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静赣是传销 余静赣:用拼搏和大爱演绎传奇人生
余静赣:北大研究员、建筑硕士、清华大学MBA工商管理硕士、北京师范大学哲学博士、孟加拉达卡大学、江西师范大学、上海东华大学等几十所大学客座教授。让我们来看一下余工艺术写生之旅。
武宁县横路乡花园村有一座余静赣儿时住过的房子,至今依然还静静地立在阳光下。打出生起,余静赣一家九口就生活在这座不足18平方米的老屋里,日子寡淡而清贫。房间狭小昏暗,那门前的青石,黑色的檐瓦,烟熏火燎的老墙,无不烙下他童年深刻的印记。
30年前,就是在这座余家老屋里,余静赣对他母亲说:我要给天下人盖房子。这句当年听起来像痴人说梦的话语,今生今世余静赣一直揣在怀里,成为他一生行迹的定盘星,成为他事业的座右铭。
1982年,是余静赣人生中一个历程碑,那一年他参加了高考。在大学志愿表上,他把所有志愿都填上了建筑类专业,并如愿以偿地考取了重庆建筑学院建筑系。毕业后,余静赣以优异成绩分到了北京,在一家建设部机关工作。
稳定的生活并没有消磨余静赣心里的强烈愿望,那就是希望通过建筑这个行业帮家乡人致富,把父老乡亲带到全国去盖房子,这个念头质朴而坚定。1987年,余静赣将村里的几个乡亲包括弟弟余批生一起送到了广东打工。1989年底,在北京呆了4年后,余静赣自己也调到广州有色金属研究院工作。这时候,打工浪潮风气云涌,大批江西老乡也来到了广东。
到广东工作的第一个年头,余静赣接待老乡就达到700多人,也就是说平均每天都要接待2个老乡。那年月余静赣可真忙啊,他早晨起来就骑上自行车为老乡找工作,晚上又把老乡接到家里来住,第二天早上又接着送他们去找事做。
每逢周末,天刚放亮,去为老乡联系事情,看望打工的乡亲。最远的到了珠海,你想象一下,骑单车从广州到珠海那该有多辛苦!那时大量老乡分布在江门、乐从、龙微、东莞一带,这些地方也就留下了余静赣单车那深深浅浅的胎印,有时候骑车到东莞,当天还要赶回来。
每当余静赣到来,所有老乡都会汇聚到一起,余工就请大家一块吃餐饭,问问工作的怎样,拉拉家常。陆续南来的老乡依然将余静赣的家作为驿站,那是一房一厅,面积大约20.
3平方米的小房子,来了人客厅就打上了地铺。几年期间,经余工接引到广东打工的老乡大约有四、五千人。这些人大部分在挣辛苦钱,生活缺少保障。有一次,记得是一个星期六的早上,余静赣去给老乡帮忙,来到他们的住处,这一看他的心揪紧啦,那人居的密度可以说是一平方米一个家庭,余静赣当时想万一发生火灾怎么办?乡亲们的日子再也不能这么过啊,可是出路又在哪里?这时候一个老乡的话让余静赣做出了一个决定。
那老乡说:余工啊,你自己开一家公司吧,我们给你打工不就行啦。"余工当时想都没想就说:"可以啊!"他没有想到开公司的第一桶金从哪里来,没有想到到底干什么合适,就觉得自己必须该做了。
开公司说说容易,启动资金怎么办?余静赣用弟弟做油漆工积累的一笔钱,再加上同村老乡的东拼西凑的一些资金,亮出了"广州三星建筑艺术设计中心"这块招牌。公司地址在当时广州郊区五山附近,租的是一间16平方米的店铺。余工一面上班,一面打点生意,公司第二年就亏跨掉啦。合伙人不愿意再来,12个进份人都不要了,连弟弟也不要股份啦。1992年,余工没有帮到老乡,还欠了乡亲们的钱。
这时候大山的儿子那份坚韧与执着体现出来了。余静赣决定从广州有色金属研究院辞职,正式下海经营公司。当时公司经营的主要项目是建筑设计。余工说:我想把公司做大规模时发现必须转入一个新的行业。因为靠自己做方案设计不能做到几百人、几千人甚至上万人,而老乡越来越多,越来越艰难。
一个人单打独斗不是自己下海的初衷,必须扩大规模。余工决定转变经营目标,给老乡们打造一个门槛比较低的行当,让乡亲们能够赚到钱。就这样余工把目光瞄准了当时还是标新立异的家装行业。1992年,余工在广州天河体育馆租了一个70平方米的店面,开始了家庭装饰专业化经营
90年代初,人们听都没听过什么叫"家庭装饰"。360行里压根就没有注册这个行当。余工决定从广告入手,让更多的人了解家装这个新鲜事物,让市民接受家装消费理念。然而一个行业被人们认同,是需要时间来培养。市场并没有像余工预期的那样,直到第二年,余工企业开始有了转机,余工依然记得那年的5月1日,生意出乎意料地旺起来啦,公司4个设计师客户排成了四条长龙,有好几百人在排队。
公司就这样起来了,找到了自己的出路。随着市民的经济条件改善,房地产业的深温,余工的家庭装饰一路风生水起,到1998年,三星建筑艺术设计中心注册为广东星艺装饰有限公司并成立艺邦集团管理旗下企业。
目前星艺在全国有400多家分公司,员工有35000人,年产值近20个亿,是中国装饰业第一品牌。
从1992年到2003余静赣带领家乡子弟在广东这片土地上打造出中国一个全新行业——家庭装饰,由此带动江西武宁几十万人致富。余工实行股份制目的是每一个打工的乡亲都有机会成为老板,村子的农民走出去,回到村里盖起了楼房,行进在乡村道上的是小轿车,还有因家装富裕了地武宁人,因为群体效应,武宁也因为出了一个余静赣所以有了"装饰之乡"的美誉。
2003年,余工做出了一个决定:淡出艺邦集团领导层。这个决定当时连他最亲近的人都不相信是真的。余工却淡然地说:我在开公司的时候,就明确地告诉他们,我最多给你们做十年,之后你们要自己去做。我对开公司没兴趣,这是根本原因。
按道理我1992年开公司,到2003年左右该退休啦。我早就这样想好了。这个决定源于余静赣创办星艺的初衷:为员工办企业。为了企业发展,作为一个企业家余工明白,一个家族企业要与世界接轨,要走向现代化企业,最大一个关键点就是民营企业社会化管理,是企业发展的必由之路,余工在这个问题上站的比较高。
余工从管理层退下之后,足足花了六年时间,筚路蓝缕,拓垦荒原,投巨资在武宁县拓林湖畔开辟了一个融艺术建筑和自然风景为一体的庐山西海国际艺术学院。学院第一期工程在2003年底建成并投入使用,那一栋栋风格独特的教学楼学生宿舍,占地3000多平方米的文化广场,勾勒出丰良学院的整体风貌。
2005年3月,学院又投巨资着手建设第二期中心校园,第二期教育重心放在对全国艺术设计专业的大学生和在职设计师进行手绘特训,届时,万岛湖上众多的岛屿与一片宁静详和的湖湾也将成为学院的一方净土。
余静赣先生深知教育对脚下这片古老的土地意味着什么?教育对一个出生贫困家庭的孩子带来的是什么?教育对每一个渴望改变自己命运的青年人有着怎样的承载与寄托。为此,余静赣先生开宗明义地立下规矩:丰良学院对每一个热爱学习,爱好艺术的青年敞开大门。有条件的学生实行"低收费",对贫困学生实施学杂费全部减免,并全方位地提供助学贷款。与此同时,在星艺集团展开"一帮一"的助学工程,还为江西老区专门开设了"扶贫班"。
余静赣认为教育无小事,不能读了娃娃们的前程,庐山西海国际艺术特训营在教学上一丝不苟。大师领衔,名师执教,使特训营翘然秀出群伦。来自各地的莘莘学子,纷纷来到这充满田园牧歌般的校园,构建自己的知识框架,他们学习手绘、学习设计营销,他们在学院的艺术特训营里,通过远足、冬泳、荒岛求生存等方式磨练意志,他们用今天的勤奋打造各自的未来。
充满诗人和哲学家气质的余静赣,是一位善于将现实升华到理想境地的大师。他兢兢业业,创办庐山西海艺术学院,主旨是不仅拥有大师级师资力量,还要为社会培养未来的大师。所有这一切,缘于他的一个梦想,他要用教育让家乡脱胎换骨,成为江南的新加坡。
为了实现自己的梦想,余静赣先生每天起早摸黑,亲自给学生上课,每天工作十多个小时,面对教室里几百双纯真的眼睛,余静赣的目光温煦而亲切,他的神情专注而肃穆。有人从大海里找到了一种精神的准则,也有人从浓郁密布的山麓和车水马龙的都市的内心答案。
余静赣太专注人生意义的追求,以致于对物质生活的欲望降到了很低的层面。他长年一身布衣打扮,与学生吃在一起,住在一起,初次见到余静赣,很多人简直无法相信,眼前这位没有一辆私家车,没有一件名牌衣装的教书先生竟然是资产过亿的艺帮集团的董事长。
余静赣说:学艺先做人。为了全方位打造学生的素质,培养学生坚韧不拨的性格。充满理想主义色彩的余静赣经常身体力行地组织特训学生进行野外拓展运动。他们陡步登山涉水,到大自然中写生实践,在酷暑严寒中,在艰险的环境里,体验自己的生存能力。
有几次野外拓展,听起来竟然像一个传奇故事,记得一个初春季节,余静赣带领学生考察庐山别墅的建筑风格,不幸遇上特大风暴,暴雨山洪,既然使身处山野的师生们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历练。狂风夹着冰雹,雨水像一道道鞭子,抽打着他们。
置身在山野的学生,四处躲藏,他们在屋檐下,在大树下,在凉亭里,在山洞中,一面躲雨还一面坚持写生。有的女生浑身都湿透了,初春的寒意像刀子一样,让人发抖。有的学生被冰雹打伤,大家相互包扎,相互安慰。
就是在这样险恶的环境里,余静赣带领学生度过了一道道平日里难以承受的坎儿。他知道,有了这次人生经历,对于一些娇生惯养的学生很有意义,他知道这一次经历将沉淀进学生的性格。
余静赣还常常带领学生置身在湖心的荒岛之上,那儿是狐狸和野兔的世袭家园,是野生灌木和芭茅滋生领地。学生们在烈日下,在寒风中,在艰苦的环境里,直面生活的底线,他们在艰苦中磨励意志,在无助中自己支撑自己,余静赣知道人的生活道路都布满大大小小的坎儿,有时候,意志力稍微薄弱一点,就失去了机会,就得重新再来。
性格决定人生,现在的孩子个个聪明活泼,但缺乏的是耐心,是坚韧的意志,户外拓展的意义也许会在他们人生的某个阶段,某个层面突现出来。事后,正如余静赣所期待的那样,经历过户外拓展运动的学生,都将那一次次经历,当作一笔人生的财富,从中领悟了许多以前从未体验过的东西。
多年来,余静赣正是以这样独特的教育方式,为家乡、为社会造就了一批又一批高层次的人才,他让许多年轻人走向了成功。在余静赣的学生花名册里,有的已经成为室内设计行业的大师,有的学生不仅在业界拿下多次全国性设计大赛金奖,而且有些学生的著作论文甚至成为高校的必修课目。
2008年,四川发生特大地震天灾,余工又把自己捐给了灾区,为灾民义务盖房子。在地震的第二天,余工就赶到了都江堰抢险救人,之后7个多月一直扎在灾区。在绵竹、汶川等灾区大地上,人们常常看见一个穿着朴素服装,一双沾满泥巴旅游鞋的高大的汉子,有谁想到他就是名震全国的家庭装饰第一人余工。
由此,余工发起成立了总统家峰域组,组织了赈灾义务设计团和爱心集结号,为灾区进行了3年的义务设计和建设。在此基础上,余工瞭望的目光又普及到做强中国农村建筑、帮新农村的农民建设美好的家园,并以公益加盟形式打造十方建筑,为老百姓建房屋,发掘农村宜居住别墅空间,实实在在改善农民的生活质量和农村建设水平。
在成立之初,十方建筑广泛开展了"九江民居调研",派员工深入九江市20多个乡镇进行走访、考察,对九江的建筑、民俗、地理特征等进行了全面调查,征集乡民意见,力求确定符合九江实际、具有文化含量与风格的乡村建筑设计,由此为出发点,把"用心为农民做建筑"的理念推广到全国。
在形而上的层面上,余静赣是一位诗人,是一位哲学家,然而,余静赣并不是一位乌托邦式的空想主义大师,而是一位卓有远见的实干家。他发起地远足巴黎艺术新长征以及庐山水彩艺术节和建筑手绘草图高峰论坛活动,已经形成深远的影响,为艺术的普及和百姓审美的提什有着自身的功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