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雄才山水画技法 黎雄才山水画写生研究
【摘要】:黎雄才是“岭南画派”创始人高剑父培养出来的山水画家中的杰出代表。他始终坚持“折衷中西,融汇古今”的艺术革命思想,他在春睡画院学习掌握了绘画基本技法后,在国内外通过大量的以自然为师的写生,深入生活,长期坚持写生与创作实践,成功创作出如《为祖国寻找更多的资源》、《护林》、《韶山朝晖》、《武汉防汛图卷》等优秀作品,《武汉防汛图卷》被美术界誉为“抗洪史诗”而载入史册。
黎雄才是通过写生来改造中国画,从传统模式转向现实美的真山真水的实践者,是中国近现代绘画史上一位具有独特意义和鲜明个性风格并为20世纪中国画坛作出重要贡献的艺术家。
唐代画家张璪对绘画总结出“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的名句,切合了中国画历来有“师古人,师造化,师我心”的艺术传承与发展的本源,以及与艺术创造最基本的规律。
岭南画派特别强调写生的重要性,黎雄才作为岭南画坛领军人物,更是把写生视为首要课题。他身体力行,一生积累写生画稿数以万计。
通过大量深入的写生,不仅积累众多的创作素材,而且积累丰富的经验,总结写生可以加深对自然的认识,并从中寻找图式语言的创新启示。黎雄才的写生活动从1930年起,至1992年应邀赴日本访问写生,可以说写生贯穿了他的整个艺术历程。
黎雄才通过毕生的努力,创造出独具风貌的“黎家山水”而饮誉画坛,他的写生及创作达到新的高度,有利地推动着中国山水画向前发展。纵观黎雄才的艺术发展历程,他的写生为他的创作成功奠定了基础。
本文将研究黎雄才的山水画写生为主要内容,围绕黎雄才早年留学日本的松树写生;40年代在西南、西北近十年的游历写生;武汉抗洪与三门峡工地大场景写生;革命圣地湖南韶山写生作为研究的依据,对他的写生思路,写生方法与特征,进行分析,同时研究其写生与创作的转换,对他艺术思想,艺术成就作为成功的范例研究,对当前的山水画创作,对我们实践类学生的艺术探索提供深刻的启迪,并产生深远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黎雄才 写生 黎家山水 山水画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艺术研究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J212 【目录】: 中文摘要5-6Abstract6-8目录8-10绪论10-16一 选题背景10-11二 研究的意义及价值11-13三 文献综述13-16第一章 黎雄才的艺术历程16-27第一节 黎雄才的习画历程16-21一 黎雄才少年时随黎廷俊、陈鉴、高剑父临习传统阶段16-18二 岭南画派的革新思想和日本“朦胧体”对黎雄才绘画的影响18-21第二节 黎雄才写生活动的经历和时代背景21-27一 春睡画院教学中的写生传统21-23二 新时期国画改造运动的时代要求23-27第二章 黎雄才写生活动的阶段性分析研究27-56第一节 黎雄才留日阶段的写生(1932——1935)27-37一 黎雄才1932至1935年留学日本期间的松树写生27-36二 黎雄才1992年再次访日途中的松树写生36-37第二节 西南西北壮游写生(1941——1948)37-46第三节 武汉抗洪及黄河三门峡工地大场景写生(1954——1957)46-51一 历史叙事山水长卷《武汉防汛图卷》46-48二 工地建设山水长卷《黄河三门峡工地》48-51第四节 革命圣地写生(1955——1959年)51-56一、革命圣地题材的历史背景51-53二、黎雄才两次韶山写生状态的转变53-56第三章 黎雄才写生与创作关系分析56-62第一节 以《武汉防汛图》为例分析写生与创作的转换56-57第二节 以《松鸮图》为例分析写生与创作的转换57-58第三节 以《韶山朝晖》为例分析写生与创作的转换58-62结论62-63附图63-66参考文献66-69附录69-81在校期间发表论文和作品81-82致谢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