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礼和秘书 洪礼和:由官正同志读书所想到的
《闲来笔潭》一书是官正同志长期读书的结晶,是他真正把书读进去了,并读到一种极高境界的结果,也是他毕生读书心得的集大成。官正同志读书可以说目的越来越清晰,动力越来越强,境界越来越高,读到后面则由"小我"到"大我",由自身到芸芸众生。
官正同志读书的第一个阶段,似乎是为了对人世间的不平表示抗争。官正同志的邻居有个厕所,就在他家门口不到一米处,每天早上官正同志家里吃饭时,这位邻居就去上厕所,实在臭不可闻,这在当地来说是欺人太甚。官正同志父亲忍无可忍,想冲出去理论。
但官正同志拉住他的父亲,哭着说"你怎么这样糊涂,杀了人要抵命的,家里就你这一个劳动力,以后我们怎么过?你下决心送我读书,我们家总有出头的日子!"我觉得,这是官正同志最初萌发的读书目的,就是不满人间不平这种最基本的动力,促使他要读书。
1956年,余干遭遇罕见的干旱灾害,当时官正同志在家里看书,他爷爷实在看不下去,就说:"人家一个儿子都去抗旱,你们两个儿子,都这么大,还不去帮帮忙,看你父母都累成猴子精了。
"官正同志当时顶撞了祖父,说:"你的父亲和你不是年年抗旱吗?怎么还这么穷?我不去,我要看书,我决不跟你们一样!"所以,锦裳同志在《相伴五十年》一文中说,她觉得官正同志的成功固然有许许多多因素,但与他的志向高远、立志不凡有很大关系。
我觉得,这时官正同志读书是因为明白了一条:要改变自己的命运,而改变命运唯有读书。记得官正同志二十多年前跟我说过的一句话,至今言犹在耳,难以忘记。
他说,一个人能够拯救自己的唯有读书。多么富有哲理!官正同志从鄱阳中学毕业时,有些人鉴于其家境,劝他报考容易解决饭碗的师范,而不要报太好的大学,其实隐隐约约也是担心他考不起。但官正同志执意报考清华大学,他说"清华大学总要招人,我一定能考取。考不上,就回家种田。"这种志向恐怕非一般人所能有,这种自信源自于官正同志的勤奋和禀赋。
官正同志读书进入第二个阶段,是为了不辜负父母和师长的希望。书中有段记载,官正同志有位亲戚,对他母亲说,"我的亲戚都住好房,就你家还住狗跳得过的破房。"官正同志母亲说:"我们没有本事,有什么办法?"这个亲戚紧接着说:"那你儿子还读书呢!
"母亲默默承受着,等官正同志回来后,哭着对他说:"太欺负人了,人穷盐钵里都长蛆,你要好好读书,为妈争口气。"很显然,官正同志父母希望他读书,就是能帮家里争气。书中还写到1950年那个秋雨的夜晚,母亲对他说:"你爸爸忙不过来,不要再去读书了,好吗?"结果,官正同志没有做声,放下碗,倒在床上哭。
父母见儿子这样,马上心软让步了。官正同志听到父母让他继续读书,爬起来饿着肚子就往学校跑,被母亲追了回来。
吃晚饭时,父亲突然又问他:"你能读出个出息来吗?今后能不能当上小学教师?"官正同志父母希望他读书能当一个小学老师,就心满意足了。还有抗战胜利的1945年,那时官正同志还很小,跟父母到鄱阳县城,县城大且繁华,有60多万人口。
卖完红薯后要去大姨妈家,由于父母不认得字,又不熟悉路,走来走去找不到。父亲感慨地对官正同志说:"明年让你去读书,识个字,将来能认个招牌也好。"多么质朴的一种情感,官正同志父亲压根就没有想到,他的儿子不仅能当小学教员,还能贵为省长、省委书记、中央政治局常委。
对官正同志本人来说,几次都想打退堂鼓,因为家里实在太穷,读不下去。但每次都有老师的鼓励和帮助,使他得以坚持苦读。在余干中学时,村里开的介绍信说他家比较困难,所以只能拿丁等助学金。官正同志第一个恩师张泗安老师说:"你村里的介绍信说你家生活比较困难,所以给你丁等助学金。
有的同学开的介绍信是‘很困难’,就给甲等,‘困难’给乙等或丙等。"张老师向学校反映了官正同志家里情况,经过努力,把丁等改成了丙等,一个月5.
4元。而学校每月伙食费是6元,只有星期六回家,到星期天晚上再回来。这让我想起了乔布斯,他寄读在大学,有时为了吃顿饱饭,要走很长的路到一个教堂。没挨过饿的人真不知道饿的滋味,很多同志可能体会不到,我小时候尝过那滋味,那真不是人能忍受的。
俗话说"饿死事小,失节事大",这话要看怎么说。电影《1942》里面,为什么会有人吃观音土?为什么会有狗吃人的尸首?为什么有的地方会人相食?但愿这样的悲剧永远不再重演。
到了初三,官正同志又一次面临选择,因为家里太困难,而上师范不要钱,他就想去报考师范。但张泗安老师坚决不肯,说:"你自学能力强,今后会有发展前途,还是上高中好。"请大家注意,官正同志两位恩师的一个共同评价,就是他自学能力特别强。
张老师还动员了刘周度副校长出面,官正同志在刘校长做他工作时,就提出:"我家实在太困难了,如果已经定了,请学校给鄱阳中学说好,每年给甲等助学金,不然我确实不能去。"官正同志读书的第二个阶段,就是为了不辜负父母和师长的期望,拼命负重读书。
到了第三个阶段,官正同志进入了为报恩而读。报谁的恩?报党和国家的恩。用官正同志自己的话说,"这五张毕业证书上的照片,印记了我艰难的漫漫求学路,印记了党和政府对我的恩情"。他是始终记住党和政府的恩情,在不断地发奋读书。
在余干中学,助学金后来改成了丙等。在鄱阳中学报到时,注册登记的老师还未曾听过有免费读书的学生,问过学校领导后才同意他报到。在清华大学,官正同志始终拿的是最高奖学金。对书中还有件事印象非常深刻,有一年官正同志父母得了伤寒,他请假回家服侍,不幸染上了副伤寒,当时非常危险。
当时班主任薛番琛老师央求孙守谦校长去找县委书记,批准动用18颗氯霉素,才救了官正同志一命。对这些点点滴滴的事,官正同志一直藏在心中。
他没有忘记党和政府的恩情,立志用最好的学习成绩来回报党和政府。因此,才有了官正同志12岁一读书就插班读四年级,慢慢跟上五年级,初二时把初中数理化全部自学完,初中毕业利用两个月暑假自学完了高一全部课程,高一时又自学完了高二、高三课本,甚至自学了大学数学课程,以至于他天真地问学校领导:"高一学生能不能报考大学?"校领导说:"不行,没有这个规定。
"这样的勤奋,这样的努力,正是官正同志要报党和人民之恩。
官正同志读书的第四个阶段,已不是自己在读了,而是把党和政府给予他的恩情推己及人,回馈到广大人民群众身上,让更多的贫家子弟能读上书。到江西工作后,官正同志提出的第一件事,讲得非常绝对的一句话让我印象很深,就是"决不允许有一个贫困家庭孩子因为困难而辍学"。
他多次拿出稿费资助贫困家庭子女读书,并把《名贵泰山》、《正道直行》、《汉水横冲》等每本书的稿费都拿到余干、山东设立贫困学生助学基金。他每到一处工作,都对教育非常重视,这源自他从骨子里对贫困子女嗷嗷待哺的求学渴望的深切体会。
所以,官正同志组建南昌大学、新山东大学,甚至三请潘际銮出任南昌大学校长,这难道不是当代的"三顾茅庐"?为了谁?就是为了让更多贫家子弟能凭读书、凭努力,改变自身命运和家族命运,乃至国家和民族的命运。
我也感慨,那个时候的社会风气真是好!如果那时像现在这样,大家爱走后门,官正同志的书恐怕读不出来。为了让他读清华大学,上饶专区教育局从总共50元钱困难学生的路费中,给了官正同志20元;官正同志染上副伤寒住院的费用是鄱阳中学报请专区教育局同意,用几个名字领甲等助学金才支付的。
对当时的上饶专区专员、教育局长、鄱阳县委书记,我们应仰视而见。
没有他们的清正廉洁,没有他们一颗为国为民护才爱才的心,官正同志这棵栋梁大树很难成长起来。官正同志到学校读书都拿了助学金,在鄱阳中学、清华大学拿的都是最高等。助学金真是我们民族的希望!现在国家富裕了,我们要在这个问题上深刻反思。
记得一位国家领导人讲过一句话,"教育不公平是最大的不公平,尤其对贫家子弟,教育不公平会造成贫困家庭的困难加剧。"这位领导人到农村调研,一个盲人拖着他的手说:"我这辈子眼睛已经瞎了,什么也看不到,希望党和政府能关心我的孩子,一定要让他读书,千万不要让他当‘睁眼瞎’。"
官正同志读书的四个过程值得每一位同志思考,我们应从中汲取于自身有益的东西。官正同志还很注意读书方法,他引用华罗庚的说法,读书要先由薄到厚,再从厚到薄。由薄到厚是知识积累的一个过程,应该博览群书,广泛涉猎。
由厚到薄是锻炼总结、归纳提炼的能力,一本书里真正管用的东西并不多,要学会凝练。官正同志在《退后的心态》一文中说,书要越读越薄。比如,心理学有两点给他印象很深:一是所有人共同的弱点,就是很难约束自己;二是需要引发动机,动机决定行为。
那么厚的心理学,官正同志的两点提炼,把精髓概括到了极致。官正同志概括经济学也是两点,一是供求关系,二是纳什均衡(即博弈)。恩格斯的《自然辨证法》,官正同志的理解有三点,一是零的辨证法,有多少数比零大就有多少数比零小;二是人们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也在改造自己;三是人们在征服自然的同时,往往也会遭到自然的无情报复。
我们读书,就要像官正同志那样,一开始不断地往脑子里装东西,然后又慢慢把这些东西从脑中筛出去,这就叫"金子会发光,尖端会放电"。
读书还要像官正同志那样善于联想,书中有很多他由读书引发的联想,令人觉得匪夷所思。比如,官正同志游姑苏时,感叹苏州这座既古老又现代的城市,是一部读不完品不尽的大书,他把一座城市当作一部书来读。又如,官正同志在《相似还是巧合》一文中的联想令人拍案叫绝,咋想不觉得怎么样,越想越觉得有道理和博古通今。
书里提到,一个是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以土地换和平",其实在我国古代早有先例,三国时期刘备向孙权让出荆州,以湘水以东的地区,换得了避免遭受曹操、孙权的两面夹击;另一个是以人为本,文中说是刘备最先提到,但意思是"以人为资本",后来是马周提出与今天相同的"以人为本",意思是"以人为根本";还有一国两制,西汉初期就有郡县制、封国制,这也是一个国家两种制度;还有曹操手下一个将领叫丁斐,曹操说这个人虽爱贪小便宜,但对他而言"譬如人家有盗狗而善捕鼠",虽然有小毛病,但能保全他的囊贮,"不管黄猫黑猫,会抓老鼠就是好猫"。
这些联想非常精妙!
官正同志还善于作换位思考,建议大家好好读《脾气》一文,这是他经历许多风雨之后的内心反省,甚至是对人心宽容的呐喊,耐人寻味。在葛店化工厂工作时,有个同志经常迟到,官正同志批评他,"我讲的你为什么不听?你的耳朵长到哪里去了?"结果这个同志扯着自己的耳朵说,"我的耳朵在这里,你的眼睛长到哪里去了?"官正同志顿时感到说得过了,随即心平气和跟他说话。
后来这个同志很少迟到早退,工作还很努力。在江西工作时,有一次听到一位领导处理某件事不当,官正同志在电话里对他大喊大叫,结果那位同志哭了,官正同志感到不对头,立即赶过去,连忙做检查。
但这位同志不可理解,后来常常告他的状。官正同志听说后,连连自责"活该!""我发过他的脾气,很不应该,悔青了肠子,他出出气也好。
"官正同志二姐有一年到他家,要求安排一个孩子的工作,官正同志当时极不冷静,说了一句刻薄的话:"我死了,你们不过日子?"他姐姐含着眼泪走了。官正同志后来自责,作为一名农家妇女,遇到困难,不来找有权有势的弟弟又能找谁?人之常情,现在想后悔都没有办法了。
还有一次是因为电厂存煤的事发丰城市长的火,怒斥他"你走,年纪轻轻的,滑头滑脑",但这位同志任务完成得非常好,以后工作也非常出色。
这更增加了官正同志的愧疚,想到他工作那么好,自己说这话没水平,太伤人了。所以官正同志屡屡感叹:"每个人都要为自己的错误付出代价";"能想到后果的人是有责任感的人";"伤害人的并非事件本身,而是对事件的看法。"这样的人生感悟,这样淋漓尽致的内心剖析,常人很难有!
官正同志关于读书激活源泉的想法也十分有趣,书里讲过一个例子。有两个和尚,是两座庙里的,经常在一起挑水,其中一个和尚一个多月没去挑水,两人碰面后,另一个和尚问他"你怎么不来挑了",这个和尚说"我花五年的时间挖了一口井,一个月前已经挖到水了"。
这是否给我们一种启示:聪明的一个重要属性就是知识,而知识的属性和智慧的东西要靠不断挖掘,激活源泉,才能才思敏捷。就像官正同志一样,退休后天天还起三更,手不释卷,笔不离手。
官正同志《闲来笔潭》这本书留给我们的思想博大精深,无时无刻不在牵引着我们前行。这书犹如一座丰富的"矿山",里面金、银、铜、铁、钙、钨、稀土等都有,每一个人只要进去,都能找到自己成长所需的"营养"。沧桑变幻、潭影悠悠,无论时间怎样变迁,岁月如何流逝,官正同志这本书给人以开化、启迪、教育的智慧之光永远不会泯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