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玉良与王守义的关系 潘玉良的晚年伴侣王守义

2017-10-22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潘玉良,原名张玉良,八岁时便成了孤儿,十六岁被卖到芜湖妓院.后遇芜湖海关监督潘赞化,潘花巨金将她赎去做了二房夫人.张玉良感激潘赞化而改姓潘,

潘玉良,原名张玉良,八岁时便成了孤儿,十六岁被卖到芜湖妓院。后遇芜湖海关监督潘赞化,潘花巨金将她赎去做了二房夫人。张玉良感激潘赞化而改姓潘,后远赴巴黎学西画。

1928年,潘玉良学成归国,被刘海粟聘为上海美术专科学校西画教授,虽然她已是知名画家,但仍不能被潘赞化的大夫人所接受,多次戳她出身低贱的痛处。潘玉良不堪其辱,只得痛别潘赞化,再次寓居巴黎。

潘玉良孤身一人在巴黎坚持中西画的研究及雕塑创作,以卖画维持生计。1940年纳粹的铁蹄践踏了巴黎。潘玉良画室没了。生活已到了非常窘困的境地……就在潘玉良成了涸辙之鲋时,王守义向她伸出了援助之手。

王守义出生于河北省高阳县一个贫苦农民家庭。1920年11月7日,在同乡李石曾引领下,王守义由上海启程赴法勤工俭学,这一批留法学生有周恩来、郭隆真、傅钟等共197人。

王守义在巴黎的生活并不顺利。他仅是高小毕业,法文又学得不好,只好在巴黎干些劳动量大、报酬少的工作。他开始去煤矿挖煤,在饭店洗碗,后来学会汽车驾驶和修理技术,租赁汽车跑运输。边做工边学习,终于考入巴黎航空驾驶专科学校,毕业后拿到了飞机驾驶员证书。

七七事变后,王守义与一些爱国志士决心投入国内抗日,准备驾机赴东北抗日战场,但却遭到投降派的国民党驻法国组织的追杀。王守义一度到瑞士避难。回巴黎后,王守义和同乡一起在巴黎近郊开了一家中餐馆。此时,他结识了潘玉良。

潘玉良租住在达累齐亚路的一小套间内,生活艰难。王守义慷慨解囊,潘玉良冷寂的斗室重又燃起暖烘烘的炉火。她有了面包,有了黄油,有了咖啡……

王守义又出资为潘玉良解决了画室,购置了绘画和雕塑的各种材料……

艺术家需要与世界的朋友接触,融合交流,扩大艺术视野。王守义帮助潘玉良举办艺术沙龙,也陪她出入朋友的艺术沙龙,交流画技。潘玉良在艺术沙龙中的地位日益提高。王守义陪潘玉良出入凡尔赛宫、卢浮宫、巴黎圣母院等艺术宫殿浏览艺术珍品;陪她在凯旋门、艾菲尔铁塔下和塞纳河、卢瓦尔河畔写生。王守义设法筹资,多方奔走,为潘玉良举办画展。不仅在巴黎,还在瑞士、意大利、希腊、比利时等国家举办画展。潘玉良在艺坛声名鹊起。

潘玉良的绘画和雕塑作品在画展展出,引起轰动。作品被法国教育部、巴黎市政府及各大美术馆、博物馆收藏,先后获得法国金像奖、比利时皇家艺术学院艺术圣徒奖、意大利罗马国际艺术金盾奖、巴黎大学多尔列奖……

这期间,潘玉良对丈夫潘赞化无限牵挂。自从南京陷落后,潘玉良就没了潘赞化的音讯。直到1952年她才收到潘赞化的来信,得知丈夫在安庆居住,并任安徽省文史馆馆员之职。她想回去,可不巧的是有一批作品刚刚签合同,等她完成。而且她还有早已安排好的画展需如期举办。后来,她接到了潘赞化的信。信中说他的儿子潘牟(潘赞化大夫人所生)被打成"右派分子"。(潘玉良第一次从巴黎回到国内时,曾让潘赞化从家乡把年少的潘牟接到上海。在生活上对小潘牟无微不至地关怀,敦促他读书。)潘赞化在信中要潘玉良与潘牟和刘海粟划清界线,并暗示她不宜回家。潘玉良只好留居法国。

1964年1月27日,中法正式建立外交关系。王守义给中国驻法国大使馆写信,询问潘赞化的情况。结果得知,潘赞化早在1959年就去世了。潘玉良期待与潘赞化团圆的梦破灭了。这时她已65岁,王守义66岁。

对祖国的眷恋之情,使王守义和潘玉良决意要携手回到祖国。然而,文革使他们难以踏上回归之路。两位老人眼巴巴地盼望着。没待祖国上空的阴霾消去,潘玉良重病在榻。王守义虽然竭尽全力为她请医治疗,殚精竭虑地服侍她,还是没能将她从死神手中拉回。1977年9月,潘玉良抛下王守义走了。

1978年国庆节前夕,王守义终于回到了他和潘玉良魂牵梦萦的祖国,并将潘玉良的遗物亲手交给了潘赞化的后人。

1979年,邓小平出访法国。身为旅法华侨团体负责人的王守义到机场迎接。老同学相见,分外亲切,热情拥抱。翌年,邓颖超访问法国,四次与王守义见面话叙。邓颖超希望王守义早日回国安度晚年。孰料,1981年5月5日,王守义病逝于巴黎。(《名人传记》2003年第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