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顺生经济 毛氏家族传奇 毛泽东父亲毛顺生曾经发行股票

2018-03-18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毛泽东家曾经发行股票,这是韶山毛氏家族历史上的一段传奇.毛顺生经商融资发行股票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湖南省湘潭县韶山冲,40岁左右的毛顺生在使家庭走上富裕之路

毛泽东家曾经发行股票,这是韶山毛氏家族历史上的一段传奇。

毛顺生经商融资发行股票

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湖南省湘潭县韶山冲,40岁左右的毛顺生在使家庭走上富裕之路的同时,也感到了一丝遗憾:长子毛泽东并不愿意跟随他经商,而是义无反顾地离开韶山外出求学了。幸亏二儿子毛泽民遂他的意,一心一意帮他发家致富。

毛顺生发家,得从他当兵的经历说起。他20多岁的时候,家里还穷困潦倒。他与夫人文氏所生的第一个儿子夭折后,1893年、1896年又相继得到毛泽东、毛泽民两个儿子。欢喜之余,人口的增加使得他的生活压力加重。他决心离家到外面打拼,于是参加了湘军。几年的军旅生涯下来,虽然没有混个一官半职,却让他的眼界大开。

毛顺生开始把目光转向商业领域。他最早是从做米生意开始的。大米的初加工,便是毛顺生创业的起步了。

慢慢地,利润逐渐滚动,毛家的产业也渐渐做大。于是,毛顺生又开始涉足猪、牛的买卖。在牛生意方面,他采取的是“双方自愿,双方有利,风险同担”的办法,即他把母牛买回来后“承包”给他人喂养,养户获牛力、牛粪,主户获牛犊,再出售牛犊或者喂养长大后出卖,从中获利,如果中途意外,牛死了,那么就由两家平均分担损失。

毛顺生继续把钱用在生意投资上,并在银田寺的“长庆和”米店入了股。他还或多或少地雇用长工、短工。

为了更好地打理生意,毛顺生张罗着发行了自己的股票——“毛义顺堂”股票。

毛泽东的堂弟毛泽连回忆说:“毛顺生很会做生意。后来,光靠银元、铜钱来周转经济不够,就自己出了一种‘义顺堂’的票子,代替货币。票子是红色的, 别的票子人家不要,只要是‘义顺堂’的就要。”

毛泽东的外婆家亲戚文九铭回忆说:“用‘义顺堂’,到别的地方买10头猪不带一分钱可以赶得动;借上百块银元,走就是的;出谷没带钱,担起走就是的。”

毛顺生发行“毛义顺堂”股票,把邻里乡亲的余钱收集起来,以期增值;发给雇用者使用,则作为工资,可以暂时代替银两;发给生意同行,又成为定金,或者物值。

“毛义顺堂”股票得到韶山冲内外商界的认可,是与毛家良好的信誉和较为雄厚的经济实力相匹配的。

在小小的韶山冲,在与“义顺堂”有生意往来的关公桥的“长源河”、韶北的“忠义顺堂”、郭家亭的“南杂店”、杨林的“毛重庆”、银田寺的“长庆和”等商铺之间,这一股票发挥了相当大的积极作用。随着毛家生意越做越火,越做越活,“毛义顺堂”获得了很高的信誉,持有这一股票的人越来越多,极大地促进了毛家经济乃至韶山冲内外经济的繁荣。

可以说,毛泽东的父亲毛顺生是在中国农村最早运用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规律成功致富的典型范例,也是很早就认识到股票在经济发展中重要作用的一位中国农民。要知道,毛顺生发行并较大规模地使用股票是在20世纪之初!

从小就受到父亲毛顺生目光敏锐的经商头脑和精打细算、勤俭持家的处事方式影响的毛泽东和他的弟弟毛泽民,获益匪浅。只是,毛泽东的心思并不在商业领域,关注的是更为广阔的国家和民族的前途。他并没有也不打算继承父亲的家业,而是立下宏志外出求学,希望能找到一条拯救国家、民族、苍生的路。毛泽民则顺理成章地承继了父亲的商业头脑。

毛泽民长大后,经商能力比父亲更为出色。从他17岁那年起,父亲积劳成疾。毛泽民除种田外,还要帮助父亲挑米、记账、打算盘,跟着学做生意。他无论做什么事情都很用心。毛顺生看到了这些,感到很欣慰,有时候直接把某些业务交给毛泽民打理。

就在毛顺生沿着致富的台阶往更高处走时,天灾人祸接踵而至:1916年房子起火,1917年败兵抢劫,1919年妻子病故……1920年,毛顺生刚及半百便过早去世。而这时,毛泽东在外从事革命活动,小弟毛泽覃也在长沙上学,家里的事全部落在毛泽民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