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亮亮时事亮亮点 何亮亮从没从政为何又能当时事评论员?
摘要:一些读者很纳闷,时事评论员既没有从政的经验,又没有在世界上进行一线采访,甚至和国际事件的当事人也没有直接接触,他怎么能把国际时事分析得如此透彻?诀窍在哪?何亮亮对此有着自己的看法。“我喜欢从宗教的背景下去看问题。比如我对奥巴马的黑人穆斯林背景就非常有兴趣,尽管美国的媒体一再回避这个问题。
何亮亮
8月30日,记者采访了两个“亮亮”,一是钢琴家郎朗,小名“亮亮”;一是凤凰卫视的著名时事评论员何亮亮。后者的“亮亮”不是昵称,亦不是小名,而是父母正式起的大名。
对何亮亮的关注,始于2001年。那年,也是他正式加盟凤凰卫视的时候。最初吸引我的正是这个名字,一个50岁的长者,名字竟如此可爱。
三明钢铁厂青年工人何亮亮
眼前的何亮亮很儒雅,不太爱说话,和电视上口才犀利的评论员形象有些偏差。当晚,记者应邀和他在北京共进晚餐。他说自己生活中其实是一个比较安静的人,只是后来到了凤凰,给练出来了。
我问他的名字有什么讲究,他笑着说,很多人对他的名字都很好奇,“其实也没啥,就是天亮时候生的,所以父母就起了这个名字”。
何亮亮如今的人生选择,也和家传不无关系。
今年61岁的何亮亮出生于上海。父亲何为是一位优秀的散文家,其青年时代曾经在上海《文汇报》工作。未料他的儿子何亮亮后来又做了香港《文汇报》的主笔,这不能不说是一种巧合。
父亲年轻时曾采访过1945年侵华日军的投降仪式。这也激发了何亮亮对历史和新闻的极大兴趣。读小学时,何亮亮就自己用彩色铅笔编了一份《小小日报》,里面就有国内外大事的简讯。
在何亮亮的工作简历中,常会写这几个单位:三明钢铁厂、福建社科院东亚研究所、香港《文汇报》、凤凰卫视。这其实涵盖了何亮亮的四段重要的人生历程。
8岁时,何亮亮随家从上海南迁福建。中学毕业后,下到农村插队,白天是艰苦的农活,晚上则点起油灯,埋头读书。1971年,何亮亮来到三明钢铁厂,当了一名钢铁工人。这一干就是十年。工作之余,他不但抓紧时间继续读书,还自学了英语,并曾以“三明钢铁厂青年工人何亮亮”的署名,在上海的一家杂志上发表了译作。这给了他极大的激励,从此开始关注研究国际问题。
1980年,何亮亮接到中国社科院研究生院新闻系的录取通知书,到北京读书。那年,何亮亮29岁。他笑着说,当时本来想研究国际问题,可是当年只考上了两个人,另一个还因某种原因没有来上,一个人无法形成专业,于是便调剂到了国内新闻专业。
研究生毕业后,何亮亮到福建社科院东亚研究所工作过一段时间。1988年,移居香港,并到香港《文汇报》工作,后成为主笔。这段经历让他在处理新闻、分析时事方面积累了大量的经验。2001年,何亮亮加盟凤凰卫视。
记者曾专访过凤凰卫视的曹景行先生,俩人经历颇为相似。都是深得家传。曹景行之父是著名的历史学家曹聚仁。曹景行也是出生于上海,也到农村务过农。大学毕业后,都曾在社会科学院工作过,只不过一个在上海,一个在福建。两人都在上个世纪80年代末移居香港,也都在香港的平面媒体干过主笔。进入凤凰卫视,曹景行是51岁,何亮亮是50岁。两人都迅速成为时事评论界的明星。
建设性、善意是评论员的底线
自从移居香港后,何亮亮很少到内地来,每年在内地加起来的日子也超不过两三个星期。这次来京,是参加出版社举办的一个活动。他的新书《零容忍:香港廉政公署40年肃贪记录》刚刚面世。
香港廉政公署,也称“ICAC”,是香港特有的产物,过去看香港的影视剧,常会听到或看到廉政公署的消息,给人感觉,这是一个神通广大而且又非常神秘的机构。
《零容忍:香港廉政公署40年肃贪记录》凝结了何亮亮多年的心血,这是第一本全面解读香港廉政公署内幕的纪实作品。记者本以为何亮亮肯定是对廉政公署进行了详尽的一线采访,可他却说,并没有这样做,曾经申请过,但没被接受。
廉政公署有两句经典的广告词,在香港几乎妇孺皆知,一是“香港,胜在有ICAC”,二是“廉署保密,密密实实”。“采访隐蔽状态的机关从来吃力不讨好,什么社会都不例外。”何亮亮说。他们对媒体的戒备心很强,对你写书,不喜欢也不需要,但是你写,他们也不能反对。何亮亮搜集了1973年以来报刊上关于廉政公署的大量新闻评论和纪事,然后把它放到历史的大背景下去解读。
不少读者对时事评论员非常好奇,有的说,他们是不是整天满世界的行走,单位会不会有这方面的福利?何亮亮笑着说,根本不可能,他每年倒是有旅游的机会,但公费很少。也有人说,时事评论员好像无所不知,是不是他们有大量自己的耳目和特殊的信息渠道,所以总能拿到独家的爆料,其实这也是误解。
何亮亮说,他看到的也都是公开的资料。每天早上,他都要浏览几十种海内外的报刊,其中香港本地的有十来种。现在还有一种电子简报系统,很有分量,查询也非常方便。除此之外,他还会看一些独立的网站,大约有六七个。这些网站上常会有一些“胡说八道”的评论,但要会看,“胡说八道”里也有一些很有意思。
一些读者很纳闷,时事评论员既没有从政的经验,又没有在世界上进行一线采访,甚至和国际事件的当事人也没有直接接触,他怎么能把国际时事分析得如此透彻?诀窍在哪? 何亮亮对此有着自己的看法。“我喜欢从宗教的背景下去看问题。
比如我对奥巴马的黑人穆斯林背景就非常有兴趣,尽管美国的媒体一再回避这个问题。另外,美国共和党最近推出的总统候选人罗姆尼,出身摩门教政治世家,罗姆尼的搭档瑞安则信仰天主教,我认为这种宗教背景很有意思。”
何亮亮还擅长从人的角度,从人性的角度去分析问题。他说自己特别喜欢看西方人写的一些心理方面的人物传记。这些传记中有的主人公,并不一定愿意接受采访,那么这些作者怎样依据材料,从心理学的角度分析,这绝对是水平。
另外在分析时,一定要在掌握大量材料的基础上,把事件和人物放到历史的大背景下去看。记者问他:评论员的底线是什么?他回答非常干脆:“很简单:建设性的,善意的!”
记者手记
好读书,尤好《一只绣花鞋》
工作之外的何亮亮非常喜欢看书。文史类看得最多,有时候也看一些科技类的书,“我有兴趣看天文学,当然是普及性的书籍。
主要想看看天文学的基本知识、研究动向和发展趋势方面的问题。”既然爱看书,是不是藏书一定很多?何亮亮笑着说,自己的藏书并不多,搬一次家就少一些。现在买书也比以前少了,电子类的看得多一些。
何亮亮兴趣很广泛,在旁人看来一些很偏门的事物往往会引起他的兴趣,比如手抄本。他还曾在节目中介绍过手抄本,“地下文学传播很有意思”,手抄本在传播上都会有新的创作,比如《一只绣花鞋》,如果这些手抄本能找到不同版本的话,一定可以做一个很好的研究。
他问记者怎么看待白先勇最近为其父编著的《白崇禧将军身影集》一书,记者正好此前专访过白先勇。有人认为白先勇是在美化父亲,也有人认为是为了名利,但记者并不这么看,这一是对父亲的纪念,二是为了解民国了解白崇禧又提供了一个视角。
何亮亮表示认同,他说,这本书很有价值。名利对白先勇已经不是问题了,他根本不需要。他是想让父亲在民国史上占一席之地;何亮亮非常关心,一个地处穷乡僻壤的“桂系”为何能在民国站立潮尖,成为如此重要的一只政治力量?这很值得研究。 秦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