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阳高新区陆家新区和雨母智慧生态发展区概念性规划评审会召开
昨天下午,衡阳市召开高新区陆家新区和雨母智慧生态发展区概念性规划评审会,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李亿龙要求,新区的规划要突出优势、不忘初衷、坚持原则、重在出新,推动高新区走出一条转型升级的新路子。市委副书记、市长周海兵出席评审会并讲话。
【正文】
评审会上,4家知名规划设计单位先后捧出精心制作的方案,7名评审会专家分别予以解析和点评,为陆家新区和雨母智慧生态发展区概念性规划提出建议。
李亿龙充分肯定新区概念性规划工作,并对新区规划建设提出四点要求——
要突出优势。新区依山临城,拥有很好的交通区位条件和自然生态条件,再加上新区本身拥有国家级高新区的招牌,并坐拥南华大学,这些优势都是别的地方不可比拟的,因此,在规划设计中,这些“闪光点”要进一步放大。
要不忘初衷。李亿龙指出,衡阳拓展新区的目的很简单,就是为了补短板、求转型。所以,在新区的规划中“产业发展”必须是重点。发展什么产业?李亿龙认为,既然是“新区”,产业也必须是高新产业,并拥有高新技术。
要坚持原则。李亿龙强调,高新区的定位绝对不能变,必须始终遵循好“合理布局、产城融合、统一协调、基础共享、绿色生态”的原则。
要重在出新,不仅规划理念要创新,,建设的机制同样要创新。要通过创新的路径方法,力争为新区走出一条转型升级的新路子。
周海兵指出,新区规划建设要注重产城融合,突出自然景观,完善配套设施和生态集约用地,要根据城市和经济发展步伐统筹推进新区建设。
衡阳国家高新区于1992年6月经省人民政府批准成立,今年5月28日,市委作出推动高新区“二次创业”的重大决策。6月23日,市委召开专题会议研究决定了高新区调规扩区方案。
调规扩区后,高新区对新区规划重新进行定位。将东至蒸水大道、南至湘桂铁路、西至衡阳市域界线、北至蒸水河总面积约9.81平方公里的区域规划为陆家新区,定位为总部经济区和中央商务区,重点发展创新科技园、金融港、信息港和国际社区。将蔡伦大道以西、岳临高速以东、湘桂铁路线以南总面积约22.52平方公里的范围规划为雨母智慧生态发展区,以科技研发、孵化和高端制造为主体,重点发展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新材料等产业,与衡山科学城紧密结合,同时依托雨母山风景区,发展旅游产业。
新区发展将坚持“一个核心”,即着力打造总部经济区和中央商务区;体现“两个原则”,即秉承 “创新”和“绿色”原则;建设“三大片区”,即“总部经济区”、“高端制造产业区”、“ 旅游产业区”。新区计划在2016年3月前完成总规和控制性详细规划的编制,并以高新投为融资主体,在2至3年内筹资300亿元以上,全面推进新区征地拆迁安置和基础设施建设工作。
市委常委、副市长罗东海主持评审会。
市领导邓群策、廖炎秋、谢宏治、段志刚、邓柯、王雄飞出席评审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