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小青青岛大学 大学女教授范小青谈开源精髓

2017-05-30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当问到范小青是在什么样的契机下关注到开源的,她说,由于以前看<DOOM启示录>等看得很入迷,所以范小青在硕士期间也关注过游戏和游戏中的传播,尤其是对黑客.极客群

当问到范小青是在什么样的契机下关注到开源的,她说,由于以前看《DOOM启示录》等看得很入迷,所以范小青在硕士期间也关注过游戏和游戏中的传播,尤其是对黑客、极客群体很感兴趣,对他们所进行的“开放源代码运动”也充满好奇。

加上它恰好与她的研究方向新媒体是相关的,涉及到“新媒体与经济”、“新媒体与社会”等不同层面的问题,所以范小青希望在这个领域进行一些新的探索。后来在进行研究的过程中,她看到绝大多数开源人参加开源都是兴趣导向,而且她自己之所以选择这个题目,也是兴趣导向,这也算是一种精神上的契机吧。

调查/研究过程中难忘/有趣的事情

范小青说,调查和研究的整个过程都挺让人难忘的,尤其是寻找受访对象、实施访谈等让我印象深刻。由于隔行如隔山,寻找受访对象对于一个半路入行的人来说确实是一个很大的难题,最开始几乎完全不知从何着手。因此她在2014年3月底报名参加了OSTC开源技术大会,聆听了讲座,受益匪浅,让她对开源参与者有了一个更加直观的认识,也检验和加深了她对很多相关问题的认识和思考,这为后来的访谈打下了一个基础。

或许你根本理解不了作为半路出家的人想要熟悉一个行业所面临的困难。“为了联络合适的受访对象,除了找朋友介绍之外,我也试着跟OSTC组委会联系,希望获得帮助,并且厚着脸皮在新浪微博上@了几位相关人士或账号求助。

最后,让人感动和鼓舞的是,她所@的那些专业人才基本上都给了她热情的帮助,在微博上@刘江总编、@狍子响马等帮忙转发微博,一下子就有不少开源人给予了热情的回应;写给CSDN的邮件也迅速的得到回馈,CSDN CODE给我提供了很多资料和许多帮助。”范小青如是说。

“说实在话,这让我一下子增添了行外人研究行内人的信心。有了最初的一批受访对象,其他的受访对象联络就容易多了,因为很多受访对象都给我推荐或帮忙联络其他人选。这其中,Gnome.Asia 的Emily(陈阳)给了我很多帮助,不仅推荐我参加了 Gnome 和 Linux 用户组聚会,以及微软治理圆桌会议等,而且帮我联络好几位受访对象。

在具体实施访谈过程中,也有很多事情让我难忘,很多人给予我帮助。有受访对象上午在打点滴,下午却如约接受访谈;有70岁的受访对象,在访谈结束后还多次给我提供相关资料,以及跟我交流相关问题;SUSE的杜韦华多次告知和提醒我用户组活动的时间和地点;多位受访对象为我提供与开源相关的参考书目等等,涉及到研究对象的匿名问题,这里就不一一提名感谢了,但感念在心头。

总之,在联络和实施研究的过程中,我充分感受到了开源人群体的热情、朴质和善良,他们不仅接纳了我作为一个外行的访谈,时时容忍了我的一些“小白”问题。

除了热情,其实还有幽默、趣味。开源群体是一群有趣的人。在现在这个世界,社会被成功学、物质追求所充斥的时候,“有趣”是多么难得和值得珍视!而我在开源人群体的接触和他们的微博、微信中时常能感受到那种智慧和趣味的闪光,总之,就是觉得挺好玩的。”从这里可以直白的看出范小青对之前帮助过自己的人那种真切的感谢之情。

在范小青的采访过程中,Zoom.Quiet 曾直言不讳的质疑她说,一看到她用163的邮箱发来一个带Word附件的邮件请求访谈帮助,就知道范小青不是圈内人,因为 Gmail 一被屏蔽后,小白们就只好转战163邮箱。但是,即使知道她是小白,很多人还给了足够的帮助,真的很有爱。

“这或许就是开源人身上所具有的特质吧:智商高、踏实。若是说到精神内涵上的东西,感觉这批人活得更有价值追求,更有着对世界对社会的一份关怀。生活上踏踏实实,精神上又超出生活,有着自己对世界的一份认识和追求。一些开源参与人士,即便是为了生计和工作,也常常是围绕着开源做一些工作,试图在某种层面上将理想与现实相结合。这种努力都是很值得肯定的。”

开源界值得借鉴的精髓

协同创新。大家一起协同创新的精神,每人贡献一份力量,每一个人的努力加在一起,又造福大家。每个人都贡献,每个人又都获益,这一模式是很珍贵的。其次同样重要的是,珍视自己的兴趣,愿为兴趣而付出的那股劲儿。中国人其实很缺乏这一点,由于时刻惦记着“为稻粱谋”,很少人能完全遵循自己内心的兴趣去找工作,或者在业余时间上坚持不懈。

那样做的人常被认为是“不务正业”。而专注开源的那些可爱的人,他们时常有种想法,就是觉得“兴趣才是正业”,一个人一生的历程,唯有兴趣最能让人快乐,最能增添生活价值。若是能找到自己的兴趣,能为之付出,就是一种幸运。 

如果一个开源社区中参与者逐渐变少,是因为参与者的兴趣变少了,还是因为商业元素太多?范小青的见解是,生活压力大是一个重要原因吧,持续的参与会受到社会经济条件如时间与金钱等各方面的制约。其次是Leader和国内的社区风格也有一定影响。

通过观察和访谈,感觉国内开源社区还是多多少少有一点“Leader中心制”的感觉,在认可“仁慈的独裁者”之上,比西方也许更多一点个人崇拜,参与者的主动意识不是很强,这都会影响到持续参与。国内社区的这种开源整体氛围的成长还需要时间。商业因素是中性的,可为利好可为弊端,全在乎人。但至于大型商业公司的过多介入,还是有存在一些弊端的。

开源圈的女性给人留下的印象

具有切身体会的范小青对她所接触过的开源女性的评价很高:她们人都很nice、活泼、美丽。”我接触得最多的一位也就是Emily,第一次看到她是在去年的开源技术大会上,当时她演讲很精彩,印象很深刻。后来她在我联系访谈和了解开源圈子上给了我很多帮助,感觉她是一位很热心的人。除了Emily之外,还有微软的董辛乙女士、甲骨文公司的张羽女士等,跟她们都聊得很开心。"她说。

对于开源圈如何吸引更多女性关注开源、参与开源,范小青认为最好的方法就是多做推广,让人知道女性参与开源不一定是要写代码,也可以做推广,做写代码周边的一些事情。女性的本性与开源精神其实很相契,所以通过推广让更多的女性了解开源,她们也会更多的参与开源。换句话说,开源的实际效益需要女性做一些宣传类工作来推广,这样才能将开源的真实面目介绍给更多的人。

以开源为主题博士论文

目前为止,我已经见过两位博士的论文是以开源为主题的,一位是陈晓红,另一位就是范小青。范小青说她当时之所以选择这个主题的原因就是对开源文化感兴趣,想知道开源在中国是否已形成一种文化,是否会星火燎原,这种文化会对社会产生什么影响。因此想做一些探索。即使是论文结束之后,她还是会继续做一些与开源相关的研究。与此同时,也希望能加入到开源队伍中来,做一些非写代码的却对开源有益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