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荣淮北师范大学 淮北师范大学【走近师大菁英?学生篇】之二:李群喜:腹有诗书气自华

2017-10-04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远远看去,棱角分明的脸上十分干净,短发利落,在那两块厚镜片下面,是一双敏锐的眼睛,眉宇之间透露出些许的英气和自信,一旁图书馆前微弱的黄色灯光

远远看去,棱角分明的脸上十分干净,短发利落,在那两块厚镜片下面,是一双敏锐的眼睛,眉宇之间透露出些许的英气和自信,一旁图书馆前微弱的黄色灯光洒在他的肩上、脸上,一种古典的艺术气质自然而然散发了出来。这是初见李群喜时,他给我们留下的印象,并不高大健壮,但说话行动冷静从容,不慌不忙。

“腹有诗书气自华”。没错,他就是来自文学院文艺学专业的李群喜,本科和研究生都毕业于淮北师范大学,在今年即2015年,考取了武汉大学中国古代文学专业的博士,意欲研究方向是明清词学。据文学院任荣老师说,今年文学院考博收获颇丰,往年可能一年只有一位,今年可喜的是共有三位考上了名牌大学的博士生。而在即将离开生活学习了7年的校园的前一天晚上,我们采访到了李群喜。

“读书,就是在读自己”

每天早上五六点起床,提着一瓶水,背上自己破旧却又实用的双肩包,经过旧操场,和零星的晨练的人擦肩而过,来到了图书馆,主要在北楼,开始他一天的学习生活。中午困倦了,就在桌子上趴着睡一会,脑袋清醒后继续沉浸书海,一直到晚上九、十点钟才回到寝室里。

每周有6天都保持这样的状态,3年研究生,与书为伴,与书为友。久而久之,图书馆里很多同学都知道了他这位“学霸”。有学弟学妹“慕名”前去请教他问题,他也欣然作答。“其实我自己没觉得怎么样,因为这已经成为习惯了。如果我哪天没去图书馆,会感觉到内心愧疚,习惯一旦养成就有一种惯性,所以一定要养成一种好习惯。”

他也因此在图书馆里结识了许多学友,他们一起学习,一起读书,取长补短,共同进步。李群喜回忆考取博士前最令他担心的就是英语成绩,他的导师张兆勇老师对他说,如果仅仅因为英语而阻碍了考博的话,那就太可惜了。于是他开始突击英语。

幸好,在图书馆里他结识了一位十分乐意分享经验且很擅长英语学习的学弟。借此机会,他虚心向人家讨教学习方法。为了打破英语作文模板的僵化写作方式,李群喜总是将自己写好的作文原稿和修改后的加强版拿去给学弟看。多次的交流和学习,使李群喜对写作慢慢地积累出了不错的 “感觉”,若有所悟。

“他在我英语学习方面给了很大的帮助和鼓励。”李群喜在进行听力训练的时候,会找有两小时长度的听力材料反复听。这样他顺利通过大学生英语六级考试。在本次考博中,他英语成绩在笔试和面试的时候都是第一名。

尽管英语一度是李群喜考博路上的难题,但一番学习下来,他欣喜地体悟到英语和他所研究的古文其实是有相通之处的,特别是逻辑层次方面,这需要自己慢慢领悟。正如白兴华老师说:“要想学好英文先学好中文,想学好中文先学好古文。”

“其实,在图书馆看书真的为我奠定了很深的考博基础。”他说,“其实读书就是读自己。在读书的过程中,你会总用自己的眼光去看待书本的内容,用自己特有的符号去解读书本,其实就是认识自己,反观自己的过程。在读书中,得出自己的体悟,形成自己的东西,促进成长。同时读的书多了,才会形成自己读书的思路,才会读书。”他是个很爱读书的人,很享受读书的过程。

他提到,一个人应该有他经常反复去读的几本书。“读书入行的人应该有他经常反复去读的几本书。”他自己也有许多喜欢读的书,没事的时候就喜欢拿在手里翻翻,比如清代词话类书籍,四书五经,每次翻看都会有不一样的收获。他的研究生导师张兆勇老师曾经到他的宿舍,看着他书架上的书本,说了这样一句话:“基本上我想让你读的书、认为你应该读的书,你的书架上差不多都有了。”

有一次,从图书馆出来,他不经意间扫了一眼门前的展板,看到上面一个非常熟悉的名字——李群喜。诶,不是我吗?原来,他登上了2012-2013年度学校图书馆图书借阅榜第9名,一年内不知不觉就借阅了将近200本书。

“老师们对我恩重如山”

一位优秀的学生,其背后肯定有好老师的帮助。当谈起对他考博影响最大的人时,他毫不犹豫地回答——老师。而其中对他影响最大的是张兆勇老师、王倩老师和白兴华老师。 张兆勇老师,现为淮北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

李群喜说:“张老师不论在学习还是生活方面都给了我无微不至的照顾,特别是他的人格魅力也深深影响着我。” 在考博期间,总会有时候缺乏信心和遇到困难的时候。这时,他要么选择自己散散步,独自思考忖度一番,要么去找老师,和老师一起在校园里面散步,在散步中,他会向老师坦言自己遇到的难题,或者对某件事情发表自己的看法,有的时候甚至会向老师倾诉苦闷,而张老师会不厌其烦地倾听和开导他,帮助他答疑解惑,鼓励他继续考博。

可以说,老师的每一次鼓励,都推动着他向前进步,最终推动他考上博士。

而王倩老师,留给李群喜最深的记忆就是:王倩老师在他们读研究生期间,每周要求他们写一篇5000字左右的论文,表达自己对本周所看书的一些看法和认识,即要求每周看两本书。最后10篇论文完成下来,累积了超过五万字的丰硕成果。

在当时,对李群喜来说,这样的任务量是很大的。因为首先得认真看书,再动笔写,这需要时间,而时间只有短短一周。尽管导师要求严格,但他还是不折不扣地完成了课业,而且收获颇丰,他说:“现在看来,这样的做法,确实在一定程度上,对自己的学术规范,端正做学问的态度和培养做学问的感觉等方面有很大的作用。”

在谈起白兴华老师的时候,他认真地说道,在老远的地方看到白兴华老师,心里就会感到紧张。倒不是因为害怕,而是白兴华老师由内向外散发出一种厚重的人格魅力,敬畏和尊重之情油然而生。白兴华老师本科和博士研究生时期先后就读于北京大学和北京师范大学。

李群喜说,在和白兴华老师相处和交流时,感觉他知识的积淀,像大海一样深沉;人格的修养、处事的态度,像大山一样厚重。可以反观到自己许多不足之处,从而获得提升。从这里,他引申出一个道理:一个好学生不是老师教出来的,而是在与老师相处、交流,熏陶和自己的体悟成长中影响修正出来的。

老师言行举止、学识见解,无形中熏陶着学生,改变着学生。而学生学会从老师身上学到东西,体悟老师的思想境界,这是非常重要的一点。像李群喜,他遇到的这几位老师,可以说不论在学术上,还是做人上,都无形中给了他很大影响与帮助,所以,他说道,老师们对我来说是恩重如山的!

“专注做好一件事情”

李群喜作为从农村出来的孩子,其父母虽然都不是知识分子,但对于他考博都十分支持,得知李群喜考上博士都十分高兴,“父母亲对于知识分子都十分地敬重。”李群喜这样说。 当问及他为什么花费这么多精力和时间考博时,他回答得坚定且唯一—就是想做学问。“做学问,但不要想着出名。”他引用老一辈学人范文澜先生的话说:“做学问要‘坐得冷板凳,吃得冷猪肉’。”就是要守得住清贫,耐得住寂寞。

《论语》言:“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一开始的读书学习会出于兴趣,当积累到一定程度之后就有了进一步学习和研究的欲望,会带着想要弄明白的问题,去书中查找和探索。

到达一定境界之后会逐渐建立自己的知识体系,这时才会有想纯粹做学问的想法,之后就是付诸行动。“一个人如果一辈子能做好一件事情是不容易的。”他说道,“我想努力成为那样的人。”言谈之间分明让人感受到了一股强大的自信心。

挖掘我国古代文化的宝藏,与古人对话,感受彼此的关联性,李群喜说有时会“一惊”,发现到“有意思”的触点,这便是从中有所体悟了。

“对学问要有信心,对师承要有信心,对自己要有信心。”这是李群喜的一位学友对他说的话,他也经常用这句话来衡量自己, “对学问要有信心,即对自己涉猎的领域要有信心,‘物也者,所以养性也,非所以性养也。’无论处在什么位置都是在磨砺自己,都应该有所收获;对老师要有信心,相信老师的教导,体会老师的言行举止,让自己全身心地面对老师,老师也会自然而然地展现在我们面前;对自己要有信心,可能现在眼前路还很长,但只有相信自己才能一路走下去。

”这也是李群喜想对要继续求学深造的人说的话。(方丽君 宋芹  特约通讯员:郎艳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