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妍希模特 周妍希:校园网贷折射大学生风险意识薄弱
近年来,互联网借贷平台瞄准了大学生群体,以P2P贷款平台、校园分期购物平台和电商平台的分期付款等形式慢慢渗入校园,宁静的象牙塔成为网络借贷平台争夺的地盘。校园网贷风险多发,一些学生网络借贷导致背负“巨额债务”。
2016年3月,河南牧业经济学院大二学生郑旭,因迷恋赌球欠下了校园网贷平台60万,因无力偿还最终绝望跳楼,引发大众对网络贷款平台的热议。早在2013年,P2P模式下的网络贷款平台就已经在中国“野蛮生长”,而校园网贷频频诱发大学生负债累累无力偿还事件,其背后更多地折射出大学生借贷风险意识的薄弱,反映出其不正确的消费心理。
校园网贷平台利用其门槛低、审核松、无抵押、放款快的特点成为吸引大学生的诱饵。而事实上,网贷平台大多借此招揽客户注册会员,进而由“发展下线可得到实质分红”的奖励使得更多的人深陷其中。大学生由于借债风险意识不足,被不少中间人“套路”,或者以致无力偿还。
一些看似轻巧的骗局,利用大学生金融知识的缺乏,才得以使更多的大学生卷入其中。“低利息”是一个巨大的陷阱。不少校园网贷app打出“月息0.99%”的标语吸引大学生参与,实际上真正需要偿还的款项是所借贷款的139.8%,实为惊人。
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除开相应的监管主体应负有的监管责任,以及对网贷平台操控者的非法集资行为的惩处,大学生也必须为自己掉落校园网贷骗局埋单。如果说其他的网贷受骗者还尚具经济实力,因此有零余资本可以参与借贷,那么对基本没有独立经济来源的大学生来说,则极有可能也是其不正确的消费心理在作祟。
其实,以一个大学生所具备的知识素质来说,“零利息、零首付、只需身份证认证,3分钟快速借贷到账”明显存在一定的欺骗性,难道大学生从未对这些机构、行为产生任何怀疑?然而实际上,不管是否存疑,推动大学生参与其中的,也排除不了大学生中普遍存在的“奢侈消费”、“从众消费”、“超前消费”等心理。
这种心理必须得到重视和矫正,否则会引发更多的畸形心理和错误行为,一步步走向更深的骗局圈套。而最终“背黑锅”的也只能是其父母。谨慎借贷,理智消费,大学生需要树立正确的消费观,不攀比不盲从,合理地、有限度地消费,自觉抵制片面追求物质享受的心理。
同时,在借贷前,不妨考虑有信用的、正规的平台,如国家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警惕虚假的借贷平台,通过查询相关资质条件和新闻报道,学会鉴别借贷平台的可靠性,以及加强对金融知识的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