更方便,可以及时掌握队员的思想动态和身体状况。”
此外,新一届女子柔道队另外一项改革举措就是国家队不设总教练,但分设了两个大组,经常模拟实战,加强了队内竞争。
据教练组组长张建忠介绍,今年冬训,国家女子柔道队在专项技术和体能训练上也采取了很多不同以往的办法。
女子大级别项目是中国的优势项目,大级别项目的训练中男陪练一直扮演重要角色。但与以往不同的是,今年冬训男陪练不再仅仅充当被摔打的对象,而是加强了与女队员的对抗性,此外小级别项目也将增设更多的男陪练。
体能训练不再是单一的举杠铃,而是将其融入到技术动作的训练中。训练馆靠窗一侧有几根白色的粗带子从屋顶悬挂下来,它是用来训练队员上肢力量、手部抓握动作的辅助器具。张建忠说:“比如爬这根带子,每人爬上去的时间不同,倒手的次数不同,每一把之间的距离也不同,这都要分别要求。而大级别、大体重的队员爬不上去,就悬空吊着练抓握能力。”减少“大拨轰”、训练计划细化到每个人,国家女子柔道队努力提高训练的针对性。
新教练、新队员、新方法,中国女子柔道队气象一新。不过,柔道队优良的老队风、老传统依然得到了继承。从1998年至今,这支金牌队伍常年驻扎在奥体中心一排低矮简陋的平房里,队员们非但从不抱怨,而且将日子过得有滋有味。
每天晚上,她们都会参加各种活动,有学音乐弹吉他、拉小提琴的,有练书法的,有学日语的。徐殿平说:“开展这些活动不但可以丰富队员的业余生活,而且有利于磨砺队员的性情,使她们保持良好的心态。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也是我们训练内容的一个组成部分。”
技艺制人、道义治己。这或许就是中国女子柔道队不断夺金的秘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