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国平书记在中国共产党杭州市第十次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2018-02-22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市第九次党代会以来的五年,是"构筑大都市.建设新天堂"取得阶段性成果的五年,我们努力践行"干在实处.走在前列"要求,认真落实省委"八八战略",初步走出了一条杭州特色科学发展之路.量的增长与质的提高统筹推进,经济发展又好又快.五年来,全市生产总值由1568亿元增至3441亿元,人均生产总值由3029美元增至6505美元,五年翻一番,达到中等发达城市水平;财政收入由188亿元增至624亿元,五年增长2.3倍.与此同时,经济结构优化升级,经济效益显著提

市第九次党代会以来的五年,是“构筑大都市、建设新天堂”取得阶段性成果的五年,我们努力践行“干在实处、走在前列”要求,认真落实省委“八八战略”,初步走出了一条杭州特色科学发展之路。

量的增长与质的提高统筹推进,经济发展又好又快。五年来,全市生产总值由1568亿元增至3441亿元,人均生产总值由3029美元增至6505美元,五年翻一番,达到中等发达城市水平;财政收入由188亿元增至624亿元,五年增长2.

3倍。与此同时,经济结构优化升级,经济效益显著提高。粮食生产稳中有升,都市农业加快发展,优势特色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比重超过70%。实施“工业兴市”战略,传统优势工业提升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快速成长,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迈出坚实步伐,工业经济保持“一高一领先”,规模以上工业销售产值由1869亿元增至6729亿元,五年增长2.

6倍。实施“旅游西进”战略,建设服务业大市,成功举办西博会和首届世界休闲博览会,现代服务业加快发展,三次产业比重调整为4.5∶50.6∶44.9,杭州被授予“中国最佳旅游城市”和“东方休闲之都”称号。

城市化与新农村建设统筹推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实施城市化战略,西湖、西溪湿地、运河三大综合保护工程硕果累累,“和谐杭州示范区”建设扎实推进,“33929”、“三口五路”、“一纵三横”、“五纵六路”道路综合整治和背街小巷改善工程全面完成。

钱江新城加快建设,下沙、滨江、小和山、浙大新校区4大高教园区形成规模,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杭州高新区、之江国家旅游度假区、萧山经济技术开发区4个国家级开发区,江东、临江、钱江、余杭4个省级开发区和各县(市)省级开发区加快发展,“一湖三园”建成开放,钱江世纪城建设全面启动。

“东网加密”、“黄金水道”工程加快推进,“交通西进”、“乡村通达”工程全面完成,绕城高速和杭千、杭徽高速公路全线贯通,形成市域1小时半交通圈,实现“县县通高速”。

萧山、余杭对全市发展贡献增大,5县(市)发展全面提速,杭州城市发展从“西湖时代”迈入“钱塘江时代”,市域网络化大都市雏形初现。坚持以工促农、以城带乡,为农民办的“九件实事”全面完成,在全国率先免除农业税,“49100”工程、“百千”工程成效显著,标准农田建设任务超额完成,建成一批重点水利工程,67万农民饮用水条件得到改善。

农村社会事业加快发展,就业服务网络和社会保障体系逐步健全,75万农民接受培训。“城中村”改造和外来务工人员服务管理加强。

社会进步与经济发展统筹推进,“名城强市”夯实基础。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全面加强,京杭大运河、杭州西湖·龙井茶园、良渚遗址列入“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哲学社会科学、文学艺术、广播电视、新闻出版、史志档案事业加快发展,数字电视、动漫游戏、文化创意产业异军突起,杭报集团、文广集团、西泠印社、杭州出版社做大做强,建成杭州大剧院和西湖、运河、江南水乡博物馆等一批标志性文化设施,中国国际动漫节落户杭州,中国金鸡百花电影节圆满成功,群众文化生活丰富多彩。

“精致和谐、大气开放”的城市人文精神深入人心,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不断深化,精神文明建设扎实推进。在全省率先普及十五年基础教育,优质高中招生比例达72%,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48.

6%,在杭高校全日制在校学生达37万人。综合科技实力保持全省第一,创新环境排名全国大中城市第二。医疗卫生事业长足发展,人均预期寿命达78.9岁,居全国省会城市之首。在第13届省运会上,杭州代表团以明显优势继续保持金牌和总分“两个第一”。

改革创新与对外开放统筹推进,发展动力不断增强。坚持以理念创新带动体制创新,形成了“钱塘江时代”、“保老城、建新城”、“环境立市”、“精致和谐、大气开放”等一系列创新理念,取得了滨江区与高新区合并、西湖区与之江国家旅游度假区合署、成立西湖风景名胜区管委会和市城建集团、交通集团等重大体制创新成果。

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国有资产监管体系健全,国有经济控制力增强;非公经济主要指标居全省第一,59家企业跻身中国民营企业500强,居全国城市第一。

实施“开放带动”战略,去年全市实际利用外资22.5亿美元,五年增长3.5倍,累计有53家世界500强企业在杭投资;实际利用内资325亿元,五年增长4.5倍,“省会经济”、“总部经济”加快发展;外贸出口总额262亿美元,五年增长2.6倍。国际合作交流扩大,城市国际化程度提高。

环境优化与民生保障统筹推进,人民生活持续改善。实施“环境立市”战略,先后获得国际花园城市、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全国绿化模范城市、中国城市投资环境“金牌城市”、“中国大陆最佳商业城市”等一系列荣誉,跻身中国“十大品牌城市”行列,排名中国“十佳宜居城市”第二位。

“破七难”取得阶段性成果。建立健全帮扶救助困难群众长效机制,“春风行动”不断深化,并被中央文明办列入“精神文明创建工作新方法100例”。

全市城镇登记失业率降至3.46%,我市被评为全国就业再就业工作先进单位。社会保障体系健全,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加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建设取得重大突破,全市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乡村覆盖率100%、参合率94.

4%。在全国率先实行城乡义务教育免收杂费,17万名困难家庭中小学生获得教育资助,去年共有12万名外来创业务工人员子女在杭接受义务教育,成立教育集团51个,188所中小学实行名校集团化办学,557所城乡中小学结对互助。

5年来老城区新开工建设经济适用房、廉租房、拆迁安置房、农转居公寓、人才公寓等保障性住房1695万平方米,3.24万户居民乔迁经济适用房和拆迁安置房。市区住房成套率为91.2%,市区居民人均住房使用面积达

,比2001年增长35.6%。多管齐下破解“行路停车难”,获“全国城市交通畅通工程模范管理(一等)水平城市”称号。开展满意单位不满意单位评选,实行市直机关综合考评,对转变机关作风、加强机关效能建设起到了很好作用。

开通“96666”、“96345”两条监督和服务热线。加强城市管理,推进“数字城管”,实施综合执法,老城区“四化”长效管理覆盖率达90%,顺利通过国家卫生城市复评。去年市区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达19027元和8515元,五年年均增长11.8%和9.8%。2005年我市全面小康总体实现程度达89.8%,居全省第一。

“法治杭州”与“平安杭州”统筹推进,社会政治保持稳定。坚持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坚持中国***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完善“一个核心、三个党组”的领导体制,爱国统一战线发展壮大,民族、宗教、侨务、对台、地方外事等工作不断加强,工青妇等群团组织作用有效发挥,工会工作得到中央有关领导批示肯定,市妇联荣获“全国三八红旗集体”,团市委被授予“中国十大杰出青年志愿服务集体”称号。

基层民主建设加强,公民有序政治参与扩大。圆满完成“二五”依法治市和“四五”普法教育任务。落实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信访和“12345”、安全生产、食品安全责任制,深化平安创建,加强流动人口和“城中村”管理,严厉打击各种犯罪活动,及时调处矛盾纠纷,有效化解群体性事件,连续两年实现安全生产事故“四个零增长”,连续4年被评为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优秀城市,被新浪网和《小康》杂志评为全国治安最好城市,去年人民群众对杭州社会治安的满意率达95.

2%。推进双拥共建,加强国防后备力量建设,实现全国双拥模范城“四连冠”。

先进性建设与执政能力建设统筹推进,党的建设全面加强。圆满完成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试点和先进性教育任务,保持党员先进性长效机制初步形成。开展“创业在杭州”大讨论等重大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健全理论中心组学习制度,加强领导干部理论培训。

整合干部教育培训资源,探索市、区党校联合办学,引起了中央有关单位的高度关注。贯彻干部任用条例,搞好领导班子换届,加强党外干部、女干部、少数民族干部、后备干部培养选拔,开展大规模培训干部工作,连续4年选派中青年干部到重点工程挂职锻炼和赴国外学习培训。

实施干部综合考评,制定8个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文件,两次公开选拔党政领导干部和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先锋工程”和农村、社区“领头雁”工程不断深化,国有、非公、改制企业和机关、学校、新社团组织党建工作水平提高,党员队伍建设全面加强,流动党员“安家工程”扎实有效。

落实“三真”,关爱基层,村级活动场所建设、党员干部远程教育工作成效显著。加强老干部工作,市委老干部局获“全国老干部工作先进集体”称号。坚持党管人才,制定人才工作10个文件,完成首轮“356”工程和“131”计划,人才总量翻一番。

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构建惩防体系,加强从政道德教育和廉政文化建设,制定党内监督制度“10+1”配套实施办法,开展巡视工作,纠正不正之风,查处违纪违法案件,市纪委(监察局)获“全国纪检监察先进集体”称号。市委全委会、常委会坚持民主集中制,全市上下心齐、气顺、劲足、实干、风正。

九届市委各项工作成绩的取得,是***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指引的结果,是中央和省委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全市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扎实工作的结果,是市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人民团体和全市人民、外来创业务工人员团结拼搏的结果,是省直单位、驻杭部队、武警官兵和海内外朋友积极参与的结果,也是历届市委打下坚实基础和广大老同志关心支持的结果。

在此,请允许我代表九届市委,向所有为杭州发展作出贡献的同志们、朋友们,表示最衷心的感谢和最崇高的敬意!

五年来,杭州的发展令人振奋,杭州的变化令人瞩目,但我们决不能自满、决不能自傲。要清醒地看到,自身工作中还有许多不足,杭州发展中还有不少“短板”。主要是:影响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性障碍尚未根除;经济结构不够合理,自主创新能力有待提高,能源资源、生态环境制约加剧;农业基础依然薄弱,农民增收难度增大;固定资产投资增势趋缓,消费拉动作用有待增强;社会事业特别是农村社会事业发展相对滞后,社保覆盖率等指标离全面小康目标值还有差距;8城区、5县(市)发展不够均衡,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仍呈扩大趋势,“破七难”力度仍需加大;领导班子执政能力还有待提高,干部作风还有待转变,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还有待加强;社会不稳定因素增多,一些社会成员诚信缺失、心态失衡、道德失范,干部队伍中腐败现象还时有发生。

我们必须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弥补不足,接长“短板”,让杭州的“发展之桶”能盛更多的“水”。