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鲍贤伦 浙江书法家鲍贤伦破经典重现高古隶书艺术

2017-07-02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中新网杭州5月12日电(张骏)定神.执笔.沾墨.挥毫,一气呵成.12日,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浙江省书法家协会主席鲍贤伦在浙江省美术馆现场挥毫创作,"玉壶买春,赏

中新网杭州5月12日电(张骏)定神、执笔、沾墨、挥毫,一气呵成。12日,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浙江省书法家协会主席鲍贤伦在浙江省美术馆现场挥毫创作,“玉壶买春,赏雨茅屋”八字肆意挥洒在20多平方米的宣纸上。鲍贤伦摒弃了千百年来约定俗成的“蚕头燕尾”隶书之特点,用篆书笔法写隶书,显得十分高古。此次,摄取晋人诗意的“我襟怀古——鲍贤伦书法展”将在今年6月于中国美术馆展出。

1955年出生于上海的鲍贤伦,祖籍浙江鄞县。自幼喜爱书法绘画的鲍贤伦,年轻时曾先后师从徐伯清、姜澄清、陈恒安诸先生,系统研习传统书法和书史书论,于战国汉魏之际简牍、碑铭隶书用功尤勤,逐步形成浑穆灵动的隶书风格。

在鲍贤伦的隶书创作中,不见了“蚕头燕尾”的传统隶书书写特点,篆书笔法在他笔下显现。鲍贤伦认为,“蚕头燕尾”本身很美,可以衍化出各种激动人心的形态变化,而且强烈的提按顿挫也直接催生出草书、真书的笔法技巧。不过,在他看来,“后人懒惰,把它千篇一律标准化了,以为这就是隶书,这就是把隶书坑了。”

鲍贤伦说,“隶书的父亲是篆书,早期篆书就有较多的篆书笔法,用篆书笔法写隶书是明显当代人思维的说法,古人本就是这样走过来的。”

恢复了隶书本来面目的鲍贤伦此次将摄取晋人诗意,创作名为“我襟怀古”的作品展。学界硕儒饶宗颐先生为题展标,鲍贤伦援以寄托自己的书写旨趣,昭示自己几十年来书法追求路上对于“入古”的穷原竟委。

所谓入古,就是对古典书法资源的解读能力、把握能力、转化能力,这不仅仅是手段和过程,也是目的和习常。“我襟怀古”不单单是发思古之幽情,而是在建立与古典的对话沟通中创造风格。

此次展览,最大看点无疑是主体作品长超35米、高达4米的巨幛陶渊明《归去来兮辞》,该巨幛将环绕陈列于中国美术馆中央大厅。鲍贤伦在创作中表达了对陶渊明高志远识和中国士夫精神的仰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