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2白修德 从白修德《中国的惊雷》的角度看《1942》

2018-03-15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一年前看过白修德的<中国的惊雷>,然后昨天才看的<1942>,所以对这部电影有些自己的看法.我觉得<南京!南京!><唐山大地震><1942>

一年前看过白修德的《中国的惊雷》,然后昨天才看的《1942》,所以对这部电影有些自己的看法。我觉得《南京!南京!》《唐山大地震》《1942》这种题材的电影是最难拍的了,拍得深刻了往往容易被认为过度煽情,不让人落几滴眼泪的话又往往被认为是平铺直叙的流水账。

我觉得此片对于历史各个角色的心理把握还是很到位的:对于饥民而言,只有“生存”而言罢了;对于国民党而言,首先是政权,然后才是饥民,所以蒋鼎文所说的“同样两个人,饿死一个饥民,中国还是中国,可是要是饿死一个士兵,中国就是日本人的了。

”确是中国军官的真实想法,《中国的惊雷》里面也提到了这一点;然后是美国方面,抗日虽是中国的战争,可是也是同盟国的战争,所以美国对于中国的援助不能说小,飞虎队,中国驻印军,驼峰航线,陈纳德,史迪威,都为中国做了很多,当然首先是为了美国。

但是相比于河南饥民而言,美国人显然比蒋介石冷漠了。蒋介石好歹是中国统治者,黄埔时期也是一名热血军人,身上多少还是有济世情怀的,所以才会在白修德走后摔杯子,最后也终于发了救济粮。

所以美国官员所言的“这是中国人的战争,我无能为力。”我认为只对了一半,因为美国人在乎的是中国的军事力量,但不是平民百姓;然后是日本方面,“他们首先是人,然后才是中国人。

”也符合日军心态。     我还没看刘震云的《温故1942》,但我我感觉整个片子其实是按照白修德的《中国的惊雷》来拍的,白修德出身平民,靠自己的努力上了哈佛大学,师从致力于研究中国的导师费正清。

因为这些经历,所以《中国的惊雷》一书中既有对于政治态势的深刻洞察,也有对普通百姓的质朴的同情,语言的表达也非常形象动人,好不刻板,真的建议喜欢历史,政治的朋友可以读一下此书。

所以我觉得片中对于政治上各方面势力的心理探析,和对中国社会各阶层——饥民,普通士兵,商人,妓院,军需官,河南官员,政府高层,老蒋——的描写是比较真实的;政治与饥民的生存场景交织出现,集体和个人的命运也绞缠在一起。

这些和《中国的惊雷》的写作手法十分相似。正因为如此,当我看到很多人说白修德这个外国人的出现是画蛇添足时(但是我认为张涵予的出现实属多余),非常不认同,恰恰相反,白修德才是政府发放救济粮的关键,倒是河南主席李培基(当然是戏中的角色,历史上的真实形象不得而知)让我很反感。

见了蒋介石后听了别人有更大的困难就忍而不言了,然后开会的时候骂别人只会嘴上功夫,然后手上拿颗救济丸,道貌岸然地说“这东西要是祖传的话,那么从秦朝开始中国就不该饿死人”。

从头到尾,空有大言的人是他才对。人家好歹做了救济丸出来,他确只是说了句毫无意义的貌似深刻的其实是毫无用处的空话罢了,片中我对他最恶心。

然后昨晚又看了一篇关于兰考火灾中小孩死掉的的社评,评论中说那些什么都没干的网友没有资格对袁厉害说三道四,否则只会让自己更渺小,很认同。我觉得这似乎是中国人的通病,就是爱做鲁迅笔下的那种看客,空有满腹牢骚,错总是在别人身上,很少想想自己有没有资格说这些指责的话(有点扯远了)。

    总之,对于政治势力的心态和各种势力群体中的个体心态的细节刻画是这部片子最大的亮点,又可以理解为最大的缺点——做作和过度煽情,这的确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问题。

一部伴随战争的饥荒片,从这些角度来拍,你说矫揉造作,但是如果真的像纪录片一样冷酷无情地搬上屏幕,还会有几个人去电影院看呢。

    然后,对于张默之死,只能说这是电影吧,你我都知道真实的历史中不会有这样的人性之辉,这样寒冷的电影,毕竟要给人一点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